分享

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3| 群体建筑之宫殿

 Duni设计学院 2021-11-02

建筑画图题总是画不准确?

对建筑画图只会死记硬背?

没有完整的建筑史图册的画图逻辑?

“中建第三讲"

群体建筑之宫殿

No.1

 目录

1.宫室原型

2.夏商宫室

3.西周宫室

4.东周、秦汉的宫室

5.魏晋至隋唐的宫殿

6.宋至明清的宫殿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

瓦没有发明以前:茅草盖顶,夯土筑基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廊院式建筑群),殷墟

沿轴线作庭园布置,是中国三千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东周-秦汉)

土高曰台有木曰榭,合称台榭/高台建筑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秦咸阳(兴乐宫、阿房宫)——汉长安(兴乐宫、桂宫、未央宫、明光宫、建章宫)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前朝

1)商周:以正殿为中心,组成若干院落

2)汉、晋、南北朝: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备日常朝会及赐宴等用,三者横列

3)隋唐:纵向布列三朝

4)北宋:由于地形限制,前后不在同一轴线上

5)元大都:与周礼传统不同,中轴线前后建大明殿与延春阁两组庭院应是蒙古习俗

6)明南京:“三朝五门”,“左祖右社”

7)明北京:三殿与三朝已无多少对应关系

No.2

 宫室原型

1.宫室的前身:

原始聚落中的穴居和巢居

穴居—仰韶、龙山

巢居—河姆渡

2.夏商宫室

夏商以至西周——茅茨土阶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迄今所知最古的宫室建筑遗址

木构夯土

夏商之际的宫室建筑已有轴线对称的廊院—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开始走向定型

四坡盝顶,庑殿顶

3.西周宫室

王邑主体-宫室

1、周制:中国宗法制度的空间表达形式之一:

   宫室制度/朝寝制度(西周奠定)

   秦汉以来:托古改制;

   隋唐以来:附会周制

   内容: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三寝

  三朝:外朝、内朝2(治朝、燕朝)

  三寝:高寝、路寝、小寝(燕寝)

  五门:皋、库、雉、应、路

2、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营造活动中所流行的风水术,即来源于周代的相地卜居。

3、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最早的两进式宫室,最早的工字殿(前堂后室以廊相连的形制),最早的砖实物、砖铺地,萧蔷,抹灰,陶制排水管

4.东周、秦汉的宫室

高台建筑发展的高峰期

1、东周宫室:

   1)春秋战国宫室是台榭建筑的兴盛期:周天子筑三台:灵台观天,时台观四时变化,

   囿台观鸟兽虫鱼。

   2)至迟在战国时代已具备殿堂及殿阁的基本特征

   3)春秋战国时期,斗栱已基本成型,完全成型于汉,成熟于唐。

2、秦汉宫殿:

   1)秦汉宫殿盛行高台建筑,宫室在形制、尺度和装饰方面的规格化,历史上华夏各域风格的第一次大交融阿房宫是商周以来最大的台榭建筑

   2)秦都雍城:三座宫室“品”字排列,可能是魏晋宫室大朝左右“东西堂”制度的

   来源。

3.汉宫

汉承秦制,大朝-东西厢(两厢制)

阙(宫门)——形制周代已有

5.魏晋至隋唐的宫殿

东汉末年曹魏邺城:宫衙与朝庭东西平行排列——体现宰相分权的宫城制

魏晋南北朝以来“宫衙”与朝廷相对位置的变化:或并列于宫城内朝廷旁侧,或于大朝前后直到退至于宫门之外

1)魏晋南北朝

  (1)大朝与东西堂

   南朝建康:曹魏宫殿制度随晋室南迁(台城)

  (2)东魏邺南城(横列的北朝宫殿)

  —宫室制度演化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2)隋唐

纵列的宫殿

唐长安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大明宫含元殿:大朝,面阔11间

将曹魏以来与大朝平行的内朝及前部的宫衙,移到了大朝之后,这就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宫室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大明宫麟德殿:三殿南北纵列为一座复合大殿的空间构成方式中国古代最大的殿堂

唐朝宫廷建筑的纵列“三朝”,改变了曹魏以来的东西堂制度,平行横列的几组殿堂,变为以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殿堂为主的朝廷。

前朝后寝的关系-唐朝完全确立-宋汴梁发展

6.宋至明清的宫殿

1)复古的宋宫

   更为附会周制

   雉门五凤楼

   宋代宫殿制度上承隋唐五代,下启元明清,较之前代对周制的附会更全面

2)折中的元宫

   宫殿制度是北宋汴梁和金中都制度的延续与发展

  “工字殿”——宋汴梁

3)集大成的明清故宫

集历代宫室制度大成,全面复兴和发展了周制的朝寝制度

套用明南京故宫

皇城正门-天安门(皋)

宫城正门-午门(雉)-周制外朝

午门:重檐庑殿—宋宫城“五凤楼”的形制

太和门-内朝-应门

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

工字型台基

太和殿:大朝、重檐庑殿、面阔11间

   现存古代最大的两座殿堂之一(明长陵祾恩殿)

中和殿:方形攒尖顶-寝殿

保和殿:九间重檐歇山顶

表意的朝廷:比例尺度:择中思想

1.故宫面积:北京城面积=1:49

2.治朝三殿所在宫苑之宽:三殿台基之宽=9:5,三殿及后寝台基  长:宽=9:5

3.天安门城楼9 间进深5 间—九五之尊

4.前三殿,后三宫,以及太庙社稷坛所在庭院对角线交点均位于各庭院主体位置的中心。

PS:大家一定要去看视频哦,视频里会有不一样的干货!

相关阅读: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更新ing...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外建01| 古典建筑及其溯源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1| 风土建筑之民居

0元图解建筑史第四季-中建02| 聚落演变之都城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一季 

0元图解建筑史 -01 | 怎么以时间脉络说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03 | 怎么用权利空间理论解读中国传统聚落——国都的变迁

0元图解建筑史-04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0元图解建筑史-05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2)——斗栱、厅堂殿堂

0元图解建筑史-06 | 中国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3)——宋清建筑对比与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07 | 中外建筑关系(1)——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08 | 中外建筑关系(2)——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09 | 西方建筑史发展框架及理论知识储备

0元图解建筑史-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1—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1 |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4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16 | 怎么解读建筑师1(演变)—密斯空间序列的变化

0元图解建筑史-17 | 新建筑与古典秩序

0元图解建筑史-18 | 有机建筑与地域与乡土/新纪念性

0元图解建筑史-19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Ⅰ

0元图解建筑史-20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Ⅱ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01 | 以时间脉络梳理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流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3 | 国都的变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4 | 中国木构建筑大木作解析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5 | 中国木构建筑——殿堂-厅堂、小木作专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6 | 斗拱专题与宋清建筑对比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7 | 中外建筑关系—丝绸之路与中国传统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8 | 中外建筑关系—西风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09 | 西方建筑史发展框架及理论知识储备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0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1| 怎么解读单一建筑作品—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2 | 怎么对比法学习建筑史2—以罗马风-哥特式建筑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3 | 怎么用理论解读建筑师及作品—以文艺复兴建筑师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4 | 怎么批判的学习建筑史—以手法主义和巴洛克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 15 | 怎么解读建筑新流派—以新艺术运动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6 | 怎么多维度解读建筑史—以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耶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7 |  现代建筑的空间特征  Space Feature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8 | 新建筑与古典秩序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19 | 有机建筑

0元图解建筑史第二季-20 |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及其理论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 | 建筑的构图与形式原理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2 | 远古眺望:古埃及、爱琴海与古比伦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3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4 | 如何对比学习古典建筑 ——以拜占庭建筑和西欧中世纪为例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5 | 理性光辉:文艺复兴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6 | 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7 | 现代主义的前夜:风格派的探索解析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8 | 现代主义的探索——新建筑运动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9 | 后现代、新理性主义、批判地域主义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0 | 都城演变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1| 宫殿建筑(一)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2| 宫殿建筑(二)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3 | 陵墓建筑、坛庙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4 | 中国传统民居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5 | 斗拱与材份制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6 | 传统木构建筑构架及其特征

0元图解建筑史第三季-17 | 中国古典园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