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我国诗酒文化(杂文)

 吴越尽说 2021-11-03
浅谈我国诗酒文化

作者:乐军

       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诗的国家。纵观漫长的文学史发展历程,诗早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独领风骚。有酒必有诗,无诗酒不雅,无酒诗不神,诗酒文化早已形成。

       在卷帙浩繁的古诗中,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宫廷诗,亦或是送别诗、闺怨诗……几乎每一种诗体都写到过酒,有关酒的名篇、名句俯拾皆是,长诵不衰。可以说,中国的古典诗词离不开酒。古往今来,在中国诗酒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传诵至今的佳话。

       先秦时代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北部的社会生活,全书305篇。其中涉及到酒,写饮酒时的心情多达48篇。不仅如此,《诗经》中对饮酒时的仪态也提出了要求。在《诗经·宾之初宴》篇中有:“饮酒孔嘉,维其令仪”(饮酒是美好的享受,要保持高雅的风度),足以反映酒对诗歌的浸润已经相当广泛。

       至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短歌行》开头便吟唱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优?唯有杜康。”

       赞酒名诗出盛唐,盛唐诗人尽酒仙。及至唐代,几乎个个都是诗酒狂客,这个群英荟萃的创作群体,用酒与诗把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心态表现得潇洒狂放。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把酒问月》中唱道:“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与李白同代的爱酒诗人,还有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等。

       从唐代诗人嗜酒,诗歌繁荣,可以看出诗酒交融的盛况。自此以后的历朝历代,凡会写诗的诗人都把饮酒写进自己的诗中,在饮酒活动中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诗歌中挥洒着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及至当代,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来到苏州,写诗论酒。秦老被当地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所吸引,在诗中写道:“苏南今古酒文化,中外神州一奇葩。吴馆李堂常相映,诗词书画惹人夸”;“吴宫老酒久名扬,江南新花桃源乡。昔日西施常一醉,今天贵客满杯尝”。

       这是秦老对吴宫老酒品质的高度赞美。吴宫老酒几千年不改醇香,正如我国的古典诗歌世代相传,中国的酒文化万古流芳。

       在中国,诗与酒就交融在一起。从古至今,酒与诗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成为人们一种精神生活的需要。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2021-11-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