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初期,炒面脱颖而出并大受欢迎,为何1年就退出供应名录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1-11-03

编辑搜图

▲抗美援朝宣传画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对战。按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其实早在9月底,我国就在中朝边境地区储备了超过3348万斤粮食、80万斤食用油、86万斤盐、184万斤干菜和罐头食品,另外还有1893万斤马料和783万斤牧草,并在志愿军渡江的同时紧急向朝鲜境内突击运输,当第一次战役打响时,仅粮食就运去1650万斤,还有50万斤油盐和310万斤干菜罐头等。

编辑搜图

▲跨过鸭绿江

大批后勤物资被美军飞机炸毁

如果按照我军当时的统一供应标准,即每人每天1.75斤粮食来算,随志愿军一同运输的粮食足够满足部队近1个月的消耗。但面对美军肆无忌惮的空中轰炸,尽管志愿军后勤部拼尽全力运输,大批物资仍在途中就被炸毁,能够运到前线的仅20%。同时,由于越靠近第一线,轰炸就越猛烈,因此好不容易运上去的给养只能送到二线部队手中;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方便运输、贮存,集主副食于一体的炒面“脱颖而出”。

编辑搜图

▲美国飞机在朝鲜战场肆虐

战时干粮——炒面应运而生

这种炒面并不是我们现在普遍认知的那种掺着鸡蛋或肉的“炒面条”,而是将粮食炒熟、磨碎后,再加上少许咸盐混合而成,实际上就是炒面粉。由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经济十分困难,因此供给志愿军的炒面里并不能保证全部细粮供应,还要加入一部分大豆、高粱、玉米等。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从西北老百姓那里学会了制作炒面,行军作战时背在身上,便于携带,易于保存,就着点儿水就能吃,因此非常适宜战况惨烈的朝鲜战场。

编辑搜图

▲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

战争初期炒面也供应困难

但朝鲜战场上的后勤补给困难,比当年红军时期还要大,那时候炒面仅仅是诸多选择之一,炊事班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战斗间歇或晚上烧一锅开水,让大家和着炒面一起咽下去还是能够保证的。但在朝鲜战场上,炒面很长时间都是志愿军官兵的唯一选择,由于无法生活烧水,不得不直接吃雪,由于雪在融化时要吸取热量,往往导致战士们嘴唇冻伤;同时,炒面也不能保证足量供应,当时美军轰炸之猛烈、后勤补给之困难,可想而知。

编辑搜图

▲志愿军大踏步前进

短短1年时间炒面就退出供应

好在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已将战线从清川江畔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并迅速控制了三七线至三八线之间的广大地域,缴获了几个大粮仓,前线各部队趁机自行加工干粮,有馒头、烙饼、炒豆等多个品种,有效改善了炒面单一的口感;第四次、五次战役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入朝参战,工兵、铁道部队也源源不断开来,每天晚上修复被美国飞机炸毁的交通线,使得部队给养的运输量开始有所增加。1951年这一年,国内在向志愿军供应7957万斤干粮的同时,还运来了4429万斤肉类、4449万斤油盐和11231万斤各种蔬菜,基本保证了志愿军官兵的需求。

编辑搜图

▲志愿军后勤供应极大改善

尽管这7957万斤干粮里,炒面占60%,达到4872万斤,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从7月份开始,供应量就急剧降低,到年底就基本退出了志愿军战士的餐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