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学而第一.2

 自古在昔 2021-11-03

再读《论语》

学而第一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矣(4);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5),未之有也(6)。君子务本(7),本立而道生(8)。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9)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字子有,鲁国人.一说有子生于公元前518年,比孔子小33岁,卒年不详;另一说有子比孔子小13岁.第一种说法较为可信,因为有子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之一.

(2)其为人也孝弟:孝弟(),“弟”古同“悌”.善事父母叫做“孝”,善事兄长叫做“弟”.“孝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其中包含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伦理规则.古代中国聚族而居,父子、兄弟是整个家族成员的称呼,并不是现如今小家庭的概念,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古代中国常由治家推及治天下.

(3)而好犯上者:好(hào),喜爱,喜欢.犯,冒犯,干犯,抵触.上,古时候指位尊者或位高者.

(4)鲜矣:鲜(xiǎn),少.

(5)而好作乱者:好(hào),喜爱,喜欢.作乱,做出违反常理的事情.

(6)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从来没有.古代语法中,宾语为代词时,一般前置,放在动词前面.

(7)君子务本:务,从事,致力于.务本,致力于根本、基础.

(8)本立而道生:道,为人之道,古人认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为德,与他人打交道,运用德为道,“道”包含着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懂得如何与家族人和睦相处,也就知道如何对待他人了.

(9)其为仁之本与:其,大概,想必,表示揣测、推测.仁,孔子思想的主体和核心,是孔子的基本观念之一和最高道德标准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仁爱、爱人、人与人相亲.朱熹《论语集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与,同“欤( )”,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吗”、“呢”.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长辈和尊者,这种人很少有啊;不喜欢冒犯长辈和尊者,却喜欢胡作非为的,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之事,根本确立了,道就由此产生和形成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感悟】

近段时间,在医院里面看到了一些生离死别的事情,在殡仪馆也曾目睹了火化无人送别的情形,所以想,连家庭和家族成员之间都不能和睦相处,又怎能谈得上孝悌和仁爱呢?无独有偶,前些天一个朋友聊天时说起,在他们的家族微信群里面,有一次为了小小的事情上演了各种争论,甚至是谩骂。建议这些没有孝悌仁爱之心的人,好好读一读《论语》。
血缘宗法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石,以家庭家族伦理为本位推演出社会伦理是儒家伦理精神的重大特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名分礼别、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人际关系等等都是以血缘关系和家庭家族人伦为本位向外推演的。对“孝悌”等家庭伦理的强调,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具有尊老爱幼,家庭责任感强,提倡人伦义务的传统美德。
2020年的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正是因为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乡镇、街道、社区、家庭,中国人民一切行动听指挥,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抗疫战。西方国家从最开始的甩锅、嘲笑,到后来佩服我们中国人。这里面,除了各级政府和各路抗疫英雄艰苦卓绝的努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这种由下至上的服从观念和由上至下的执行力。这些都得益于儒家的孝悌精神的教化。
亲爱的读者,2021崭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抗疫不能松懈。更祝愿读者朋友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安康、学业有成、事业顺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