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了那么多书,你真的会阅读吗?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说到阅读,我们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都读过书,有时为了学习而读书,有时为了消遣而读书。但是,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记不住什么呢”,或者“自己读了一本书,为什么用的时间会很长呢”等等,其实,这些疑问大多来自我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也就是说,我们不会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就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样的阅读才是一种好的阅读

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阅读的四个渐进式层次来阅读一本书(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并指出不同的书籍需要不同的读法,强调了分析阅读在成为一个好读者和透视一本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作者把阅读一本书,看作是一种主客体的对话,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提供了一个好视角。书中结构紧凑,事例丰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有针对性的阅读建议,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无论你是不懂阅读的人,还是刚刚接触阅读的人,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益处,让你在读书路上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说,这就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之作

说它是经典,一点儿都不为过。因为这本书最早出版是在1940年,后来再版于1972年,至今已有40余年。而这本书之所以能与中国读者见面,也是非常偶然的,这与这本书的其中一位译者郝明义有着密切联系。这位出生在韩国的华侨郝明义,很早进军到出版业,在1998年年底的时候,与同事聊天聊到一部电影,叫作《益智游戏》。这部电影是个真实故事,主角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之一查尔斯·范多伦。后来,郝明义又了解到查尔斯·范多伦和美国学界和出版界的传奇人物莫提默·J.艾德勒两人的后续合作事宜,这样,在2004年我们就读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译本的第1版,到2014年10月,这本中译版已印刷27次。

莫提默·J.艾德勒是一位拥有学着、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身份的名人,除了写作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和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外,还担任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并因此享誉盛名。

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才气过人,与莫提默·J.艾德勒一起工作之前,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与艾德勒一起工作,主要是辅佐帮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增补工作。因此,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共同署名。

阅读,需要读者、书和阅读本身,而这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读者和一本好书,更需要阅读的技巧。《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给我们诠释了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活动,更是一种主客体(读者和书籍)的对话

一、阅读主体——好的读者

好的读者是作者书中一直在强调的,因为只有成为一个好的读者,我们才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因此,好的读者是有自我要求的,能够保持清醒和主动,并知道自己阅读的目标。

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三种阅读目标:为了消遣娱乐、增加资讯和增进理解力,而增进理解力是作者提倡的,因为这样的阅读目标有利于自身的心智成熟。

好的读者是有带着问题去阅读习惯的,因为这样的习惯帮助读者了解所读的书到底在阐释什么,以及对自己有益的内容。以下即是这些问题,它们是我们在阅读一本实用性书籍中应该发问的:

A、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B、作者各个部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C、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D、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好的读者能够精准、正确地回答上述这四个问题,因为这是阅读中的要求。同时,好的读者还应该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出言外意义,还会做阅读笔记。因为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会有这些思考,这样才能让所读之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那么,如何成为好的读者呢?

1、挖掘内在读书的主动力,找到自己读书的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在微博、简书、豆瓣、知乎等平台,从读一篇喜欢的文章或评论开始,慢慢找到自己兴趣点。

2、养成读书的习惯。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天的固定时间留给读书或读文章,或者在手机中收藏几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方便自己在等车、排队等时间看,总之,我们要让自己每天保持有读书的状态。

3、从读一本书开始。比如,我们会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看到相关作者推荐的书单,我们可以在书单中选择一本非常想读的一本书。无论怎么样,一定得读完,哪怕是快速浏览。

4、在读中学习如何阅读。比如,我们可以搜集些有关如何阅读的好文章或好书籍,逐渐吸收里面的精华,以致慢慢沉淀为自己的阅读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二、阅读客体——一本好书

阅读,不仅需要一个好读者,还需要一本好书,才能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当然,一本好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读者筛选出来的。但好书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自己的书才是一本好书。

当我们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阅读技巧自然增进了;从长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我们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这本书好像与我们一起成长了——这样的书能够让我们的知识和智慧有所提升,直到生命的尽头;我们要找出对自己有特殊价值的书——这样的书我们会想一读再读,因为这是帮助我们不断成长的书。

那么,如何找到好书呢?

1.经典著作。既然称为经典,一定是经过时间沉淀而成,阅读它们,会让我们从中获益良多。

2.某一领域专家的著作。我们可以在找到自己兴趣点后,搜集这一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专家的著作。

3.顺藤摸瓜,找寻某一领域专家喜欢的著作。一般情况下,某一领域专家喜欢的著作也是质量很高的作品。

4.在喜欢读书人的书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提升的书。

5.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大多数都是值得一读的书。

总之,想要找到一本好书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在“想”找,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读的过程中找。

三、主客体之间的对话——阅读的艺术

好的读者和好的书之间,需要阅读的艺术,才能发现彼此的好。就像好的学生和好的老师一样,需要相互的对话,交流,才能实现“教学相长”。而阅读中的主客体对话需要的是阅读的艺术,这也是这本书的重点。

阅读艺术,就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而这样的提升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首先,阅读是有层次的,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阅读的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一般在小学时完成;阅读的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是为了节省时间而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阅读的第三层次是分析阅读,是为了追求理解书中内容而展开的优质阅读;阅读的第四层次是主题阅读,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为了系统化学习某一主题内容而进行的比较阅读。

其次,阅读不同的书籍,使用的阅读速度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书适合略读,有些书适合分析阅读(精读)。

再次,阅读是一个整体,需要内在阅读和外在阅读。内在阅读就是书籍本身,而外在阅读包括读者的相关经验、其他书籍,以及工具书等等。比如,我们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不仅是书籍本身,还需要我们自身的经验和感知才能领会作者书中阐述的内容。

最后,阅读不同的书籍,应该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哲学书需要的是思考,阅读实用性书籍需要的是读出言外之意,并能找出书中的主旨和评论等内容。

这里需要说明:作者书中介绍的有关阅读的方法是基于实用性的书籍。同时,作者阐述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也是基于读者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1. 通过检视阅读(略读或粗浅的阅读)找准这本书的内容,来判断是否要进一步阅读;

2. 如果发现这本书值得再读,通过分析阅读找到书中作者的共识、主旨、论述和解答;

3. 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本书,并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4. 把书中内容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在提升自己理解力的同时,获得心智成长。这里,还可以通过主题阅读,系统化自己某方面的知识,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可见,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和思考一本书,不仅能成为一个好读者,还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有机会找到一本好书。

当我们觉得看了很多书,还不会阅读的时候,亦或是看了很多书,还记不住的时候,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把阅读一本书,不单单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对话,在保证自己是个好的读者的同时,与书籍作者的“隔空”对话,这样,我们不仅真正理解一本书的精髓,还能获得自身心智的活力和成长,而这样的过程即是一种好的阅读。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