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成熟的旅程

 学乃身之宝 2021-11-03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其著作《灵魂只能独行》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这里我们看到,人的成熟并非易事,它是一个与习俗抗争的过程,更是保留精神的旺盛和个性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它是活出真实自我、心智成熟的过程。而对于心智成熟,还有一本从心理学角度来详细阐释的,这本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简称《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在探讨如何让我们心智走向成熟的著作。书中作者以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视角阐释了自律、爱,以及成长等有助于我们心智成熟的内容。书中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告诉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界线,做个自律的人;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该如何去爱,以过上宁静而丰富的生活;教会我们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并能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了解神奇的力量,阐释邪恶的本质。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的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他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不仅智慧,还拥有真诚和勇气。他为了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毅然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最终成为一名心理医生。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俞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这本《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仅在北美,这本书的销量就超过了700万册;被翻译成23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停驻了20年的时间。这本书被称为《少有人走的路》系列1,另外还有他写的系列2《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和托马斯·摩尔写的系列3《少有人走的路:心灵地图》。

正如作者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我们看看作者如何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1.自律,解决人生痛苦的首要工具。

作者认为,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因为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和果敢的态度,从学习和成长中获得益处。

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心态,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它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四个方面。

延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先面对痛苦,再解决问题和享受快乐,这是自律的起点。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要以身作则,同时要帮助孩子学会自律。当孩子经受痛苦的时候,父母让孩子意识到,痛苦不可怕,爸爸妈妈会陪着他们。这样在父母的爱和照顾中长大的孩子,能够承受暂时的痛苦,不害怕潜在的恐惧,这就是在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习惯。

承担责任,要求我们不再趋利避害,逃避责任,而是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就像作者书中介绍的那位在冲绳岛觉得生活无聊的人,他就是在找外在的借口,要么是读书没心思,要么是图书馆离得远,要么是没时间钓鱼等等,不愿面对自己的问题—自己的固执己见,更不愿去解决问题。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正是在这些不如意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幅“人生地图”的绘制需要我们尊重事实。心理学中的移情,会干涉我们走进事实。移情,是心理学术语,也是心理治疗的常见症状。一个因童年时无法得到父母关心和爱的成年人,结婚生子后,会把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转移到自己的家庭中,他认为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是父母对待子女的唯一方式,这使他无法认清事实。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作者在书中强调,父母对孩子在强调追求绝对诚实的时候,还要懂得保护孩子,并适时隐瞒真相的好处。比如,我们婚姻中出现危机,没必要第一时间和孩子说出太多事实,这就是在保持平衡。

自律,是让我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而上述的四个原则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所使用的力量和动力,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心中蕴藏的爱。

2.爱,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

爱,在我们心智成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

对于爱,作者给出了他的定义,即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是一种意愿。

为了更好地理解爱的本质,作者给我们指出了,爱“不是”什么。

首先,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坠入情网,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是有计划、有意识的选择。只是为了消除寂寞,出于人的性本能需求。浪漫爱情的神话也不是真正的爱,它是“爱是永恒的”幻觉。

其次,依赖性也不是真正的爱。有人可能会说,“我离不开她/他,没有她/他我就活不了,我是那么爱她/他”,实质上,这不是真正的爱,这个过分的依赖。这样过分依赖会让一个人过于关注自身,很难用爱去进入对方的心。

再次,自我牺牲式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比如,有的父母为孩子倾注所有,全心全意,无微不至照顾孩子,但这种越俎代庖式的爱,只是对爱的滥用而已。

在作者看来,真正的爱,是自我完善的特殊体验,跟自我界限有着密切关联。同时,爱,不是感觉,而是实际行动,真正愿意花时间为对方付出,又不做过分的爱的行为,懂得给对方一定的空间,让她/他独立成长。比如,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愿意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真心关注他们,倾听他们内心声音,但并不代表什么都帮孩子做,而是让她/他独立,自我完善,这才是真正的爱。

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3.认识自我,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

除了自律和爱外,心智成熟,我们还要懂得如何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这是在说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其实,学会自律和爱,也是在自我认识,这是对自我内在的认识,只是这个认识是在与外在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

除了内在的认识外,还有外在的认识,即对自己所处世界的认识。这里,作者从心理咨询的案例中选出的有关宗教信仰的案例,并从宗教的角度来阐释了宗教观对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另外,对于自我认识的内在角度,作者还从更深层处去挖掘自我,也就是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指的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的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它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识到的部分,也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作者看来,我们被潜意识思维所影响,潜意识引导着我们身体的运动,这也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一些奇迹现象。比如对梦的解析,对不经意间说出奇怪的话和行为的解释等等。

还有,对于心智成熟,作者在开篇就提到,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它是要我们走出舒适区,去对抗自然力量,反抗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这里涉及到一个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也是一个最大障碍。

这就是懒惰,而对于懒惰的认识,也是认识自我的一部分,懒惰是我们成长的最大敌人,恐惧感是懒惰的主要特征,我们只有自己认清懒惰的存在,知道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自我完善。

总之,心智成熟的路上布满荆棘,我们不仅要与自然、本能抗争,还要反抗社会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自律和爱,以及认识自我的其他路径,使得自己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对于那些想真正找到自我,活出自己的人,是非常受益的。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