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3 医案

 新用户6643ZeC8 2021-11-04
 医案:姜某某,女,49岁,2021年5月21初诊 【主诉】失眠多梦6月。 【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有头晕、胀痛不适,时有心烦烘热,四肢麻木拘急现象。平素急躁易怒,腰膝酸软。自诉半年前行子宫全切术后,体质虚弱,逐渐出现以上不适表现。既往血压正常。 【刻下】少寐多梦,头晕胀痛,多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面色潮红,急躁易怒,时有口干,心烦烘热,手足心发热,四肢震颤,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黄而燥,脉弦数。 【诊断】不寐 【辨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方药】镇肝息风汤加减 白芍12g 天冬10g 玄参10g 茵陈6g 丹皮10g 栀子10g 淡豆豉10g 酸枣仁10g 夜交藤15g 石斛10g 香附子10g 郁金10g 川牛膝10g 石决明30g 甘草6g 7付,水煎服,每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辨证分析】 1.患者以失眠多梦6月为主诉,故诊断为“不寐”。 2.患者七七之年,肾精渐亏,同时术后气血津液耗伤,胞宫已祛,冲任虚衰,以致肝肾不足,肝失所养,则魂不守舍, 且阴虚生内热, 虚热内扰,故心烦失眠。肝藏魂,肝体阴用阳,若阴血不足,肝体虚,肝阳外浮, 则魂不入肝而少寐多梦。 3.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气血随其上逆,充溢脉络,可见颜面潮红,头晕胀痛。肝肾阴亏,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以致四肢麻木,手足震颤。肝肾阴虚,腰膝失养,故腰膝酸软;肝阳偏亢,肝失柔和,可见急躁易怒。 4.阴虚内热,肠中津亏,肠道失润,可见大便偏干;阴虚津亏,则口干,苔黄燥。 5.综上所述,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疗应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用药分析】 1.根据辨证内容,患者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虚风内动,方选镇肝息风汤化裁。方中白芍滋阴柔肝,天冬、玄参滋阴敛液,清金制肝辅助治疗。佐以茵陈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以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 2.其后川牛膝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佐以石决明咸寒质重,潜降肝阳,清泄肝热,兼益肝阴;二者共行折其亢盛之阳风,以治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之头晕胀痛等症。 3.丹皮清泄阴分郁热,为治疗阴虚内热,无汗骨蒸之要药;石斛滋阴生津,常用于阴虚津亏,虚热内生的治疗中。 4.酸枣仁、夜交藤养血补肝,宁心安神;加郁金、香附以疏肝解郁,调畅情志,以助睡眠。同时郁金疏肝行气之余,亦可活血祛瘀,考虑患者术后恐有留痰瘀之弊,瘀久化热,以郁金、夜交藤清心活血,解郁安神,一举多得。 5.另以栀子清热除烦,可导心火下行;淡豆豉色黑入肾,有宣发郁热,解表除烦之功,二者相合,交通水火,调畅气机,使阴阳调和,夜寐得安。 6.甘草调和诸药,和胃安中。 2021年5月28日二诊 患者服药后,诸证得缓,方中去石斛、茵陈、石决明,加焦杜仲、丹参、生麦芽补益肝肾,行气活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