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柱楼血案

 思明居士 2021-11-10

清朝的四大文字狱,一起发生在古通州(今南通市)那还是清朝乾隆皇帝刚登基三年的事,农历八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江宁府(今南京市)江南贡院的门口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来自苏皖二省各府州、县的生员、监生、荫生、官生、贡生,一个个秩序井然进号舍,随着主考官一声呼喊:“开……考…了…只听“砰叭”一声,爆竹腾家,三年一度的乡试开考炮响了。

文章图片1

贡院内号房里,寂静安谧,雅无声,十六号号舍的考生,是通州拼茶场的生员,姓徐,名述,字庚雅,年方35岁,他出生于富户人家,自幼功名,这回人考格外认真,面对“君使臣以礼”的试题,紧锁双眉,右手提着羊毫笔,饱蘸浓墨,左手扶着考案一角,半弓身子站着,嘴里自言自语地默默地念着:“欲使臣依礼事,为君者则必先通晓礼,礼者,君所自尽忆,为君者不尽礼,为臣都又何心懂得礼乎?为臣者不知礼,又何来教化天下之百姓矣?”

徐述轻轻一拍考桌桌面,脸庞上荡起了满意的微笑,轻声细语地自言自语道“对!就顺着'礼者君所自尽也’的思路写下去,准能切题。”于是,徐述重又饱蘸浓墨,在试卷上流畅地写起一行行瘦硬挺拔、清秀异常的柳体小字……

“砰叭!”又一声炮响,乡试结束了,徐述面呈喜色,抱着准能“登科”的愉快心情出号舍,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就是这场乡试,竟导致他死后也被剖棺斩首,暴尸街头。

农历十月的一天,三苑快马直奔拼茶场徐述家。为首的一个翻身下马,高声喊道:“快请徐公子出来,恭喜高中了。”随即举起报贴,一字一字的大声念道:“贵府公子徐述,高中江苏省乡试第五名,捷报连登黄甲。”徐家听了这一喜讯,顿时欢腾起来,温酒的,炒菜的,忙着款待来者,时徐述外出友人家,早有家人前去告知。

徐述中举以后,那高兴的劲儿简直无法形容,徐述的抱负远远不在乎考取一个学人,他还要考进士中状元哩,但考进士中状元没有一个诵经书的清静处,能行吗?他决意盖一座书房,主意既定,徐述便召开了工匠盖书房,工匠们绞尽脑汁,建造了一座“一柱楼”这一柱楼系用一根巨木做梗桁,来支撑住整个小楼楼面的重量,其构造原理颇像雨伞上的骨子全都撑在伞柄上一样,不出两个月,工匠们就将一玲珑剔透的“一柱楼”造好竣工,徐述十分得意。

天有不测风云,徐述正沉浸在科举高中、心花怒放之际,一天,突然收到知县张大人让人捎来的口信,要他速到县衙门去一趟,徐述当即火急赶到县衙,见张大人脸色不悦,身躬作揖探问:“大人,约小生来有何急事?”

张大人对徐述说:“徐公子可曾在乡试的卷上写了句什么'礼者,君所自尽也’的话吗?”

徐述心里一惊,略加回忆,便答道:“写过。”

张大人说:“唉!可惜,可惜啊!公子有所不知,省里把试卷呈送礼部复审,礼部认为你这句话有讥讽当今朝廷之意,罚你停考进士。”

徐述一听罚他停考进士,这无疑是切断了他晋升官宦之道,头脑顿进嗡嗡作响,脸上骤然变色,面如死灰,连说话的声音也跑了调。

怔了半天,才辩解道:“张大人,我这儿的'尽’是'尽量’之意呀,我徐家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怎敢有讥讽朝廷之心呀!”

张大人脸色更加阴沉,压低着嗓门对徐述说:“公子,切切记住'为文宜曲’这句话,不瞒公子说,我从不与人应酬诗文,即便是挚朋密友寄来的书信,阅毕当即烧掉,以免给密探留下可乘之隙,不然的话,我这顶乌纱帽早就摔在一边了。”

张大人的一番话,把徐述惊得目瞪口呆,好半晌都没醒过神来。

徐述回到家,一气之下,便把自家堂名取名为“维止堂”这“维止字。实乃清朝皇帝“雍正”二字去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徐述所取堂名的起初用意,打这以后,徐述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广交鸿儒,遍访墨客了,而是独自一人整天呆在柱楼内,潜心苦作诗文。

文章图片2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编著了《一柱楼诗》等10多种诗文集,他把对礼部取消他参加会试的满腹牢骚,把对清朝廷的一腔怨气,一古脑儿在倾注在这些书稿里——尤其从《一柱楼诗》中“毁我衣冠真恨事,捣除巢穴在明朝”、“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等诗句不难看出,这“大明”、“明朝”显然是指明王朝,而“壶儿(胡儿)则显然是指清王朝,乾隆二十八年徐述病故,其子徐怀祖刊印了徐述遗留下来的诗文集6种,作为对父亲的纪念和安慰。

乾隆三十三年拼茶场建孔庙,徐怀祖是拼茶场首富,又是拼茶场的董事,负责募损一事,徐怀祖本想借此事来显显自己的能耐,可刚出师便碰了个硬钉子……

拼茶场南乡蔡家楼富户蔡嘉树不买他的帐,一个子儿也不肯出,无奈,徐怀祖只好吞下这口难咽的气,悻悻而归,没多久,清太后病死,按照清王朝的规定:皇家死了人,在百日之内,百姓不可越规剃发,而蔡嘉树竟违抗皇规,偷偷地给他的小儿子蔡瑚剃了发,蔡嘉树的兄长蔡安树平时与其不和,就将此事悄悄地告诉了徐怀祖,徐怀祖心想:你这个吝啬鬼,建孔庙一个钱都不出,这次看你还敢吝啬!遂将此事告发到县衙,结果蔡嘉树被罚白银五百两。蔡嘉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对徐家恨透了,发誓不报此仇死不瞑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已到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皇帝发布禁书令,下旨各地查缴“违碍”书籍。该年七月,徐怀祖病故,蔡嘉树见时机已到,就乘机向徐怀祖长子徐食田提出田地纠葛,想此压徐食田就范,徐食田当然不从,蔡嘉树便以将徐怀祖所刊书中“违碍”之处向地方控告为胁,徐食田无奈,忙将所刻书籍及板片呈缴东台县衙,东台县随即将板书封呈江宁书局审核,将原件又退回到东台县。

东台县知县涂跃龙见此案颇棘手,但蔡嘉树不服,心想:四十亩坟田算什么?这次我不把你徐家弄得倾家荡产,我就不是蔡嘉树!蔡嘉树直接到江宁府控告东台知县及江宁书局有关人员,江宁布政使陶易让幕客陆琰受理此案,陆琰看出是蔡嘉树挟嫌诬控,遂在案卷上批语:“书板已经吴县,如果有违碍之处应行销毁,该县自当核明缴局,与尔何干?明系挟嫌诬告而为。并向杨州府行文:“搜罗书籍,若有违碍俱应收解奏缴,若只字句失控,将举首之人以所控反坐。”将此案饬到杨州府处理。

杨州府知府谢启昆,于七月中旬奉命将案卷书籍人犯一并押解到杨州审理。这蔡嘉树也不是等闲之辈,一见地方官员袒护徐家,不由得火冒三丈,八月,江苏学政刘墉到金坛考查学员,蔡嘉树在昔日徐述的仇人童志林的帮助下,前往拦轿呈控《一柱楼诗》的毁谤清王朝的诗。

文章图片3

当时正值清廷颁布的禁书令风行全国,刘墉一看此案非同小同,他深知乾隆皇帝对文学案件的敏感,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奏乾隆,乾隆审阅了《一柱楼诗》后,大发雷霆,严斥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扬魁火速查清此案原委,并传旨各府查清徐述著作情况,与此案有关人员并解系审讯,案犯押解京城后,乾隆亲自审问江苏布政策使陶易,其余交笋卿审议,候审结果,徐述、徐怀祖父子虽死,亦剖棺戳尸枭首示众,并派乾清门侍卫阿弥过前往拼茶场,会同江苏巡抚杨魁监视办理。

徐食田、徐食书(徐述的两个孙子)就地斩首;徐述的学生徐首发、沈成濯,乾隆皇帝认为这两个人的名字连起来念,就是反对清朝剃发之制的意思以用徐述取的逆名,并为其著作刊刻校对,罪斩,财产入官;布政使陶易处理不力,属大逆。罪斩;布政使门幕僚陆琰,因将此案视为寻常,系在消弥重案。以大逆罪斩;毛澄为徐述的诗集作跋,罪斩,减一等,杖三百,流放三千里。杨州知府谢启昆。办理此案迟延半个月,怠玩职守,革职,发往新疆充军。东台天县涂跃龙,未能立即查究,殊属延玩,革职,杖百,徒刑二年。原告蔡嘉树,对徐述逆词,早属知情,并不立即检举,直到争讼田地才挟嫌告发,但此事系由蔡控告,故免予处分,取保释放。原任礼部侍郎加尚书衔沈德潜,本是一个深得乾隆皇帝器重的宠臣,病逝时,乾隆皇帝还御赐了祭葬碑文。《一柱楼诗》案发生,乾隆皇帝得知他曾为徐述作传,并声称徐的品行文章都是榜样,碎其尸。与《一柱楼诗》案有牵连的人,杀头的杀头,判刑的判刑,流放的流放。

文章图片4

“一柱楼诗案”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辛亥革命后,此案得到平反昭雪,徐述著书处《一柱楼”复又修葺一新,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张褰曾为此挥题匾一方。曰“古一柱楼”字体苍劲挺跋,浑朴隽永,其楼直至1947年才拆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