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中国》中的名言,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博学而日参省 2021-11-10


图片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名言放送

1.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第一章·乡土本色·第1页

2.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第一章·乡土本色·第1页

3.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第一章·乡土本色·第4页

4.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第二章·文字下乡·第7页

5.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平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第二章·文字下乡·第7页

6. 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第二章·文字下乡·第8页

7.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第四章·差序格局·第14页

8.西洋社会里,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第四章·差序格局·第15页

9.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第18页

10.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第八章·礼治秩序·第30页

11. 有人觉得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人有“权力的饥饿”。这种看法忽略了权力的工具性。人也许因为某种心理变态可能发生单纯的支配欲或所谓Sadism(残酷的嗜好),但这究竟不是正常。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第十章·无为政治·第38页

12.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第43页

13. 欲望是什么呢?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的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治的秩序。

        ——第十四章·从欲望到需要·第51页

最后的话

我已经很久想整理这些'乡村社会学’课上所讲的材料,但是总觉得还没有成熟,所以迟迟不敢下笔,”费佬在本书后记中回忆道,“去年暑假里,张纯明先生约我为《世纪评论》长期撰稿,盛情难却,才决定在这学期中,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表。”

这部“意外之外”的课程讲稿最终成了讲述中国乡土味道、故事与文化的社会学著作。从前两章的“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到中间的“家族”“男女有别”,再到最后的“无为政治”“从欲望到需要”,每一章都讲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不同的故事,通俗易懂、酣畅淋漓、意味深长,让人不禁感慨:乡土莫催扰,由他好处行……

(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

【观点荟萃】《乡土中国》摘录分析及其理论田野实践计划

一、本书简介

《乡土中国》[1]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述“乡村社会学”一课的主要内容,与开设课程的备课讲义颇为类似,包含了最为精华的学术思考与前沿理论内容。该书旨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是一个具有时代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主要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与对比视域的研究方法,对西洋和中国,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个维度进行比较,从中提炼出一些具有讨论性的学术概念,不苛求对具体社会的全方位描绘,反而更加注重基础传统社会中的支配着生活各方面的特具体系。并且开辟了对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学术领域,《乡土中国》就是该领域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撰写风格运用大量的调查实例,“口述体”的文字组合让整书通俗易懂,没有刻意的铺排抽象的学术概念,文风亲切而流畅。

二、本书简述

(一)主要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描述了“土”对于乡土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主流思潮乡下人“愚”的角度,探讨为什么愚,在对智力不及人和知识不及人的驳斥中引出环境的影响要素和文字的功能分析,认为环境的不同导致对知识需求的差异性,乡土社会是一个可以直接接触的熟人社会,文字的功能性较弱。接着对中国和西洋的社会结构比较,提出了差序格局的理论观点,并且研究了传统的男女有别思想在家与家族的社会含义中扮演的分工角色。最后在对乡土社会“人法”治理的区别论述基础上,分析了司法制度为何难以推行的潜在根源,提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及时势权力的乡村维持秩序。基于上述理论,提炼概括出乡土社会的特点,回答了乡土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基本问题。

图片

(二)分章节论述

第一节 乡土本色

本节开篇引出为什么一提到乡下人,头脑中的反应就是土气,“土”对于乡下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土是乡下人的命根,锄地播种的习惯决定了乡下人职业归属的稳定性,务农的劳动对象土地不仅是简单的自然资源,更是养育一方文化的基本要素。乡土社会的第一个特点便是世代定居,以农为生。农业区别于游牧业,它对土地、水源、气候的高度依赖决定了定居成为客观的生活规律,定居的结果就是农民的聚集和自然村落的形成。农民聚居而座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的生产模式使得聚居成为最好选择,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对于水源的需求往往也催生了合作,并且人员聚居带来了安全感,利于宗亲人口的不断累积。社会的属性通常可以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乡土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礼俗社会,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作为约束规范成员行为的准则标准,而这套标准得以执行的前提在于为社会成员所认同。由此乡土社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熟人社会长大,称呼不常上口,农民的世代聚居使其对人对物都充分了解,民间俗语“不闻声而识其人”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二节 文字下乡

   对于乡下人“愚”的观念主要集中于智力不及人和知识不及人两方面,通过列举捉蚂蚱的事例来驳斥智力不及人的观点,“愚”的原因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环境问题,城市长大的孩子对计算机比较了解,但让其下乡去尝试抓蚂蚱,乡村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更胜一筹,环境的不同导致所接触练习的技能也就有所差异。在驳斥知识不及人的观点中,列举乡村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和城市人将包谷误认为麦子的事例表明,知识同样是术业有专攻。并且由此引出了文字的概念,文字的功能在于结绳记事,充当代话媒介,缺陷就是有时引起误会,间接接触导致传情达意的不完全。乡土社会是一个可以直接交流的面对面社群(face to face group),文字的功用实际并不显著,譬如,在称呼问题上很多时候被简化为“我”,有人敲门,你问:“谁啊”,回答“我”!,面对面社群中,由于大家相互合作,彼此熟悉,可以从声音辨识对方身份,从这一个我字就可以判断出对方是谁。除了普遍的文字以外,还有一些特殊语言,也可以称之为行话,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做象征的一部分,象征指的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意义是联想作用加上去的,而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行话的使用使得交流更加简单随意。文字下乡的重点在于考虑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不然单凭新建乡村学校是难以使乡下人真正“聪明”起来的。

第三节 再论文字下乡

   时间的阻隔分为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和动物在时间阻隔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对于人,当前是记忆保留下来过去的累积,而对于动物,寿命只是一连串的当前。差别在于记忆是人类的独特能力,是沟通今昔的时间桥梁,记忆的作用在于相互学习,传递经验,继承社会财产。一方面继承前人实践积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一方面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创造属于当代人的社会经验,这种社会经验被冠以“文化”形容。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记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中的需要,而记忆同样具有主体的选择性,可以选择记住什么,忘掉什么。在乡土社会,经验无需积累,只需保存,因为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注定了时间节点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前人经验的实际解答,而传承这种经验的便是词。词不一定要文,概念的表现因素不一定是写出来的符号(声音),词是必须的,文字则不然。

第四节 差序格局

“私”的毛病是普遍的,对于乡下人而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城里人的“公地悲剧”也时有上演,是因为人们有了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中国和西洋的社会结构格局是不同的,西洋的社会组织更像“捆柴”,若干人组成团体,团体有界限,所谓局里人、局外人就是界限标识,在团体中,等级的划分具有前置性,听谁的在团体组成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格局更像是石头扔在水里的波纹,亲属关系、地缘关系及伦理关系都是穿插在社会结构中的脉络。亲属关系是依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形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但是网络是个人的,每一个网络都有一个“我”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也都是不同的,中心的“我”地位越高,人际辐射范围也就越广,与社会资本理论具有相似之处。地缘关系实际上更像一个互助机构,通常表现为街坊邻居,贾家的大观园的世俗冷暖说明了中心势力与社会圈子密切相关。伦理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体现了差等的次序,由此衍生出来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都体现出次序的等级意味。作为“己”的自我主义是差序等级,个人主义就是一种平等观念,宪法观念。在中国的传统社会更多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为中心的主义。中国与西洋的社会结构格局差异,可以用“家”这个概念来解释,在中国家可以大到整个家族,也可以小到夫妻双方,范围是只有延伸的,而西洋家就是指代夫妻及其子女,范围界限是明确的。

第五节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网格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因素。西洋的团体格局中,团体是有赏罚的裁判者,是公正的维持者,是全能的保护者,源于宗教信仰,每个人在神前的平等和神对每个人的公道。公有的团体代表着神与无私,团体的意志由执行人来代理,为了规范和约束代理者真正的按照上帝的指示,遵循平等与公道,催生出权利与宪法。在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与自我认知是密切相关的,对于贪腐而言,一个人可能愤世嫉俗,痛责苦骂,但如果发生在亲属间时,反而成为一种有能力的象征。私人道德在整个社会网络中可以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延伸收缩。乡土社会中团体的的界限并不是明显的,所以想要概括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是困难的,就像是孔子提倡的“仁”,也只是逻辑上的总和,道德要素的共相,真正想解释他还得回到“义礼智信孝”的具体道德中。

第六节 家族

家庭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定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在西洋,家庭是个团体性社群,经营事务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夫妇是主轴,是横向的,子女是配角。而在中国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根据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但扩大的路线是父系的,主要是父系方面的亲属生育功能兼具其它功能,家族包含家庭,家同样也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乡土社会的绵延性事业社群,主轴是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夫妇成为配角。两轴的事业需要排斥普通感情,为了事业更有效率,就诞生了传统的家规家法,倡导夫。氏族与家族具有不同的涵盖意义,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家族具有妻双方相敬如宾。乡间夫妻感情的淡漠两性关系的矜持和保留是重要的情感条件,使得家庭更像是分工明细,合作经营的界限模糊的团体了。

第七节 男女有别

在上一章节讲述到两性关系的保留促使乡间夫妻感情的淡漠,而男女有别的传统礼制教育恰好是阻碍共同生活人充分了解的文化土壤。乡间人分工明确,一般男主外,女主内,真正能交流的时间只有进餐和休息之时。费孝通先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就发现,在农闲时节,村内男人大多也都聚集在桥头打牌看牌,很少会有留在家陪妻子的情况,在现代社会男人更加愿意待在家陪妻子。0sward Spengler的两种文化模式可以很好的说明,阿波罗式的文化模式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起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乡土社会就是阿波罗式的社会,具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充满消极与无奈。浮士德式文化模式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这是现代社会,颇具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韵味,充满积极和阳光。之所以说乡土社会是一个阿波罗式的社会,是因为它的高度稳定性,决定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只需要维持它就行,前人的共同经验积累也预见了所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前做出了应对之策,一辈接一辈的人按图索骥铸就了安稳得到乡土社会。

第八节 礼治秩序

  人治与法治是封建社会与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维持秩序所用的力量上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具有独特的治理方式,既不单纯的人治,更不是完全的法治,无“法”却有“礼”是维持秩序的真实写照。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也并不是仅仅代表一切文明的行为模式,也可以有野蛮的一面,如古代出征时杀头祭旗同样也被视为一种礼。礼由传统推行,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目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满足社会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之任务。这套代代接续而又颇具实效性的社会经验积累被称之为传统,礼治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礼治社会并不会诞生于变迁很快的社会环境。法治是以国家政权为支撑强制推行的社会管理模式,更适于现代社会秩序维持。在乡土社会推行法治建设必然引起传统与法理的冲突。传统讲的是道德,法理讲的是对错,比如引起社会轰动的“于欢案”,同样是杀人,在不同的评判标准下结局亦有所不同,在乡土社会,礼治认为为母杀人是英雄所为,但在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里杀人终归是犯法的,应当受到惩罚。

第九节 无讼

本章节集中论述了乡土社会礼治的文化基础和现代社会律师职业产生的合理性。上一节讲述了乡土社会更多的是实行礼治,而实行礼治的文化基础就在于所有乡土成员都懂礼,不懂礼被视为撒野、无规矩,是个道德问题。一出生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学礼明礼知礼,向别人讨教礼是一个可耻的行为,礼治对传统规则的服膺,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于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在于良心。在现代社会,社会变迁迅速,人们来不及也没有精力去学习所有的法律条文,而法律又成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主导模式。因此专业律师成为职业选择应时而生,人们自己不懂法,但可以聘请懂法的人员为自己维护权利,向别人请教法律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乡土社会追求的是一种无讼境界,因为讼在乡下人看来是“挑拨是非”的贬义词,更愿意家丑不可外扬或者说乡绅的村内调解。这从侧面也注定了法治在乡土社会推行艰巨性,通过列举丈夫无证打伤奸夫的事例表明司法制度很可能在乡下人眼里成为黑白不分,包庇作恶的机构,这就是行法原则与伦理观念的差别。

第十节 无为政治

  主要讲述了两种权利的诞生,偏重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和偏重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横暴权力的特点在于利用权利去支配下属,权利是冲突过程中的持续,是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同意权力注重社会分工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共同授予的权利,强调社会契约的规范。权利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权利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实现权利资本向经济资本的变现。同时笔者认为乡土社会并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纵观中国历史,汉族经常受到少数民族或游牧民族的侵袭,原因在于皇权不能滋长壮健,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对于这一观点的解释我认为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决定了国家不能毫无止境的发起战争,横暴权力的实现是以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暴力执行机构为前提的,而古时学而优则仕的文化思想使得文臣武将泾渭分明,一定程度上机构内部掣肘,注定了国家必须修生养息,恢复民生才有可能继续维持统治。

第十一节 长老统治

   长老统治强调的是教化的权利,社会规律有些是冲突的结果,有些是合作的结果,但不仅限于此。乡土社会更恰当的管理方式应当是长老统治,长老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以及代表着知书达理的读书人担任,当然长老只是一个指代性称呼,并不是说所有的乡土礼治执行者都是高龄人,也可以叫做爸爸式的(Paternalism)。长老统治维持的重要前提就是教化的权利,它也可以是文化性的。文化性指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是政治性,指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教化的权利扩大到成人之间关系,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保证,一旦文化传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教化也就成为“无用的教化”,长老统治自然难以为继。教化权利实质上是一种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可以说是少数“长老专制”。

第十二节 血缘和地缘

血缘是指人与人的权利义务更具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生育和婚姻构成的关系。血缘社会的基础在于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性。在乡土社会,作者通过在江村和禄村关于如何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的调查,发现想要成为村子里的人有两种途径,一是生根在土里,村子里有土地,第二个途径是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在上世界40年代,乡村土地是不可以自由买卖的,而娶得本地人作为妻子的难度也非就一般,所以外乡人尽管在村里里繁衍了几代人,但还是会被冠以“外乡人”的身份标识,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借以说明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但是正是这种“外来户”催生了商业发展,乡土社会看重人情,人情是亲密社群往来的重要条件,在进行交易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但外来者不同,没有浓厚的亲密关系,因此可以更加畅快的进行贸易往来。例如云南乡村的钱会,是一个互助组织,但也尽量避免同宗人的借助行为,因为一旦逾期不还,难以保留情面。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往来最好不要牵涉亲属,就算是发生贸易往来时,也暂时的将亲属关系搁置一边,当场算清,现场结语排斥邻里关系,更像是陌生人的集市交换。地缘是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血缘具有凝聚团结力的作用,而地缘通常不具备,譬如:大学校园的亲属远比所谓的老乡更加牢靠。

第十三节 名实的分离

  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变动中形成的变动方式除了社会冲突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的长老权利外,还有一种时势权力,这种权力常见于社会发生剧烈变迁之时,时势造英雄,英雄就是时势权力的掌有者。社会变迁只有在旧的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或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会发生。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环境之前就将它放弃,新方法也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探索发明。在新旧交替之间,时势权力应运而生。时势权力最不发达的便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乡土社会孝文化是维持安定的手段,讲究“无违”“不逾矩”,这就为长老统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基础。当然,如果一个领导的阶层能追上社会变迁的速率,也可以避免社会变迁而发生混乱。例如英国之所以能兵不血刃的完成光荣革命,就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修正改革速率超过了社会变迁的速率。名实的分离实际体现在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上,形式不准反对,但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加以改变,也就埋下了曲解原意的伏笔。

第十四节 从欲望到需要

   行为具有目的性,在实际行动发生之前一定有动机使然,人类对于自己行为是可以控制的,体现为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取舍之间以欲望为依据,欲望就是“要”,欲望引起紧张,紧张刺激动作,动作使得需求得到满足,产生愉悦。乡土社会个人的欲望是合乎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原因在于文化事实,即人从出生就被教授这样做,如北方人爱吃大蒜的饮食习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事实都是合乎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比如我们认为病西施是美丽的,但是自然法则强调的是健康强壮,所以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文化也不具有跨时代性的影响力,也都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图片

三、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是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切身感受并加以学术化的著作集成,例如在论述乡土社会礼治与法治区别时,引用从县长兼法官听来的“无证杀奸夫案”,清楚明白的揭示了作案主体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区别对待;在礼治秩序章节通过列举“咸菜青布治牙菌”的案例,论述了乡土社会共同经验的实效性;血缘和地缘章节列举外来户“落地难”的事例,反应血缘关系的异常稳定性。田野调查法使得研究者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乡土社会的性质面貌。

(二)对比分析法

 主要依据两组对比轴线,一是西洋社会与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有关中西家庭、团体的概念范围对比、家族章节中家庭社群及主轴配角对比,都表明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具有非常独特而又充满父系影响的社群社会。二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集中体现于礼治与法治的论述章节,现代社会更多的实行法治,维持秩序依靠的是国家权力,乡土社会崇尚礼治,维持秩序依靠的是具有实效性的传统道德,两者的对比表明司法制度在中国基层执行首先要解决观念的冲突问题,也印证了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的客观合理性。

(三)定性分析与文献综述相结合

整书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法,数据化的实证分析基本没有用到,并且引用《论语》作为佐证材料的章节较为常见。如从维系着私人道德章节孔子对于“仁”的释义中表明乡土社会中的“团体”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和普适的道德价值;礼治秩序章节引用颜渊问仁探讨道德与法律在维持社会角度的差异;差序格局中治国齐身齐家平天下揭示了公私的相对性。同时也在男女有别章节引用Oswald Spengler的阿波罗式及浮士德式文化模型直观的阐述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情感定向上的差别。

(四)社会人类学的领域创新

社会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是社区分析,《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范围,在比较研究中,先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依据不同的结构原则分别确定形成的格式。在本书中比较类型就是中国社会与西洋社会、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从家庭与团体的差异可以确定前者的结构原则在于界限,从礼治与法治的差异可以看出后者的结构原则在于变迁。但不管怎样都是以中国事实来分析中国乡土社会,也是社会人类学区别于社会学的要素之一。

图片

四、摘录式分析

(一)乡土社会中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差异

原文:“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吗?”………………..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P10)

 分析:乡土社会中起到约束行为规范的更多是传统道德,乡土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熟人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彼此熟悉而带来信任,所以讲不讲道德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他人信任的核心要素。而在现代社会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熟人社会,社会的变迁决定了环境人员的变动,也就不可能具有像乡土社会一般的高度熟悉感,此时约束人们行为的尺度变成了法律,白纸黑字,签字画押代替了基于信任的口头约定。譬如:同样是借给别人1万块钱,借给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你可能大大方方,无需纸质证明,但如果只是借给一个边缘的,没有亲密血缘关系的村民,可能就要开具白纸黑字的借条了。

(二)记忆选择的主体性

原文: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p21)

 分析:这里表现了心理学上的选择性记忆,人们在进行记忆时并不是被动的全部接受,而是主动的进行筛选,筛选出自己想记忆的,遗忘不想记忆的。影响选择性记忆的因素有六点,分别是需求(想要的信息)、简化(简单易记)、形象(具体)、重复、新奇和理解。

(三)对于“文字下乡”的理解

原文: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p24)

分析:费孝通先生在本章节论述了为什么乡下人不需要用文字,因为文字具有间接传递,传情达意模糊的缺陷,在可以当面交流的乡土社会,文字的功能发挥不显著。那么只有当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以后文字才能下乡就表明只有乡土社会发生变迁或一定程度上的演化、解构,文字才能真正使下乡人“聪明起来”。这种变迁特征体现在人员流动,农业不再成为世代唯一职业选择以及社会环境的加速变迁之中。乡土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稳定性,也可以说是封闭性。先辈积累的共同经验可以有效的指导后代面临的所有问题,当环境改变,社会变迁加快时,积累的共同经验无法满足当代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时,就必须学习新知识,此时作为教育载体的文字才能更好的发挥现实作用。

(四)公家的东西为什么得不到重视?

原文:苏州人家后门通常有一条河,听起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于是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p25)

分析: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苏州河为什么会出现“上游厕所,下游洗菜”的矛盾式功能,一方面是由于个人的私心,这一点是原文中更像强调的,但除此之外还应有对公权力的监管缺位问题。个人私心加上放纵恶习滋长使得公家的东西常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五)论西洋社会与乡土社会之优越性?

原文: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p26-28)

 分析:西洋社会与乡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质,在西洋,团体的界限,家庭的界限是明晰固定的,在乡土两者可以谁主观性自由延展,界限是模糊的。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西洋社会与乡土社会必有优劣之分呢?从原文看,似乎旁敲侧击的给人一种西洋优越的感觉。在我看来,西洋社会与乡土社会不应该分优劣,更应该看适合。两种社会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对应的经济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差异性就决定了必将催生出符合自己发展的社会形态。西洋社会注重权利,乡土更看重道德,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社会形态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过渡一环。

(六)家、家庭、家族、氏族辨析

原文:家族章节(P40-45)

分析:

名词

概念

功能

维持状况

特征

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或者说是“小家族”

事业组织

绵续性

家的大小依据事业的大小

家庭

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

子女的生和育

暂时性

社会圈子的一轮,不能说不存在,也不能说其自成独立单位,不是一个个体

家族

由许多家庭组成,社群的社群,

生育功能及其他功能

长期性

家族包括家庭

氏族

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

事业组织,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的复杂功能

长期性

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

(七)乡间夫妻感情的淡漠

原文: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的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p44-45)

分析:乡间夫妻感情的淡漠除了文中提出的传统文化对于两性的回避以外,我认为还需加上感情培养的后置。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逻辑,男女双方只有再经过情感的培养,达到适婚之时才会结成夫妻。但是在乡土社会,物质条件有限,婚姻嫁娶媒人在其中扮演着“月老”的作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男女双方物质条件相近,婚姻也就堂而皇之的具有了可行性。对于婚姻主体感情培育的忽视导致家庭内部关系需要后期的慢慢培养,如果出现价值取向异化,自然夫妻感情会出现淡漠倾向。至于为什么明明不合适,却还要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我认为是子女的人伦因素与多年朝夕相处的习惯因素。

(八)为什么乡土社会并不是一个富于抵抗能力的组织

原文:如果瑶人打不过汉人,他们就放弃土地搬到别处去。在农业民族的斗争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土著赶走而占据他们的土地自己来耕种………………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p65-66)

分析:以历史中富有抵抗力的游牧民族来说,乡土社会是一个务农为生、环境稳定的社会,它追求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游牧民族以牧业为生,决定了环境的变动性,追求的是“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传统文化上的差异与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不足以支持横暴权力的长久发生,这一点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就可以窥见一斑,乡土社会“学而优则仕”,游牧民族“好男儿志在四方”,倒不是说游牧民族的文化观念就一定是更加先进的,只是不同的社会模式自然有其利弊。

(九)从祭祖与“老乡会”角度探讨地缘团结力

原文:如果分出去的细胞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是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p74)

分析:文中认为血缘关系才具有团结力,而地缘则通常不具备,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例如祭祖,是基于同姓子孙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一种祭奠,因此血缘关系成为粘结不同地区同姓个体的最要因素,具有较强的团结力。体现地缘关系的老乡会,虽然大家来自一个地区,但其构成团结力的实现概率要比血缘低的多。

(十)亲属间谈钱伤感情

原文:社会生活愈发达,人和人之间的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持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于是“当场算清”的需要也增加了……………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它社会关系的。(p77)

分析:俗语常言:“谈钱伤感情”,这主要是发生在亲属间的人际难题,碍于亲属关系,债权人总是不好意思或难为情的执行自己的债务权利。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亲属关系间尽量避免发生经济往来,因为经济关系一定程度上在排斥亲属关系。譬如假期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同父同母的两兄弟,弟欲向兄购买建材,兄以价钱太高建议弟可在别处购买。因为兄明白尽管建材质量好,但卖不起相应的单价,如果建材质量不过关,更会影响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所以现在的很多公司都在竭力的避免亲属人员身居要职,这对于科层制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十一)个人欲望与文化事实

原文:我说欲望是文化事实,这句话并没有保证说一切文化事实都是适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自然不禁止人自杀,但是没有力量可以使自杀了的还能存在。(p87)

分析:对于原文中“因为文化事实的存在,乡土社会个人欲望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北方人爱吃大蒜例子)”观念我个人是不同意的。尽管费孝通先生在后文补充说明文化事实并不所有都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病西施的例子),文化事实指的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对于这个“文化事实”的概念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我们都知道欲望是一个人超出实际的需求,甚至欲望被视为贬义词,代表贪婪,不知足。欲望难道可以被教与吗?欲望从字义上代表一种不健康的恶性奢求,为什么值得被一代接一代的传授呢?在我看来,欲望更多的是个体的一种超验需求,欲望可以带来动力,但如果说可以被教与还是有失偏颇的。

(十二)乡土社会在解构,但它仍然是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家

原文:整书观感

分析:从现实来看,乡土社会正在不断的解构,慢慢的演化为现代社会。乡下人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城镇化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速率加快,环境也更加趋于开放,传统的社会经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乡下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成为管理社会的主流特征,“凡事要讲法”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乡土不再是“泥土、封闭、落后”的代名词,现在一提到乡土想到的是“乡愁、开放、美丽”。然而不管乡土是好是坏,它都是中国人念念不忘的家,即使走的再远,也想着“叶落归根”,乡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发展前进的过渡环节,更是蕴含在中国人血脉里关于家的那一份美好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