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医保药品目录,你了解多少?(附查询小工具)

 倦鸟依林 2021-11-11

什么是医保目录?

图片图片图片

它包括医保药品目录

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院发生的

符合这三大目录的相关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基金就能按照规定给予支付

下面,我们来重点讲一下

医保药品目录

图片

医保药品目录是什么


医保有一个报销目录,只有在规定目录内的费用才可报销。报销目录共分三类:药品目录、诊疗目录、服务设施目录。

其中,医保目录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简称,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谈判药品、中药饮片五部分。

图片

凡例是对《药品目录》的编排格式、名称剂型规范、备注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
西药部分,收载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中成药部分,收载中成药和民族药。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收载谈判协议有效期内的药品。
中药饮片部分,收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予以支付的饮片,并规定不得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饮片。
 

药品目录“甲、乙”是什么意思



为维护临床用药安全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药品目录》对部分药品的医保支付条件进行限定。
 
基本医疗保险出于管理需要,将医保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分为甲、乙两类。中药饮片的“甲乙分类”由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甲类药品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使用“甲类药品”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及分担办法支付。
 
图片


 乙类药品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纳入“乙类药品”管理。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支付标准,先由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后,再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分担办法支付。

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国家规定纳入《药品目录》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纳入“乙类药品”管理。

“乙类药品”个人先行自付的比例由省级或统筹地区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图片
 
参保人使用《药品目录》内药品发生的费用,符合哪些条件,可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以疾病诊断或治疗为目的;
诊断、治疗与病情相符,符合药品法定适应症及医保限定支付范围;
由符合规定的定点医药机构提供,急救、抢救的除外;
由统筹基金支付的药品费用,应当凭医生处方或住院医嘱;
按规定程序经过药师或执业药师的审查。
 

不纳入《药品目录》的药品有哪些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下药物不纳入《药品目录》:
(一)主要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二)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
(三)保健药品;
(四)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
主要起增强性功能、治疗脱发、减肥、美容、戒烟、戒酒等作用的药品;
因被纳入诊疗项目等原因,无法单独收费的药品;
酒制剂、茶制剂,各类果味制剂(特别情况下的儿童用药除外),口腔含服剂和口服泡腾剂(特别规定情形的除外)等;
其他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规定的药品。
 
图片
 
尽管医保目录的更新为助力国内药品降价,促进药品优胜劣汰、医药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医保基金的高效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全国参加医保人群共用一个医保大池子,每个人能享受到的实惠当然就有限。
 
所以,如果想要最大限度覆盖自己的医疗费用,除了基本的医保保障,还可以考虑一份靠谱的保险作为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