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孩子发热,这些知识,总有一条会颠覆你的认知!

 Dr老爸的育儿经 2023-06-08 发布于四川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爸爸妈妈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但是,对于孩子发热,家长们会有多少误区呢?


01

先来看看我家的情况吧:


小丫从小就身体健壮,很少生病。不过,偶尔也有。

在她1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突然发烧了,摸着额头很烫,估计得有39度,当时,她已经睡着了,没有表现出其他什么异常,我也仔细观察了一下,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但是,孩子生病是天大的事儿,就算是在医生的家里,也不例外。

所以,全家总动员。

爷爷说:“必须给孩子退热,这个我有经验,得捂汗!”

我说:“那不是越捂越热吗?”

奶奶说:“你们别瞎搞,抱起来用温水擦拭,一定行!”

我说:“这个方法是可以,但娃都睡着了,何必折腾她呢?”

老婆骂我道:“你个庸医!那你说,怎么办?”

我还没说话呢,外公外婆急匆匆地赶来了。

进门就批评我们:”看看娃都烧成什么样了,还不快往医院送!“

我说:”我不是在家里吗,送医院干嘛?“

于是,全家对我的批斗大会正式开始。

我只好总结了自己的十大错误,提出了八大整改措施,终于顺利过关。

然后,再看看娃。

咦,没发烧了,正坐在床上,忽闪着大眼睛,看着我们这出好戏,还看得津津有味呢!

第二天,小丫一切都好,昨晚,对于我们,就像一场梦。

好吧,现在让D爸冒着再一次被全家批斗的危险,逐条分析给大家看看


1、爷爷说,可以用捂汗来退热,对不对?

这道题最简单,答案是:不行。

孩子本来就在发热,再捂一捂,不是越捂越热吗?

在体温下降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出汗,不捂也会出;没到出汗的时候,捂了也不出。

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本来就不完善,发热时再捂汗,热量更难以散发出来,可能会导致“捂热综合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2、奶奶说,用温水擦拭,行不行?

这种方式是可行的,是物理降温的一种。也就是说,通过加快散热的方法,让热量排出体外从而退热。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搽身和(或)减少衣物。

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效果不是很好,而且温水搽身的方法也容易引起小孩哭闹。

所以,该方法是否适用,因人而异,取决于能否改善患儿的舒适度,患儿是否接受、是否感到愉快。

不要用冰水、冷水、酒精擦拭的方法,因为这样容易引起患儿不适,甚至导致病情加重。

但是,孩子已经睡着了,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国际医学界权威的知识库Uptodate明确指出:并不需要特意唤醒儿童接受退热剂治疗。

不过,这一点是讲给医生听的,也就是说,需要医生判断,在排除别的问题后,无需专门去唤醒患儿吃退烧药。

3、老婆骂我是庸医,骂得对吗

对!

态度一定要端正

导致孩子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感染性发热。

也就是说,有细菌、病毒等外部敌人入侵我们的身体,导致机体的反应,从而出现发热。

本次肺炎疫情,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发热,就是这一类。

儿童常见的扁桃体炎、肺炎、脑膜炎,还有结核病、麻疹、水痘等传染性疾病,等等,都是这一类。

绝大多数儿童的发热,都是感染性发热。

第二类是非感染性发热。

这一类的特点是疾病种类很多,但是因此而发热的孩子并不多。

例如:风湿热、白血病,还有相对比较常见的川崎病,等等。

如此多的原因可以引起发热,而它们早期的表现都差不多。

所以,我们都是“庸医”,真的。

在发热的早期,几乎没有医生能够准确地说出发热的原因,因为,我们虽然有一肚子的医学知识,却从没学过算命测八字


4、外公外婆说,孩子发热要立即送去医院,对不对?

家长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所以,如果有任何怀疑,都应该及时就医。

但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

不能仅仅凭借发热温度高、持续时间较长、对退热药物的治疗效果来反映孩子病情的严重程度。
也就是说,发热的温度高不高、发热时间是3天还是5天、退烧药效果好不好,这三点都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是否就医的指标并不是仅仅看温度,孩子的其他情况也很重要。

以下几点,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1、小婴儿的发热,特别是6个月以内;

2、精神状况差,无精打采;或不愿进食;

3、呼吸困难或急促;

4、皮肤青紫、苍白、灰白、斑点状;或可见皮疹;

5、哭个不停;

6、少尿。

等等。


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越要谨慎。

5、孩子发热,有可能自己退热吗?

这是有可能的。

发热可以分为很多种热型,比如说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等等。也就是说,有些发热是持续烧,但有些是有张有弛的。

6、刚开始就是39度,这样来势汹汹的发热,有可能第二天就好了吗?

这一点确实有点夸张了,不过,是有可能的。

其实,对于儿童来说,很多病毒性的“感冒”就是这样的,突起高热,但是很快缓解。


02

再让我们来看看小A吧


再假设有一位小朋友小A。他生病的头一晚和小丫一样,不过,不走运的是,第二天,小A又发烧了。

怎么办?

1、小A的爸爸是资深网虫,于是,上网查查,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这一查,发现了,大家都在推荐这个:

退热贴

而且,网上可以搜到,各种各样的退热贴,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看起来这是个好东西呀!就额头上贴一下,不吃药也不打针,安全又方便。

不过,它只有一点不足之处,那就是:

没有疗效

没有任何一份专业的医学指南承认过退热贴的效果,而且,根本就没有提到过它。

仔细想想,额头上贴上这么小小的一片,就能退热?

这岂不是打破了基本的物理学规律。如果真的如此,恐怕爱因斯坦老先生也会从天堂溜回来和生产厂家探讨探讨。

传说中,退热贴还有护脑的神效,因为它能降低头部的温度。

更是胡说八道!原因后面我们会详谈。

果然,贴上退热贴,过了两小时,小A还是烧!

2、小A的妈妈说,上医院吧!

老是这样烧,会不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呀?大家都说发热伤神经的!

于是,一家人抱上孩子、再带上娃的衣服、尿片、奶瓶、餐碗、围兜、小马桶、湿纸巾(搽嘴巴的、搽手的、搽屁股的。。。),还有,别忘了小A最喜欢的毛绒娃娃,千万不能拉下了

就像搬家一样,把一大堆东西搬上车,准备出发。

此时,小A突然出现双眼瞪住、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这可把全家吓坏了,赶紧掐人中、急忙往医院送。

不到10分钟,医院到了,可小A全家都觉得,这十分钟,比十年还要漫长。

幸好,小A的抽搐已经停止了,昏昏欲睡中。


D爸继续来分析一下:

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呢?看看小A吧,都烧得抽搐了!

不会,发热不会引起脑损伤!

这句话可不是我随口乱说的,而是引用自国际医学界权威的Uptodate。这早已是医学上的定论。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抽搐呢?

这在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

也就是说,孩子发热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惊厥的情况,我们称为热性惊厥。

它有几个特点:

1、发病年龄3个月~5岁。也有起病在这个年龄段之外的,称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2、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3、大多数热性惊厥的发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热性惊厥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和孩子的脑发育不成熟及遗传因素有关。

发作时要注意防止孩子受外伤,不要采用“掐人中”这样的方法,那是没用的,还可能刺激孩子。

3、小A的奶奶埋怨道:该早点来医院的!

要是早点用上退烧药,孩子就不会抽搐了。虽然发热不会烧坏脑子,但是抽搐会影响吧?

(1)、很多家长都这样认为,既然热性惊厥是发热导致的,那么,在孩子发热时,及时退热,能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呢?

不能!

我国关于儿童发热最权威的文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2)、但是,热性惊厥会不会影响到脑袋、伤了神经呢?

不要担心,对此,科学界目前并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据。

而大量的研究都否定了这一观点:

a、有研究表明,首次热性惊厥发作后的1个月时以及1年后,患儿在认知、运动能力和适应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没有改变。

b、美国的一项全国围产医学工程(National Collaborative Perinatal Project, NCPP)研究中,即使热性惊厥超过30分钟(除癫痫患儿外)的孩子也全都没有发生永久性运动障碍,也没有出现智力发育损害。

c、英国和丹麦也都进行了相似的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

4、小A爷爷说,既然来了医院,就赶快给孩子退热吧,听说打针输液见效快!

真的如此吗?


退烧针主要有三种比较常用,分别是:安乃近、安痛定、柴胡注射液。

对于前两种,由于毒副作用太大,目前几乎没有医院在使用了;后一种为中成药,也最好不用于儿童。


至于输液,输进去的并不是直接退热的药物,因为儿童能用的退热药物并没有静脉输入的剂型。

如果是确定的细菌感染所致发热,输入抗生素是有效的,否则是不必要的。

请一定记住:退热的首选是口服退热药。

该用什么药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

一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剂量为每次15mg/kg ,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美国儿科学会建议3个月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二是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小时。6个月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用药安全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别的小儿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请不要给孩子使用。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是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这两种药物,也不是完全安全的。

有研究指出: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约为17/10万;患儿低血容量下用布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害机会;发生水痘时使用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所以,用药需谨慎,请严格遵医嘱。

5、外公说,吃药也行呀,那就赶快给孩子吃上吧!

有这个必要吗?是不是发热就一定需要退热?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明白的是,发热有什么害处,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

发热不会烧坏脑子;

发热可能会引起孩子抽搐,但退热药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

不过,还有人可能会说,发热会烧出肺炎、脑膜炎。

这是因果倒置了。

应该这样说: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引起发热,而且在疾病的早期,可能仅仅只有发热这个症状,但它们不是发热的结果,而是其原因。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一种有益的生理机制。

当温度适当升高时,可以减缓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复制,并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不过,当温度太高时,高于40摄氏度,以上作用就不明显甚至相反了。

发热也会引起人体代谢加快,消耗氧气增加,对于正常的孩子,这一般不会有什么严重影响,但对于心肺功能异常的孩子,可能会有害处。

既然发热对于大多数孩子都没有明显的害处,为什么需要退热?

6、外婆说,可是,孩子发热时很难受呀。

是的,应该每个家长都有过发热的经历,知道发热的滋味儿不好受。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发热最主要的影响是造成他们的不适,也就是感觉不舒服。

所以,我们退热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孩子由于发热所引起的不适。


03

尾声


但是,

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中外,多数家长都认为:发热是有害的,无论发热的原因或影响如何,都需要治疗或退热。

所以,Uptodate明确指出:需要对患者、其父母及照料者进行教育来改变这些观念。

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反应。

在其他方面健康的儿童中,如果发热的病因明确且体液丢失已补充,大多数发热是良性、自限性的;


发热不会引起的脑损伤。如果有严重疾病的体征,则应咨询医护人员。

没有证据表明发热会使病情更严重。

降低儿童体温的初始措施包括多补充液体和减少活动。

如果儿童感到不适,可能需要使用退热剂治疗发热。

采用退热剂治疗后患儿体温降低并不能帮助确定其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正在接受发热治疗的儿童,并不需要特意唤醒儿童接受退热剂治疗。

正在接受退热药物的儿童不应该再应用咳嗽和感冒复方制剂,这些制剂常包含退热药物;同时给予复方制剂和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不慎的药物过量。

退热药物应根据体重来给药,而不是根据年龄。

以上几点是目前国际医学界的权威观点。

妈妈们可以仔细看看,如果以后遇到孩子发热时,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再用各种伪科学来七嘴八舌,就把本文扔到家族群里,让他们好好学习一下

爸爸们也要认真学习,万一娃发热了,你还手足无措的话,会像D爸一样被老婆骂哦,虽然,D爸并没有手足无措,也被骂了

无论对本文内容有疑惑,还是支持、或反对,请移步留言区。


参考文献:

[1]罗双红,舒敏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4):81-95.

[2] Nesse RM, Williams GC.Evolution and Healing. London:Phoenix; 1994.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ocket book of hospital care for children: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childhood illnesses - 2nd ed. 2013.

[4]Losko SM.The safety of ibuprofen suspensionin children.Int J Clin Pract Suppl.2003,(135):50-53.

[5]Leaffer EB, Hinton VJ, Hesdorffer DC.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skil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first febrile seizure. Epilepsy Behav 2013; 28:83.

[6]Martinos MM, Yoong M, Patil S, et al. Recognition memory is impaired in children after prolonged febrile seizures. Brain 2012; 135:3153.

[7]Verity CM, Greenwood R, Golding J. Long-term intellectu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s. N Engl J Med 1998; 338:1723.

[8]Nørgaard M, Ehrenstein V, Mahon BE, et al. Febrile seizur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young adult life: a prevalence study in Danish conscripts. J Pediatr 2009; 155:404.

[9]Uptodate.婴儿及儿童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