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教育回归是关键,乡村小学是灵魂!那些撤销小学的乡村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有一天会随着留守老人的离去,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的学生,是一年比一年少,个别山区小学可能老师比学生还多。 就拿我们村来说吧,以前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年级就有四个班每班近50人,而现在呢,只有2个班每班30人。“学生都去哪了?”这就是乡村小学的无奈与迷茫。 不可否认,学生的减少与出生人口的下降有一定关系,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是去了教育条件较好的县城上小学了。有的随父母去务工,就在外地上学。留在本村上学的很多是留守儿童,及少数坚守在农村创业青年的子女。 为什么农村小学“失血”会这么严重呢!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 人们总有这样的意识,在农村就读小学就意味着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现在的年轻父母都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 家庭条件好的都会送子女去县城上学,有的花光几代人的积蓄不惜做房奴也要让子女去县城上学。这些在城里上完小学、中学、再到外地读大学的孩子,将来是不会再回到农村来的,在他们心里已经不认为自己是农村人了。 那么将来谁才会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当然是热爱家乡这片土地的人,如何才能把更多人的“根”留在这片土地上,乡村小学就是能把“根”留住的地方。我们在小学接受知识的启蒙,渡过了快乐的童年,我们对母校有多依恋,对家乡的土地就会有多依恋。 现实总是与愿望相距甚远,来自一份<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指出,2000年至2010年平均一天消失63所小学,面对这些冰冷的数字却有很多感慨: 乡村教育的没落会把留在村里最后一批年轻人都“逼”走的!请不要让更多的乡村小学在“失血”中休克!没有年轻一代的乡村,乡村振兴恐怕会找不到着力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当均衡发展,乡村小学也应该被重视起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挂牌成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春风已从党中央吹向了神州大地,我们对春天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