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我们的“内在小孩”和解,只需要做到这四点

 偶然间的菲菲 2021-11-15

我们遇到的一切都因我们而来!

一个人生活的好坏,有时不一定取决于他遭遇了什么,更多的时候源自于他有一个怎样的心态。而心态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很大关系。

生活有时会很累,日子偶尔会很难。学会一面在艰难中成长,一面在烦恼中寻找快乐,这样的生活才更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

从出生开始,我们在盼望中长大,可以说我们带着一个“沉重的枷锁”在父母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以后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会有没有这样的疑惑?伴侣那么糟糕,为什么还是离不开他?为什么离开了一个糟糕的伴侣,又遇到一个更糟糕的伴侣?为什么你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同样的死胡同?

虽然我们也会告诫自己“下次再有类似的事,遇到类似的人,不能再这样了”,可一遇到事情,就又掉入了旧有的应对方式中。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是由内在的四部分人格决定的: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成人自我。

这本书的作者吉塔·雅各布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建立了图式疗法。她致力于认知行为疗法和图式疗法、门诊研究、临床心理学和心理疗法。

吉塔·雅各布博士出生于 1973 年。自 2002 年至 2010 年,在弗莱堡大学医院的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部门担任临床医师和专家。2010 年至 2013 年,进入弗莱堡大学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专业。自 2013 年起,成为德国汉堡盖亚集团的心理主治医师。她出版了许多书籍和媒体文章,其中有关图式疗法的书籍已被翻译成 10 余种语言。

01 如何驾驭失控的生活

一般来说,我们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我们还是会经历一些丢失了掌控感的时刻,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

怎么做我们才能准确的判断自己或是周围的人,进而准确的避免类似的闹剧一再上演呢?

有的人喜欢占别人便宜和欺骗别人,那么他们大多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中长大。占别人便宜和期盼别人似乎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这些行为通常会延续至成年以后。

反观自己亦或是身边的人,我们可以通过看看自己或是他们是不是习惯性的过度补偿,什么是过度补偿?它是指一个人表现得与受伤的孩子和内在审判者对他们说的悄悄话正相反,好像这才是真实的。当他们缺乏安全感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强势,当他们感到无助时,会表现出极强的支配性:当他们感到威胁时,会表现出攻击性等等,过度补偿会有不同的发生形式,建议有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认真阅读以下这本书籍。

他们一般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尤其是你在观察别人的时候更容易发现这类人,尤其是自恋式的过度补偿。他们通常显得虚假、夸张、可笑甚至令人尴尬。

在我们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受伤、胆怯的孩子。他一直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知道今天,孤独、被抛弃、悲伤、自卑或不信任等负面情绪孩子在折磨我们的内在小孩。

02 正是我们的内在小孩

如果我们内在的小孩一直没有成长,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到他,所以等我们长大有时间了,就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与这位自在的没长大的自己相处。往往他们多是“熊孩子”。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他叫做来是童年的纠缠者。

如何与这位纠缠者相处呢?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其中有一个说到歇斯底里者。记得在咖啡馆里参加一次沙盘解压活动,就是在一个沙箱上摆上自己认为最得意的布局,之后有专门的老师来通过这个布局解读最近的压力和其他一些馆布局者的事情。

在这次活动中有一个打扮时尚的姑娘,她摆完之后在老师解读的过程中哭了好几次,很伤心的那种。她跟老师在沟通的过程中,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中最多的就是对自己的批判。其实这位姑娘经常来咖啡馆,她平时也是这样风风火火,敢爱敢恨风一样的女子,有时候在叙述事情的时候,声音总是会不自觉的提高好几个分贝,所以总是要提醒她小声。

这本书中对歇斯底里者的特点,作者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这类人别说对别人承认,就算是对自己自身容易出现歇斯底里的行为,也并不容易承认。在他们认为当自己不是焦点的时候,会感觉很糟糕,并对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事添油加醋。他们更戏剧化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如别人有才华。

作者对其他的性格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些可以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地去觉察并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时。依此我们就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创伤、心结,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和感受,并通过刻意练习,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03 脱下旧衣换新人

旧皮袋不能装新酒,因为旧皮袋坏了的话,新酒就会洒了,所以要用新皮袋装新酒。而我们就好比是新皮袋,只有我们发生从内而外的改变,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自我,这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结果。

这个新的自我是一个不被情绪淹没、拥有良好社会属性、能完成任务且自律、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与资源的,更加智慧的自己。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四个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自我”。

首先是内在小孩:童年时期的自己,象征着记忆深处强烈的情绪、未被处理的情绪。

第二是内在审判者:苛刻和惩罚性的审判者象征着了那些来自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声音,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第三是应对方式:为了应付情绪上的压力和一些困境,我们在童年时期采取了一些行为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最后是成人自我:活跃、强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们活得舒适轻松,有很好的社会属性,可以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也有重复感受幸福与意义的能力。

结语

我们通过深度地觉察和修正,就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创造全新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模式,不再在积习难改的命运中打转。

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受伤,本质上是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

通过图式疗法的深度觉察和练习,我们就会觉察并修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进而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在现实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拥有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作者简介:梨花是一位爱码字的咖啡师,爱阅读,爱捣鼓,乱七八糟的爱好不可描述:举个例子,爱给咖啡器具们做衣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