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130篇:读文随笔∣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11-16

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了蒋兴超老师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的论文《身份·视域·使命:语文教师与文本细读》。蒋老师是我十分佩服的一位学者型教师,他对语文教学尤其是中考测评和文本解读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学术水平。研读蒋老师这篇论文,对我自己进行文本解读研究与写作,是有极大启发意义的。

启发之一在于对各种文艺理论的梳理与运用。这篇论文的第一部分是“文本细读的堂奥”,作者梳理了有关文本细读的大概历史、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这一点就值得我学习。我读研时期的专业也是文艺理论,也阅读了不少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蒋老师在文中提到的一些文学批评的流派及其主张诸如“传记—历史批评”“新批评”等,以及一些理论家、批评家诸如燕卜逊、瑞恰兹、陈寅恪、钱钟书、钱理群、陈思和、孙绍振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遗憾的是,我在写论文时很少能够将这些理论家、理论流派的主张进行前后贯通,形成某种历史脉络,进而在这种历史脉络中把握某一具体的理论观点或主张。我个人习惯于进行“点的突破”,在“面”与“线”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华平老师的《咂摸“反复”解释文本秘妙》和蒋老师的《身份·视域·使命:语文教师与文本细读》分别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对于某种文本解读的理论或是视角,首先应有历史梳理的眼光,然后再从逻辑角度进行切分或分类研究,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高度。逻辑层面的研究,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历史层面的梳理,需要宏阔的研究视野。这两者都需要以大量的文献阅读为基础。

蒋老师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视野还体现在对各种理论术语的熟练使用上。我自己一直有这种困惑,读了不少书,但能够在论文中熟练使用的观点和术语实在是太有限了,如何才能做到信手拈来并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呢?这篇文章可能会给我们一些路径与方法。蒋老师的论文中出现了“言语密码”“内在张力”“隐秘秩序”“前文本”“后文本”等概念或术语,同时还提出了文本细读在教学层面的“最大公约”和“最优路径”。这些表述本身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些概念或术语有的直接来自文艺理论的著作,有的则是作者精心提炼出来的,概念或术语本身就是作者核心观点的集中体现。对我们来说,在阅读理论著作时,不仅要关注最显眼的“观点句”,还要注意搜集、理解不太起眼的“关键词”。

启发之二是作者在论文中体现出来的独到的视野,这种视野集中反映在论文的框架结构上。按照一般的思路,论文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成的。例如这篇论文阐述的“教师与文本细读”的话题,一般思路肯定是先分析现实教学中存在着什么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说来就是教师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路径。但蒋老师没有按照这些“套路”进行布局,而是选择了三个关键词“身份”“视域”“使命”来搭建论文的框架,避开了“问题的提出”“分析问题”“路径与策略”等常规表述,而在这三个关键词中,又贯穿着“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等内容。这就是论文构思与写作之“巧”,也是作者写作匠心的体现。所谓“身份”,就是教师在文本细读中的位置、作用与边界;所谓“视域”,就是教师进行文本细读的视角与层面;所谓“使命”,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的原则和方略。这三个部分似乎都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又将“问题”与“分析”融入论述中。这样的思路是无法真正模仿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领会其精神实质,获得一些方法论的启发,启发我们建构属于自己的“表达框架”。

从具体结构看,论文第一部分“文本细读的堂奥”分别写了“起源”“演变”“现状”“边界”四个三级标题。第二部分“语文教师的视域”分别写了“文本意”“读者意”“编者意”三个三级标题,而“文本意”又包括了“言语密码”“内在张力”“隐秘秩序”三个四级标题,“读者意”又包括了“学生眼光”“教师眼力”两个四级标题。第三部分“课堂教学的使命”分别写了“价值追求”“最大公约”“最优路径”三个三级标题,而“价值追求”包括了“便于学生学习”“便于教学需要”两个四级标题。我把这种结构称为“大结构”,表现形式就是标题层层分布,同时又讲究各个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方面,也是我需要努力学习的,即从“简单结构”慢慢过渡为“复杂结构”。

启发之三是善于对单篇文本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再发现”。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蒋老师在文中引用了多个文本细读的案例,包括《记承天寺夜游》《故乡》《灯笼》《社戏》《台阶》等,并以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在具体的解读案例方面,我的“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已有的成果再次进入其他论文,我总是觉得不太合适,写作也就陷入了困境。蒋老师的论文启发了我,即要去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发现”“再研究”,而且案例的作用在于证明理论观点,同一案例是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或同一观点的不同侧重点的。例如在阐述“课堂教学的使命”时,作者就引用了《台阶》的解读与教学的例子,不论是讲“文本细读与学生学习”还是“文本细读与教师教学”,抑或是将文本细读的“最大公约”和“最优路径”,均以这一课为例,而读者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台阶》的教学进行把握,甚至可以还原为一份完整的课例分析。

读一篇论文的过程,就是与业内高人对话交流的过程。蒋老师的理论功底、思维方式、教学经验都体现在这篇文章中了,但遗憾的是,我们所能感知的、所能学习的,只不过了某一个点或侧面。唯有多读多学多写,才能不断获得与高人对话的资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