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工作16年才发现的问题,这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

 一稼 2021-11-17



这真的是一本很宝藏的书,解答了我很多在管理中和创业中产生的疑惑。我和团队已经一起系统践行这本书里管理方式了。

尤其是PDCA模型,已经成为了我们团队每日复盘的小工具,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工作更加高效,大家都很喜欢。

这些上万字的摘抄,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从书里拔下来的。

希望也能给你带来启发。

 1 

对员工进行正确的考核,

而非只看数字

员工分两类:


  • 一类是管理人员。从事复杂的创造性工作的员工,也包括所有专业类、技术类的岗位员工,管理人员的主要的办公道具是电脑,可以说他们是“靠脑吃饭”的人。


  • 一类是现场人员。主要从事相对重复性的岗位员工,他们多是位于生产一线、销售一线或运营服务一线,往往是直接跟产品或顾客打交道的人。

经营方针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只需要管理人员来承担就好了。而现场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维系好企业系统的正常运作,这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对于管理人员,重点考核他们落实年度经营方针的情况:

  • P(plan计划):为了达成上级方针,是否积极努力把握现状并从中寻找了对策?

  • D(do实施):是否彻底地落实了对策?

  • C(check检查):是否正确地分析了对策的有效性?

  • A(action修正处置):是否及时跟进对策,并进行适当修改?

大久保恒夫说:上级领导的工作就是“下级员工制定了什么样的行动计划?”“员工是怎样执行这个计划的?”“员工执行自己的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还有,为了员工能够顺利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领导需要给予员工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正确地考评员工落实计划的行动,也是上级领导的重要工作。

通过执行行动计划,考评执行计划取得的成果,一定要使员工采取与长期发展紧密相关的正确行动,一定要正确地进行业务考评。

对于现场人员,主要考核相关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 S(standard标准化):是否确认并掌握了标准?

  • D(do实施):是否按照标准进行了作业?

  • C(check检查):是否自主地检查工作,并找到存在的问题?

  • A(action修正处置):是否采取了合理却有效的措施对问题点进行修正?

1
管理者要成为员工的“贴身导师”

大多数管理者已经习惯只看结果数字进行考核,要实现对主观的绩效考核,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从“放羊式的管理”改编为“贴身式的管理”

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下属的工作,所作出的评价反而是相对客观的。当然,无论怎么评价,员工都有可能不满意,这是保健因素的基本属性,是规避不了的。所以管理者不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而是回归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引导员工正确的工作方向,而不是给他们贴标签或分奖金。

主观的评价不是随意的评价。绩效考核采用主观评价才是正确的方式,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张勇:我们现在对每个火锅店的考核只有三类:一是顾客满意度,二是员工积极性,三是干部培养。定性的东西,只能按定性考核。我真不懂为什么非要给定性的指标打分。

我们就是让小区经理经常在店中巡查,不是定期去,是随时去,不断通电常沟通,顾客哪些方面的满意度比过去好,哪些比过去差,这个月熟客多了,还是少了,小区经理都是服务员出身,他们对客人的满意情况都是行内人的判断。

对员工积极性的考核也是如此,男生头发超出了规定,女生妆容马马虎虎,员工的鞋脏了,员工走神了。这不就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吗?他们的奖金、升职和降职也都是根据这三个指标。

什么叫客观?我看这种懂行管理者的判断,比那些科学定量化的考核工具的结果更客观。

管理者的目的是希望员工做出好的绩效来,并不是要把员工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为了分奖金。

管理者必须一开始就跟员工认真仔细地沟通他们的工作,了解他们将如何采取对策的过程,并反复与他们讨论,直到上下级都达成一致。

并不是所有工作都要等做完了之后才知道有没有效果,很多工作只需要通过逻辑性的推敲就能发现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三矢郁等曾说: 会议既是决策层传达思想的场所,也是决策层指导领导人的场所。如果仅仅是制定当月计划,检查一下经营结果,那只能说会议完成了一半。

稻盛和夫会坚持不懈地和领导人反复沟通,直到对方逻辑清晰,不管什么问题,一定要等到领导人本人认为自己确实能够做到为止。通过此类沟通,哪怕最初面露难色的员工,最后也会展露笑容放下心来。

绩效考核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员工的工作方向引导到符合企业经营方针的路线上来,除此之外的其他目的都很难实现。

如果企业能够让各级主管都尽全力关注下属的工作情况,认真地进行源头上的绩效考核,可以说,所进行的绩效评价相对能让员工理解和认同,因为这个过程中,员工至少获得了进步和成长,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改善空间在哪。

如果绩效考核中,企业更强调用量化的指标来考核员工,说明企业更注重结果,以结果论英雄。这样的企业,员工真的会去追求卓越持续创新吗?追求卓越靠的是“工匠精神”和精耕细作,而持续创新则要冒着屡次失败的风险。

1
薪酬结构应该如何设置?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实现是各岗位员工协调合作的结果,因此,我们认为各岗位的薪酬结构其实可以采用基本一致的形式:薪酬=岗位工资+资格工资+绩效工资+公司业绩奖金+福利

岗位工资:反映岗位的价值,不同岗位的岗位工资可能差距较大,不过一般占比不超过30%。按月发放,如果不发生岗位变更,原则上是不变的。

资格工资:是对员工能力水平的承认,员工只要通过资格评估获得相应的资格登记,就可以拿到相应等级的工资。只要员工持续提升能力,资格工资原则上可以逐年提升,这样就相当于建立了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

资格工资也可以实现负向的变动,这样既给了员工成长发展的空间,也使他们保持一定的紧迫感。资格工资应该占较高的占比,一般每年可评估一次,按月发放。

绩效工资:是指员工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获得的工资。绩效考核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考核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要确认员工是否为获得结果而尽全力构建了正确的因果关系。绩效工资的占比应当很小。

若要反映不同员工的努力程度的差异主要不是依靠绩效工资,而是资格工资。一是的绩效具有偶然性,而能力的形成则是相对稳定和长期的。绩效工资一般按周、按月或按季度发放。

企业业绩奖金:企业根据整体目标完成情况,对全体员工进行奖励,使全体员工可以共同享受企业获利的喜悦。按照员工平均单月工资总额的倍数来发放,发放时间一般是年中或年终。

利益一定要分配,但是必须让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把企业整体利益这块蛋糕做大,再根据每个人的价值(主要包括岗位价值和能力价值)进行分配。

福利:好的福利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应该大胆创新,保持较大的差异化,可以考虑通过福利项目为员工建立某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企业想让员工长期稳定地在企业内成长发展,就应该在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时候,把钱储存起来;当业绩下滑的时候,把水放出来,使员工收入不会显著下降。这就是“水坝式”的经营。

1
人才培养的关键:按领域分工

管理者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引导,将企业的经营方针传递给下级员工,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指导,对员工工作进行密切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员工解决。

经营者往往觉得重要的工作还是由部门负责人亲自抓,如果让普通人员做,很可能浪费时间还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在这样的想法下,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工作热情也渐渐消退。

按领域(而不是职责)分工,可以给每一名员工一块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自留地,给他们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思考如何更好地工作,最后组织的活力也能被大大地激发。

按领域分工决定了企业人才培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人才是层出不穷还是凤毛麟角。

稻盛和夫说:最小单位组织的阿米巴必须是独立完成业务的单位,所以其领导才有可能钻研创新,萌生出工作的价值。

我们可以建立起这样一种人才培养的理念:不仅仅根据员工现在的能力来安排工作,而是应当循序渐进地安排超过其现有能力的工作。

这种机会最主要的来源是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方针分解到相关部门的对策通常是针对企业系统某个环节的优化,这种对策与员工平时所从事的例行性工作完全不同,一般是创造性的,需要有效运用PDCA的思维方式,这种课题对员工来说有着极大的挑战性。

当年度经营计划完成时,企业应当在多个领域产生大量的课题,分配给相关部门的员工,这些课题就是培养员工的重要手段。

管理者甚至可以将自己负责的课题分给下属进行挑战,并耐心加以辅导以确保工作质量,这样员工虽然没有晋升,但却有了承担上级工作职责的能力,企业后备人才的梯队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人才为什么会流失,原因通常有两条:

  • 第一,没有得到重用;

  • 第二,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如果是第一条,说明企业并不认为该员工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那即使流失了也不需要太可惜。

如果是第二条,说明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所谓人才培养,更多的只是一种偶然行为,甚至有可能是员工自学成才。如果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体系,人才的输出应该是批量的,而不是零散的。

 2 

关于经营机制,

从目的出发,管理好过程

不要总把眼睛盯在结果(成果主义)上,而要放在导致结果产生的过程(实力主义)上。

任何结果都是由与之关联的过程带来的。管理好过程,结果就会好。

所谓过程管理就是对对策的制定、落实、检查和调整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行管理。PDCA循环实际上是围绕着对策来进行的:

  • Plan计划:对现状提出假设,明确目标、对策和人员,核心是明确对策;

  • Do实施:实施对策;

  • Check检查:不是去检讨目标和实绩之间的差距,而是对对策进行有效性的确认,假设是否正确,确认对策是否与期待的一致?如不是,原因是什么?

  • Action修正处置:对对策进行调整或放弃。或者在不同环境下再重复一次,看看结果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也需要对原则小作修改。

很多企业表面上似乎在实施PDCA, 但在制定计划时更关注的是如何将目标定得更为准确,以及如何将目标分解到个人身上。

他们觉得只要有人对目标承担责任了,就能确保目标达成。

如果目标并未达成,这些企业会让承担目标责任的员工出来解释为何达不成目标,而不是去分析在计划中所制定的对策是否有效。

毛泽东说过: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知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

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人们想要得到工作的胜利。

企业经营就是努力追求经营的过程与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相匹配,这也是PDCA的核心思维方式。

1
目标管理的中心词是“管理”,而非“目标”

爱德华·戴明说:数字目标做不成任何事,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方法,要多问“该采用什么方法”。数字目标可以实现吗?可以,我们几乎能让任何事情发生,但代价呢?

员工头上顶着数字目标,内心必然充满了压力,他们有可能会去寻找新方法,然而,他们能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也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他们找到的新方法往往不能真正地优化系统,而是“杀鸡去卵”,反而会破坏系统。也许短期目标的确达成,但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企业本身。

目标管理的错误假设是:各部门做到最好,企业整体业绩就会最好。当各部门追求各自目标达成的过程一定会带来大量的矛盾和冲突,与企业确立的最终目标渐行渐远。

优化是指协调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为达到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能够让各部门建立起合作关系的最好的经营模式是“方针管理”。企业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官,他的任务不是给各部门设定目标,然后让各部门凭一腔热情自行进行“局部优化”,而是要明确企业方针,并将方针分解为各部门的课题,从而有效协调各部门互相合作,开展工作。

关于目标管理,存在着相当多的误解。其误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目标管理“这个词”。目标管理也被称为“mbo",是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缩写,正确的阐述应该是:将目标作为一个道具灵活运用,以有效地推进管理的制度。中心词是管理。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将目标绝对化,致力于确立具体的目标。而目标是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去实现的,无法完全具体化并正确设立。

1
阿米巴经营模式背后的底层逻辑

稻盛和夫说“中小企业就像脓包,一大就破“。意思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往往很不规范,企业小的时候,经营者通常能统揽全局,一旦规模扩大, 这种混乱的管理方式就会引发出巨大的问题。

导入阿米巴的目的是为了将组织进行细分,通过独立核算将企业的各个细枝末节看得更清楚,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改善对策,同时把阿米巴的负责人培养为与经营者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相近的人才。

阿米巴经营的本质是“合”,而不是“分”。中小民营企业资源本就有限,若还要划分为更小的智力单位,各自为政,这不是误入歧途?

体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能将阿米巴的经营业绩与员工的收入直接挂钩。一旦挂钩了,每个阿米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夺本就有限的资源,企业就真“分”了。

既然阿米巴不赞成业绩与收入直接挂钩,那他又通过什么方式来激励员工呢?

京瓷做到了日度核算,通过每天的核算,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采取对策。这也是阿米巴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智慧的关键所在,因为阿米巴的负责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报表,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确保月底之前完成目标。

完成目标的阿米巴将会上台领取奖牌和象征性的少量奖金。

阿米巴就是一场经营的游戏,紧张而且刺激,所有员工在这场游戏中全身心地投入,它使工作变得更有激情和乐趣,而不是用金钱的刺激让员工忍受枯燥乏味的工作。

1
比目标更重要的是目的

很多经营者认为,目标设定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最终的达成度。但是受自然存在的波动性影响,即使是稳定的企业系统,我们也不可能对经营业绩定出准确的目标。

所谓年度经营目标,不过是一个人由稳定系统的输出值,加上其他各种负责因素的估计值后得出的结果。这样的数字,谁又能定得准确呢?

目标的设定本来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根本没有所谓的准确与否。一旦想要设定准确的目标,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除了目标,我们更应该关注目的。企业的经营目的往往源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然而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却常常忽略了目的,一味强调目标的达成,这使得员工行为逐渐背离了企业的初衷,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不要总想着设定高目标,应该关注企业的经营过程是否健康,例如,顾客的需求是否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否已经建立?这些才是经营的重点。

就算有目标,工作的方向依然是不清楚的,只有明确目的才能让工作的方向清晰。围绕目的开展工作,让目标自然实现,经营的本质应是如此简单。

1
花更多的精力在制定对策上

目标是否达成,关键看是否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仅盯着目标是无意义的。

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在于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而不是设定准确的目标。企业花在制定对策上的时间应该大大多于花在设定目标上的时间。

年度目标的制定首先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现状有充分的把握,找出提高企业业绩的改善机会,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此时,对策就会浮出水面。

在考虑对策实施后可能带来的效果,就能设定出相对合理的目标。照此来说,目标的设定应当放在对策大体明确以后。

任正非曾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力量,就把力量缩窄,缩到窄窄的一点点,往里面进攻,一点点进攻就开始有成功有积累。我们觉得这种针尖式的压强原则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聚焦在这个口上。

这30年来,我们从几百人、几千人到十八万人,只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我们就获得了成功。

经营方针的制定才是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而不是所谓的关于如何分钱的制度。当企业明确了经营方针之后,要将其进行分期和落实,让相关部门和员工明确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工作内容。

1
区分经营和管理

经营和管理是有区别的。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经营就是决定这个系统的整体方向和框架,而管理则是按照这个整体方向和框架来运作系统并持续优化。

对于企业来说,经营就是要决定企业前进的方向和组织架构,而管理则是要将PDCA运转起来,以确保企业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同时要确保组织架构的相对完善。经营管理的含义就是“对经营进行管理”

经营管理可以分解为方针管理(长期和年度的经营策略)以及体制管理(组织, 制度和人)。

体制管理更多依赖的是企业的资源,不论是资金,还是品牌知名度。显然大企业比小企业要有优势的多,因为,大企业都把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体制管理上。

中小企业的长处是灵活,把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经营方针的创新上,就能突破发展瓶颈,快速提升业绩。

毛泽东说:“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然而,现在的中小企业大多是有钱就赚,有单就接,企业的产品类别越来越多,资源被大大地分散了。

什么都做,等于什么都做不好。顾客需求当然是多样化的,但是企业只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如果以顾客需求多样化为借口,为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借口,这是不正确的,

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不能平均分配资源。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要立即去解决,有些问题你永远解决不了。企业真正要做的是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集中核心的资源去解决。

人的问题一般不是主要矛盾,因为人的问题一般都跟钱有关。如果业绩不好,哪来的钱?

业绩不好,表象上是销售能力不足,但是销售困难的原因又貌似是产品和服务不良。品质为何会不良?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此多样化和复杂,如何确保品质?

企业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市场需要。可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提供什么吗?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资源吗?

像这样一环套一环,主要矛盾就应藏其中。

想要抓住主要矛盾,经营者必须深入现场,了解现场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

稻盛和夫说:领导者总是被要求作出准确完美的决断。比如登山队长,哪怕他的判断有一个失误,就会将整个团队引向死亡。同样经营企业的社长的判断也左右着企业的命运。

经营者不但要在宏观上充分明白整个公司的状况,而且要在微观上了解部下所做的工作,否则就谈不上完美。甚至在部下休假时自己也能代替他工作。


写在最后:

想要结果漂亮,关键在过程管理,而要把握好过程,关键在领导方式和经营制度。

作为管理者,应该对员工肩负更多的引导责任,而不是简单的分配任务,否则就是在“偷懒”。

目前我已经在践行这种进一步“下沉”的管理方式,我相信只要我和团队把关好每一个过程,落实好方针对策,并不断调整迭代,结果一定会是好的。

一起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