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太祖想迁都洛阳,赵光义坚决反对,赵匡胤担心之事果然成真

 综合历史 2021-11-17

宋太祖想迁都洛阳,赵光义坚决反对,赵匡胤担心之事果然成真

古代历史中有许多的朝代更替,都是出自政变或者兵变,但并不是人人能成,其中因素很多,主要还是看兵变者的能力,赵匡胤就是一位兵变成功者。后周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但对赵匡胤很是信任,临走前竟然让他掌管殿前禁军,第二年初北方传来战报,他便率军出动。

但仅仅两三天就兵变事成了,要说没有谋朝篡位之心,谁会相信呢?其实出兵当天他就早有谋划,行军四十里后在陈桥驿扎营,当晚就与亲信散布言论,动摇人心煽动将士,然后亲信赵普就将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行跪礼大呼万岁!

本身人是“群居生物”有从众心理,受情绪影响将士们都拥立他为皇帝,才有了历史上的陈桥兵变,至此唐朝烟消云散,有了重文仰武的宋朝,还出现过“仁宗盛治”的繁荣景象,当然这是后话。只要是正常人就不傻,有人拥立跟随,说明赵匡胤身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的,称帝后整顿朝廷还整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戏码,收拢了军权中原统一。

但赵匡胤对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就是对当初定都开封不太满意,开封是如今的河南地区,属于内陆虽然水资源还能满足需求,虽比不上江南鱼米之乡但也不缺物资,但因为地势平坦地处平原,若有战事无险可守,也许每个开国皇帝都会非常着紧自己打下的江山。

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但迁都一事兹事体大,他并不能一人说了算,还需结合文武百官的意见,而朝廷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晋王赵光义一直反对,这是为何呢?

对于普通的文武百官来说,其实不是不能接受,迁都虽然能对其造成损失,加之拖家带口行远路有些风险外,并没有根本上的损失。但对于赵光义来说却不同,他的地盘势力都在开封,而且一直致力于此地发展,为了打消皇帝的想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他是如此对赵匡胤说道:“自古以来守城,在德不在险。”

赵光义目的如此明显,也许有舍不得经营日久的势力,也或许不止这点私心,然而赵光义走后,却不知皇帝说了一句话,呐呐自语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其实赵匡胤想的长远,历史上也印证了这句话,如今开封经济富裕却因为缺点,需要在周边驻扎大量禁军来拱卫京师,从军事政策上若果迁都洛阳比之开封有优势。

果然不出所料,后来民力几乎耗尽,禁卫军人数众多军费庞大,国库常常入不敷出,成了灭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赵光义在皇帝驾崩后,他就做了宋朝第二任皇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