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对日本教育的几点思考

 木香草堂 2021-11-17

罗朝猛的《亲历日本教育》一书,从法治的角度介绍了日本教育方方面面的情况,给人的启发还是很多的。在昨天的博文中,我已经用了较大的篇幅做了介绍,但还有一些想谈未谈的话题,今天再略做一些讨论。

1.图书馆的定位

看一所学校办的如何,其实不用看课堂,只要关注学校的“两馆一室”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两馆”指的就是图书馆和体育场馆,“一室”指的就是实验室,包括学校自主建设的各类创新实验室等。

日本对学校图书馆的定位是——“图书馆是学校的心脏”。我不知道在我们国家的学校里,有多少学校会对图书馆做出这样的定位,但我知道将图书馆置于如此高的地位的学校,在我国的学校中一定是凤毛麟角的。

在日本,中小学校的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但绝不仅仅把馆藏图书的数量作为炫耀的资本。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类读书会、研究会、欣赏会、放映会以及图书期刊资料展览会等活动,吸引学生喜欢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还非常注重与家庭、地域的相互协作,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热爱读书的风尚。面对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学校的图书馆也与时俱进,各所学校的图书馆都实行了网络化,都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文库、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等,有的还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呢?学校里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时间到图书馆里来借阅书籍或者看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课程设置太满,没有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时间;另一方面是等到孩子们有空的时候,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已经下班了。图书馆每个月人均借阅图书的数量大概在1-3册左右,除了借阅图书之外,图书馆能够给孩子们提供的服务太少,以至于孩子们没有将图书馆作为学校向往的地方之一。

2.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置

罗朝猛老师在《亲历日本教育》一书中,介绍了自己参与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一个案例。这是一个学农课程,要求学生到稻田里亲自体验插秧的过程,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但日本的课程设计并不仅仅到此为止,学生参与插秧劳动的稻田,在稻谷生长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时过来看望,了解稻谷生长的具体细节;等到稻谷成熟的时候,继续和农民一道参与收割;接下来还有脱粒成大米的过程。因为罗朝猛参与了插秧的这个环节,和学生们有了一起劳动的欢乐,孩子们一直惦记着罗老师,在自己参与种植的新米出来后,还特别给罗老师寄了些过去,让他和大家一起感受劳动的欢乐。

再看看我们的学农活动,又是如何设计的呢?一些学校会认为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太耽误学习,在学农期间还会给孩子们安排很多的文化课学习,而学农本身仅仅成了走过场。学生确实在农场里呆了几天,但大多数人对自己要实践的农业的了解非常肤浅,不少人虽然参加了相应的劳动,但依然分辨不出自己所营作的是何种作物。至于学农介绍之后后续的事情,更是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了。孩子们喜欢学农,并不是因为其实践的价值,而是得到了一次放松的机会。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独特的教育目的,而教育目的的实现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来达成的。如果我们如此挥霍这些课程,那将从哪些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呢?

伴随着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高中和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活动还仅仅是学生是否参加、是否完成了一定的活动时间的简单记录,还没有能够成课程建设的角度、从实现育人目标的角度来设计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

3.干部提拔的前提

日本在2015年提出,今后公立的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晋升前必须到相关大学的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业务进修,只有获得研修合格证书的才有资格获得提拔。这一规定,对提升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将大有裨益。

在日本,对学校领导的聘任,过去非常注重科班出身,最近十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截至2011年,日本从民间录用的校长已经达到125人。这些校长原本并没有教育的经历,或者当前并未从事教育工作,但对教育管理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经由自荐、选拔、考评的多种程序走上了教育管理的岗位,而且有很多做的相当不错。

这是一种观念上的突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人反复强调教育管理者要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这样才能凸显管理的专业性。但科班出身的管理者,大多数是因为学科教学的业务好而被发现、被提拔的,是否能担当起管理的重任还很难说,经营一个学科与经营一所学校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日本要求公立的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晋升必须有大学研究院进修的经历,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一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是课程与教学,分管课程与教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必须经常性地通过进修,来提升自身的领导力;二是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行来丰富自己的管理理论和视野;三是学校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事业,教育管理者自己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形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