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续解剖张锡纯“升陷汤”真实原理,治病必调控胃气!一味搞玄学,中医必死!

 风声之家 2021-11-19
原创 原子电 量道 原子电 9月2日

人体气平衡,破解张锡纯大气下陷(一)

   今日起,大家可以感受胃气与手足温的关系了!

   当你胃热、胃气足时,手心必热,足心大概率暖热!

   当你胃寒、寒胀时,手足必畏冷!

   “胃气”通过经脉传导至手足确定无疑

反过来验证:晚上睡觉冻了脚,也会使胃中进冷气;冬天的室外冻了手,也会凉了胃。

图片


  西医不懂这一块,可以理解;中医明明可以懂,却把蛋扯远了,都搞那些玄妙高论去了!

胃气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指标,《内经》“人无胃气则逆,逆者死”。逆是厥逆,逆冷,手足如冰,意味着阳气耗尽,是人死之前的表现。阳气即能量,不是气体。

张仲景跟踪病情,不但诊脉,也诊手足温度。张锡纯似乎不诊手足温,那么,脉诊的误差就提高很多。

我看多数人连脉诊的意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不过在那邯郸学步罢了,雾里看花,故弄玄虚,最后把自己也弄糊涂了!

记得一位中医大学生跟我聊天说到:“我们大一学五行六气,以为到大二会学临床实战,哪知一直到毕业前夕,老师还在讲五行六气、养生之道,我反正是越学越糊涂,到现在摸脉都不会!”

我笑到:“老师就是不想让人生病啊,那样就是上医了;至于摸脉,辛亏你没学,哈哈。”

望闻问切中,“切”只是其一,你怎么反客为主,是显示自己的高超与深奥?就算切脉水平很高,也别忘了脉象与呼吸的关系,毕竟心肺不分家!

我在升陷汤医案中,没看到几个真正的气陷例,倒是看到了很多误打误撞的治愈系。

案例如:

一人年四十七,咳嗽短气,大汗如洗,昼夜不止,心悸,病势危急。病人家属询医,张锡纯吩咐先用山萸肉二两煎服,以止其汗。

这种症状属于典型的“亡阳”症,体内阳气几近殆尽,而意识还是强博,机体做功刹不住车,大汗不止是表现;其病在太阳,也就是上半身。在西医中叫“免疫过度”,短气、心悸、病危,说明已经差不多了,这种病症可能是被大热药所伤!

亡阳者,几乎手足冷、厥,胃气耗尽;没有胃气,身体才会拼命做功,真正能止住汗的是“胃气”,可以说胃气的调控是治病的第一要素。

亡阳之人,就像一颗刚移植的树,不能施肥,不能见大阳光,中午不能浇水,只能以微微热量滋补续命。

山萸肉,温性稍大于枸杞,小于黄芪,药力不如人参持久,但其味酸,好消化,是亡阳回天的一味好药!

这种“吊命”的道理,老一辈人很多都懂,那个年代,人剩一口气,就用人参、黄芪吊着不死。

我认识一位“江湖神医”,擅长救治那些从医院拉回来的不治之患,然后活马当作死马医,治好了便名声大作,治死了亦无责任,医疗风险等于零,所以他从医几十年一帆风顺。

他那自制的“神仙救命药”,我偿了一口,里面有山萸味、人参味,药性微微温。实际上,他只会这一招,治其它病基本无效,但也无甚负作用!

病案继续:

第二日,张锡纯登门诊视,病人脉微弱近无,呼吸略似迫促,自言大汗虽止,而仍有汗出,但是,心悸好转,仍觉短气。

张认为大气下陷,遂投升陷汤,加龙骨、牡蛎去汗,三剂而愈。

其实,山萸肉并不能完全止汗,是因生气不足;只当投升陷汤之后,病人才真正止住汗。

升陷汤,一则生了胃气,二则能量微补,使此患起死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