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焖子想到北京小吃灌肠

 昵称535749 2021-11-20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

来的都是客 全凭嘴一张11-04 11:00

       灌肠名字听着荤,其实跟焖子一样是素的,连主料红薯淀粉和吃法都一样。不同的是,早在明朝就有吃灌肠的习俗了。

早年间的灌肠是在红薯淀粉里加上红曲,经过和、揉、擀,团成圆柱形,用豆包布包好上锅蒸熟,凉透后切成片置放在大笸箩里备用。

做法上有点儿类似锅贴:大平底锅少许油,铺上灌肠片,煎至两面金黄时,喷些水迅速盖上锅盖焖会儿,起锅的灌肠就香脆而柔糯,浇上加了盐的蒜汁,一道红灿灿的美味就呈现在眼前。

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灌肠才能真正品尝到灌肠的真谛。

现而今,萝卜快了不洗泥,改成一锅炸,灌肠就变得硬邦邦的,全然失去那种口感带来的愉悦。

500

北京隆福寺东口上台阶有家小小铺面的灌肠专营店,早起9点开市,等着吃灌肠的队伍,从店面一直排到东口带着弯再拐过去老远。

老吃客们是永远不会缺席的一群小姑娘,大冷冬天的,脸蛋冻得红彤彤的,一边站在马路上哆嗦着跺脚,一边叽叽喳喳地吃着,真是一幅老北京靓丽的画面。

500

灌肠当然是大众化食品,不过,所谓达官贵人们也垂涎这道美味。

像最早进贡宫里的灌肠就有点儿小荤—猪肥肠里灌上碎肉、淀粉和其它香料。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也不失商机引进灌肠,捎带着还有豆汁。

为了保持灌肠的酥脆糯,蒜汁就改成蘸水,边吃边蘸。

500

可能有20多年了吧?不知不觉中灌肠变成很难看的灰色的了,当然是没有了红曲的缘故。

红曲虽然是一种药材,但灌肠用的是盛产于河北的红曲米,不碍着药材什么事儿,怎么就不用了呢?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