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花帝国》:棉花产业的历史,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发展的化身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1-11-23

棉花,这个植物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至少对棉花制品比较熟悉,比如说:我们买T恤,大多数的时候都喜欢纯棉的,这个植物在农耕时代地位不低呢。

棉花能纺纱能织布,带给人们很多很温暖的记忆,我能想到的代表性的人是黄道婆和牛郎织女,斯文·贝克特的《棉花帝国》,将棉花的工业化属性和它的历史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归类和阐述,各大洲被他贯穿一线,让我们看到了棉花是如何参与到全球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进程中的。

  

一、棉花在近代卷入全球贸易网络

1、传统棉纺业的演进历史

和亚麻、毛料等原料相比,棉花有柔软、耐用、轻便、易染色等优点,所以,它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纺织原材料。距今5千年前,棉花产业率先在南亚、东非和美洲中部三个地区发展起来。印度曾是棉花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它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手工纺织技术,而欧洲长期处于全球棉花产业的边缘地位。

  

2、印度棉纺织品在欧洲的流行

17世纪以后,随着全球贸易网络的建立,印度棉纺织品进入欧洲市场,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着印度棉纺织品在欧洲的流行,欧洲的进口数量与日俱增。为摆脱对进口的依赖,英国也试图发展棉纺业,但英国的工资成本过高,产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提高棉纺业的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英国棉纺业的革命爆发

1、英国棉纺技术的创新和棉纺厂的出现

为了突破生产效率的瓶颈,英国的发明家和工匠们,对纺织技术做了一系列创新。比如: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驱动的纺纱机。新技术的发明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改变。格雷格于1784年在曼彻斯特设立了一个叫阔里班克的纺纱厂。工厂成立当年就盈利了,此后,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大约是18%,相当于英国政府公债回报的4倍。很多英国商人也效仿他设立了工厂。到1797年,英国已经有900多家棉纱厂。

  

2、棉纺厂解决劳动力问题

首先,“圈地运动”让农民失去土地,也就没了收入,只能去工厂当工人。其次,国家实行法律强制手段。如果工人不服从管理或擅自决定离职,就会受到法律制裁。最后,棉纱厂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手工织布工人无力与其竞争,只能进工厂当工人。

  

英国的棉制品从1780年的35万英镑增长到1800年的580万英镑。20年增长了16倍。英国的棉制品逐渐取代印度的棉制品,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主导产品。通过学习英国的成功经验,欧洲大陆的棉纺业也很快发展起来。

三、美国成为全球棉花种植中心

1、美国成为世界重要棉花产地的有利条件

第一,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适宜,尤其是南部地区非常适宜种植棉花。在1800到1850年之间,为了给棉花种植提供足够的耕地,美国联邦政府向南部和西部扩张了大片领土。这个时期的领土扩张被称为“大土地潮”。

  

第二,通过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一种新型轧花机,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从而加速了棉花种植在美国的普及。

第三,奴隶制为棉花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与其它棉花种植区不同,美国有大量黑人奴隶充当廉价劳动力。他们在种植园主的强迫下从事繁重的劳动。

  

棉花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从1815年到1860年内战爆发前,美国出口商品的一半以上都是棉花,成为英国棉花最重要的供应国。

2、内战后,美国建立新的劳动力体系

北方资本家们要废除奴隶制,以便给北方的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这和南方资本家的利益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内战后,奴隶制被废除。为了重振美国棉花产业的雄风,美国建立了新的劳动力体系。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通过立法,强制自由民转变为工人。第二,实行佃农制,共同分享收成。第三,租赁囚犯充当劳动力。采取以上措施后,美国的棉花产量很快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到1891年,产量达到战前的两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棉花产业在继续扩张。与此同时,日本和俄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崛起。

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工厂生产成本的上升,和残酷的价格竞争,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棉花产业走向了衰落。欧美棉花资本家,开始把棉纺厂转移到印度和中国等工资成本较低的地方。

虽然西方国家主导的棉花帝国已经瓦解了,但很多像阿迪达斯这样的跨国企业,它们不直接从事棉花种植和纺织,而是专注开发销售渠道和品牌包装,从而获得产业中最大比例的利润。因此,棉花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依然被西方资本控制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