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藏经洞发现者王圆箓再认识

 濠上三寻 2021-11-26

很多人知道王圆箓,都是通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秋雨先生在文中情感饱满地抒发了对王道士的复杂情感-爱其发现了藏经洞,又恨其将经文廉价售给了闻讯相继赶来的外国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古川小一郎等),导致举世国宝流落他乡,呜呼哀哉。

我第一次知道王圆箓是在参观莫高窟时,在第16窟附近的纪念馆里。犹记当时,莫高窟导游小姐声情并茂地讲述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并“抛售”敦煌经卷文书的过程。

我当然不会怀疑他们的言论,这种采用价值判断的规训模式,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再加上王道士那张平庸到近乎无知的表情(见斯坦因给他拍的照片),谁会怀疑他可能只是因为拍照不上相?

前几天在B站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教授侯杨方老师的“丝绸之路”讲座。

在讲到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时,侯老师不但没有跟着主流跟踩王圆箓,反倒将其描述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忠诚卫士,一个对敦煌文书价值有着充分认知的守护使者。

侯老师当然不会仅凭“考证”王道士那张老照片就得出此结论。他是将王圆箓墓志、斯坦因考古笔记以及相关历史记载串联起来,复原了一个更立体的王道士。

王圆箓虽说是个道士,可对佛学也同样兴趣浓厚。

自打管理莫高窟后,他就积极奔走,为清除石窟积沙而募捐,前后一共花了200多万(单位不知是两还是块)。

藏经洞确是在清理积沙时发现,但王圆箓并非想通过文书经卷谋取个人利益。

喜欢看考古纪录片的朋友,一般都会看到这种故事套路,一个农民在刨地时突然听到咣当一声,锄头砸到了一个异物(铁器或陶器材料)。挖出来,发现是个形状怪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物事。尽管不明所以,但多半会是个宝贝。兴奋拿回家,洗干净,藏起来。

王圆箓第一眼见到满屋子的经卷,就知道其价值不菲,但他没有藏起来私吞,而是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没想到,政府不但反应冷淡,连一点援助都不提供。只是让王道士好生照看。

这种说了跟没说似的官腔,让王道士很是捉急。他照看没有问题,问题是他能照看多久呢?千年文书,一旦重见天日,就必须小心保护,否则很快就会枯烂。

王道士只得向更上级反应,得到的回应大同小异。

侯老师说王道长不缺钱,他很会“化缘”。他后来之所以把文书低价卖给斯坦因,他们的共同偶像-玄奘,起了很大作用。

两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却因为都崇拜玄奘而建立了友谊。

相比国内那些对敦煌经卷毫无认知的官员,从遥远西方辛苦跋涉而来的斯坦因,更能走进王道长的心灵。

给一个像玄奘一样来东方取经的朝圣者,这让王道长从现实和精神,都得到了充分满足。

尽管他并不知道,近百年后,会有一个从东方来的文化苦旅之士,底气十足地将他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