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道德经》四十九章:圣人无心,凡人多心

 空谷罗汉 2021-11-28

导读:全篇分【原文】【译文】【感悟】三部分,约2000字。


原文:

圣人常(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xī)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注释

1.【善之】以善意对待他

2.【德善】得到了善。德,同得。

3.【信者】诚信的人

4.【信之】相信他

5.【在】在位,治理,一说生活在

6.【歙歙(xī)】和合的样子

7.【浑】混混沌沌,无知无欲的样子

8.【注其耳目】使用他们的耳目,即多闻博见的意思。注,用。

9.【孩之】使他们像孩子一样。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

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可以使人向善。

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就可以使人守信用。

圣人治理天下,和和气气使天下百姓心思归于浑朴。

百姓都注意他们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圣人使百姓们都恢复到婴儿般的状态。

49.《道德经》四十九章:圣人无心,凡人多心

感悟:

圣人常(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一句就有诸多版本。和第一章的标点之争“常无欲,以观其妙”还是“常无,欲以观其妙”一样,我还是认为不必过多纠结,“常无心”也好,“无常心“也罢,看到什么不重要,悟到什么才是关键。而能悟到什么和自己的心有关。

翻译版本五花八门,试举几例:

  1. 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中华书局版
  2. 圣人没有自私的意念,以百姓的意念为自己的意念——江西人民出版社
  3. 圣人没有成见,而是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4. 圣人重更改,贵因循,若自无心。百姓心之所便,圣人因而从之。——河上公

随手例举四个版本,除了河上公,其他感觉都把格局说小了(只是个人感觉),但我也表达不出更高级更贴切的版本了,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无心,听着跟没有良心似的,实则境界之高,非我等常人所能企及。

神秀作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9.《道德经》四十九章:圣人无心,凡人多心

六祖慧能像

慧能的领悟比神秀高了不止多少层,用道德经的理论,一个是“有为”,一个是“无为”。明镜台好比人心,凡人需要尝尝反省拂拭,使其不惹尘埃,这已算得上是很优秀的凡人了。

而到了圣人这儿:笑话,我是无心的,拂拭什么?你们所有人的心就是我的心,我时时刻刻与你们同在,你们善也好,恶也好,信也好,诈也好,我都不和你们计较,我都一视同仁地善待你们,信任你们,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因为我没有你们这么多“凡心”:

自卑心,嫉妒心,功利心,攀比心,虚荣心,猜疑心,报复心,冷漠心,依赖心,侥幸心

以上都带有贬义,也有褒义的:

包容心,自信心,进取心,感恩心,平常心......

不举例不知道,人心竟然如此之多如此复杂。试问我自己能以无心之境包容以上所有的心吗?我不能。起心动念就会产生一种心,知道要时时修心的境界也最多是神秀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了。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歙歙”有的说是像吸气般收敛谨慎的意思,有的说是心无所偏执或阴阳和合的意思。

“浑其心”的“浑”有的翻成浑沌,淳朴,有的翻成浑浑噩噩,无知无欲。

其实就是浑沌,浑浑噩噩,非要加个“淳朴,无知无欲”就显得略微多余了,要知道再高级的褒义词也描绘不出老子所说的境界,不如复归其朴,复归其浑。就一个“浑”字。还记得和的“大若”体吗?一起回忆一下:大白若辱、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我也来造一个:大圣若浑

所以说“浑”有什么不可以的?圣人说:你们看我又浑又浊就对了,我在的时候已经说过了:“混兮,其若浊;”(浑厚含蓄啊,就像那浊流。)

【圣人皆孩之】这也是我时常在思考的问题,耶稣被人打了左脸还能把右脸伸过去,佛祖愿意入十八层地狱普渡众生,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舍己为人的境界。关键是他们还不以为意,上德不德,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以我的凡心唯一能理解的就是我们都愿意保护柔弱的生命,因为他们对我们没有伤害,没有威胁。

再进一层,面对我自己的孩子,我可能愿意不惜代价为他付出所有去保护他。对其他人,还真做不到。

可能圣人对众生都怀着对自己孩子的那颗心。能想到这层是一回事,能做到难于登天。我这就不叫“知行合一”,只知不行,不知也。

所以我也没资格在这里让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成长了,这就虚伪了。只是把我的想法和感悟发表在这里,如果你能看到,是缘分。

文本分歧

王本:圣人无常心

帛书甲乙本:圣人恒无心

感谢阅读|点赞|收藏|分享|评价的朋友

欢迎关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经,17点准时更新。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道德经》版本众多,笔者‬作为初学者,先用传世本读一遍,以学习悟道为重,不纠字眼,学下来再说。

译文是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并根据自己理解翻译而成。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之人,足矣。

49.《道德经》四十九章:圣人无心,凡人多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