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10句名言,感悟道家“无为”思想的智慧!

 一声佛号一声心 2022-04-16

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五章》

简评:圣人与世无争,不与人争名夺利,人们反而喜欢把他们推举到前面。圣人不会因为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丧失道义,所以虽死犹生,但他们的精神和名字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四章》

简评:刍狗,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天地虽然生育万物,但却不是有心要生,只是一气当生,不得不生,所以说虽生而不有。就如刍狗,本来是无用之物,只是祭祀的时候,又不得不用,虽然要用但本来没有什么用。

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四章》

简评:圣人虽然关怀百姓,但并不是有心要关怀,是因为他们能够认识到,世人和自己本是一体,就是手足的关系,虽然关爱,但并不是有心去爱,而是自然而然地爱。

四、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四章》

简评: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形而上的,你越是与别人辩论,越是争论不休,离“道”就越远。所以不用停止辩论,静下心来,用心来体会“道”的奥妙。

五、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

简评: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的人如果不争名夺利,下面的百姓就不会跟着学,老百姓自然就安分守己,和谐共处,没有盗贼了。

六、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简评:一个人即使好名好利,欲望很大,但如果生活在深山野林,看不到世俗的那些诱惑,也会使他减少欲望的,因为看不到,心里就不会乱。

七、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

简评:圣人之治,先教人断除妄念,回归本心。然后让民众自给自足,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后顾之忧。对于那些贪心不足,喜欢争名夺利的人,圣人则以身作则,端心正意,不以声色名利引诱民心,所以说“弱其志”。无欲则刚,民众既然无欲无求,便会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所以说“强其骨”。

八、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道德经.第三章》

简评:老百姓们看不到声色货利的现象,就不会产生那个欲望,大家都不认可那些东西,民风淳朴,即使有那么一两个狡猾贪婪之徒,也不敢起争名夺利的妄念了。

九、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简评:如果人君真能做到淡泊寡欲,以身作则,一切顺其自然,而不任意妄为,行不言之教,行无为之治,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了。

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

简评:无为之事,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重虚名,不去投机倒把,凡事顺道而为,一切随缘。圣人知道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说再多也没益处,所以才行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