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4.《道德经》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祭祀不辍,世代传承

 空谷罗汉 2021-11-28

导读:全篇分【原文】【译文】【感悟】三部分,约2400字。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chu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注释:

1.【辍(chuò)】停止,断绝

2.【何以】凭什么

译文

善于建立根基的有道之士,(所立基业)不会被轻易拔除。善于怀抱根本的有道之士,所抱之物不会轻易脱手。子孙遵照这个道理通过祭祀祖先可以做到世代相传,永不断绝。

用此道修身,则必定内德纯真,不需外求;

用此道治家,则必定德化家人而有余;

用此道治乡,则必表现为长久之德;

用此道治国,则必表现为充盈之德;

用此道治天下,则表现为普及天下之德。

以我一身观照各人之身;以我一家,观照各家;以我一国,观照各国;以现在之天下,观照未来之天下。至于谈到我何以能够知道天下的情况呢?那就是由于这一道理。

(本章大部分翻译借鉴于林语堂先生的《老子的智慧》)

54.《道德经》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祭祀不辍,世代传承

感悟:

这章说句真心话,我不会翻,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还是被“真,余,长,丰,普”几个普普通通的字难住了。硬着头皮翻的,怎么翻都觉得哪里不对。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子孙以祭祀不辍。

祭祀,是一种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有祭天地和祭祖先之分。有人说信仰神明是迷信。怎么说呢?我们从何而来,往上追溯,从祖宗而来。所以对祖先抱一份敬畏感恩之情还是有必要的。

迷信这个词很有意思,有句话叫“科学的极致就是迷信”。意思就是一切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幻现象,都统称“迷信”。当有一天科学能够解释了,就成了“科学”。最简单的例子,有的清朝祖先认为照相机是“摄人魂魄的不祥之物”,是迷信,因为他们无法用已有的知识认知。但用科学的方式解释,很简单,就是一种光学成像。

扯远了。

来谈谈“善建”和“善抱”,发现老子挺喜欢用“XXXX”这一句式,充满了辩证统一的意味。我大致做了个概括,去掉“善良”的“善”,有“善于”之意的“善字诀”有如下十四善,括号里的数字代表所出章节,也包括本章“二善”。

  • 善行——无辙迹(27)
  • 善言——无瑕谪(27)
  • 善数——不用筹策(27)
  •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27)
  •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
  • 善建——不拔(54)
  • 善抱——不脱(54)
  • 善胜——不争(73)
  • 善应——不言(73)
  • 善谋——繟然(坦然的意思)(73)
  • 善为士——不武(68)
  • 善战者——不怒(68)
  • 善胜敌——不与(意为不与敌人正面交锋)(68)
  • 善用人——为之下(68)

不知各位是否会觉得我刻板,总之这类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对我非常受用。这样列队整齐一字排开,可以通观全篇,不纠结在某一章节钻牛角尖。

以上十四善里从“不争、不言、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能看出“不争”,从“无辙迹、无瑕谪、不用筹策、无关楗、无绳约”能看出“无为”。所以老子不忘初心,通篇提倡的还是“不争,无为”的大道理念。

而本章的“不拔,不脱,不辍”虽也为总论服务,但有一些特殊。

我来自圆其说,我这样理解:祖先善于打根基,打得越深,越难拔除,世世代代庇荫子孙。子孙善于怀抱守护祖宗基业,抱一为天下式,任何人都挣脱不开。而守护基业的子孙又将成为子子孙孙的祖先,为子子孙孙再建立加深根基,是以祭祀不断,世代相传。

所以祭祀不光是祭奠申明,也不在乎多么隆重的形式主义,而是感恩前人打下的基业,是一份情怀,有了这份敬畏之心,才能更好的传承。

往小了说,可以是家业;往大了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是根深蒂固的一种自我认可和归属感,正因为有这份民族认同感,一个民族才能屹立不倒,并携手走到现在而不散。因为大家奉行崇拜的是相同的“神明”,大家有相同的底色,这是祭祀不辍的意义所在。

54.《道德经》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祭祀不辍,世代传承

身、家、乡、邦、天下

真、余、长、丰、 普

本章里的“五修”很像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整体理解起来不难,但真要把每个字都说清楚也不容易。

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奉行“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原则,因为每个字都已经认识了,再去看注解纠结字眼意义已不大。

我还是以我一贯的方法,把它们一字排开,上下对应(看本段标题),反过来读很有意思,即变为“真身,余家,长乡,丰邦,普天下”。如此似好理解一点,是不是?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这句主要有以下四种争议版本,你支持哪一种?

  1. 以自身观自身
  2. 以自身观他身
  3. 以他身观自身
  4. 以过去之自身观现在将来之自身

(之后的观家、乡、邦、天下也有相同争议。)

举个例子,有一种反驳第3种“以他观自”的理由称由“以天下观天下”可知,天下只有一个,没有其他天下,所以“3. 以他观自”肯定不对。

我对于这种单纯用“由这个条件得出那个条件”的做题证明法不是特别认同。我虽也喜欢用方法:如列表、排列、归纳、总结,但我喜欢的是尽量列出所有的可能性,放在一起对比玩味,而答案是千变万化的,还是要经各人自己去理解感悟为好。在哲学的世界里,1+1未必等于2。

所以,各位,我列出了这四种可能性,大家各取所需,各抒己见。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阅读。

54.《道德经》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祭祀不辍,世代传承

本期相关章节语句分享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七十三章

感谢阅读|点赞|收藏|分享|评价的朋友

欢迎关注@道心者

每日一章道德经,17点准时更新。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道德经》版本众多,笔者‬作为初学者,先用传世本读一遍,以学习悟道为重,不纠字眼,学下来再说。译文是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并根据自己理解翻译而成。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茫茫人海能遇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之人,足矣。

参考文献:

《老子的智慧》——林语堂 群言出版社

《老子》——汤漳平 王朝华 译注 中华书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