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泗志钩沉·泗水县山川考·南境之山二十:奄山

 乡土泗水 2021-12-04

奄山

讹为砚山、雁山、俗又名磨石山,在治南十里。脉自西南二旗山来,南面壁立,顶高峻,南、北两小尖山,夹一坦窝,远望如釜之底,向北开面,连起三圆峰,递降而下,化为陇隰。

山东之水,自沙胡同北流,经半截楼、稂茂沟,折转而东合自夹山头北来之水,折转而北流入洙,经城东至西洼北入泗。

山西之水,自尖山村东北流经玄帝庙西、韩家庄东,经城西转而西北流,经阴邑东、房家楼西北入泗。

其东址有半截楼、孙家庄、城东关、东北角,北址有东洼、西洼、东涧沟、西涧沟,西址有玄帝庙、何家庄、翟家庄、城西关、房家楼。

中为治城,本古奄之地,故山以奄名。“奄”与“偃”、“匽”古通,皇甫谧曰:“皋陶,曲阜之偃人,故因之赐姓曰偃。”治东南十二里东西皋里,旧相传为皋陶故里。自前《志》改为高里,而迹遂灭。

按后汉冯衍显《志赋》云:“皋陶钓于雷泽兮,赖虞舜而后亲。”皋里去雷泽、历山近不及五十里,皋微时与舜同渔,而后赖之以举也。又皋陶之子伯翳封于费,为嬴氏之祖。《左传》“周有徐奄”,注云:“二国嬴姓,则奄君为伯翳后,即皋陶之后,不独偃姓,有六与蓼也。”《书》“王来自奄”、“孟子伐奄”,注皆不言其地所在。《竹书纪年》“商南庚三年,自庇(即邢)迁奄。”笺云“南庚迁奄”,旧未有言奄地所在者。按《郡国志》“鲁国即奄国”,《定四年传》(即《左传·定公四年》)祝鮀曰:“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少昊之墟。”其曰商奄者,以商尝迁此,故遂谓商奄。而封少昊之墟,则谓国于曲阜也。《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笺引《说文》云:“奄国在鲁”。《括地志》“兖州曲阜县奄里,即奄国之地。”《史记·鲁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淮夷、徐戎亦并兴反。”《竹书纪年·成王三年》:“王师灭殷,迁殷民于卫,遂伐奄。”四年“伐淮夷遂入奄。”《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五年“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告召公作将蒲姑。”杜预云:“下邳取虑县有蒲姑城,前三年伐奄已灭蒲姑,兹迁奄于彼。”郑康成谓奄国在淮北,盖指既迁蒲姑之奄言耳。“夏五月,王至自奄。”《书·序》曰:“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书》曰:“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至于宗周。”今按山西南不及二十里,尼山之麓鲁奄村,有奄伯里冢,地亦名奄,衍入曲阜境。泗治西有西奄,治东十五里有东奄,治东北四十里有泗奄。字虽讹易,或作源,或作盐,而音犹相沿。又《诗·鲁颂》:“居常与许”、“奄有龟蒙”。“常”与“许”皆地名,奄亦尝为地名。奄在商,本大国,与费同为皋陶之裔,其方域西南抵尼,东北抵蒙,包颛臾、费、卞、郚、陬,而国则都于奄麓。今治邑亦形势所必然,今治即春秋时之庚宗。《左传》:“叔孙豹奔齐舍于庚宗,吴伐鲁次于庚宗。”杜预云:“泗水有庚宗亭。”即此。《通志》乃以“宋之虚朾”,当之误矣。其名庚宗者,因商南庚、盘庚相继都此二十二年。南庚崩,葬商山。盘庚十四年,迁于北蒙,改号曰殷。奄地尚有南庚之宗庙在焉,故相沿统名其地曰商奄,而名其故都曰“庚宗”也。又按:《墨子·耕柱篇》云:“古者周公非关叔。”注:“关即管。……辞三公处于商盖”,注“商盖即商奄。”《韩非子·说林上》:“周公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功(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制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从未有“盖”即“商奄”之所者。今考泗北有盖山,山下有汉之盖县。自商山在东,奄山在西言之,则曰商奄;自商山在南、盖山在北言之,则曰商盖也。前人不甚重舆地之学,略无记载,后人又漫弗深考,加以流传讹谬, 偶有稍注意探寻者,或反斥为牵扯附会,亦可慨矣。至名曰砚、曰雁,则因山名相沿,有“奄”之音而不知为“奄”之字,更不知有“奄”之故事。因山顶下有平石若砚,有立石若墨,有池若墨池而方,又有尖山曰笔尖山者,逐揣拟名之曰砚山。或又因山形头高昂向南,下有坪若鹰嘴,山左右各有二山曰两翼,山背圆峰叠伏而下若羽纹之铺,逐揣拟名雁山。至名曰磨石山,则因山两崖有紫砂石,可取以磨刀镰,逐以为名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