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上周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老师,有个情况要跟您反映一下。咱们测试的时候,数据可能有些偏差,有几个同学对xxx的成绩提出了质疑。”体委满脸严肃地站在面前。 “如果按她们说的,都能达到满分吗?” “嗯!” “那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了,这个也无所谓吧!”繁忙的工作早已经让人焦头烂额,似乎也早已经没有了再去调停解决的耐心了。 体委若有所思地出了办公室。我也不以为意。 直到中午到家,微信收到一条“小作文”,是被质疑的那个女孩子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一番,至情在理。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鲁莽粗野,竟然简单粗暴地用自己的评判标准来决定了在她们心中认为很重要的问题。看着短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必须要认真地想一想这个问题该要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们讲清楚,或者说尽可能地能够引导她们正确理解和看待问题。 那么,要怎么去讲明白呢? 两个孩子围绕体育成绩所引发的争论背后,是公平的追求,也是对于所见现象所提出质疑和被质疑的问题。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样的事件同样是我们一次宝贵的教育契机。 一、什么是质疑呢? 二、质疑的意义和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当我们的脑海里萌生出“为什么”“可能不对”的念头时,必然会产生一种想要主观探寻答案寻求结果的内驱力,而这样的内驱力正是质疑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质疑精神,敢于怀疑老师,怀疑课本,怀疑权威,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成为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然后你会发现,这个提出质疑的女孩子是活跃在运动场上的健儿,是日常训练中常常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孩子,是那个一心想要进步并且不断付出努力的孩子。她质疑的是那个曾经没能超过她,却在不经意间超过了她的另一个优秀的女孩子,而这样一份质疑更会引发她自我内在的反观和思考。怀疑精神与个性终张扬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自由意志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民族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怀疑精神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息息相关。 当我们能够开始因为质疑他人而反观自我的时候,就可以很直观深入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短板,能够看到他人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能够在主观上激发自我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有效促进自我的成长。 三、被质疑 质疑的另一方便是被质疑。我想这个被质疑的问题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勇气和底气的问题。 (一)敢于面对的勇气 当我们陷于被质疑与被比较的池水中最容易衍生的情绪是:委屈、不甘,甚至会气愤,抱怨。就像那天中午女孩洋洋洒洒地小作文里充斥着一种激动地亢奋的情绪,但也洋溢着一种不畏惧的勇气和胆识。这也是我在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内心欣慰为之感叹的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挫折和磨难的,有很多时候是生活给了我们没办法拒绝的问题,会抱怨会痛苦,但急需要的是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甚至我们可以想到“优秀的人是最容易让人质疑的,也是最容易陷入被比较的泥潭的。” (二)脚踏实地的底气 质疑的最终评判,靠勇气,更要底气。 当我们呼喊“清者自清”的时候必须要在内心深处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实力?我到底有没有底气?”这需要一种自我内心深处对自我的合理的认定。认识自己从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正确评价自己更是一个需要客观公正的事情。不妨将这样的一个过程当做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一次宝贵的认识评价自己的机会。如若我们可以认定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所谓的高地评价就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了,但如果我们扪心自问的过程中确实存在连自我都没办法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需要对照差距寻找突破的方法。这也是提升自我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 肖川教授在他的名作《教育的理想与与信念》中说:“如果要说什么素质最为重要,那我只能说是这样的素质:批判性的思考力、创新的能力、开拓新生活的能力、选择与合作的能力。”在他所说的人最重要的四种素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批判性的思考力”也就是人的怀疑精神。他还说:“用心呵护和极力弘扬批判性的思考力是教育情境中的灵魂。”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件大事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质疑和被质疑的过程,是认识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走,下课操场决一死战!” 对呀,不服气咱们场上比一比~俩孩子相视一笑,信心满满。 点个在看 你最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