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医论精华《​第一部分病因病机》

 恶劣外 2021-12-05

1.有诸内,必形诸外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面部、舌质和舌苔与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脏腑的气血别用有了变化,必然要在体表反映出来:而体表的某些改变,则代表着体内相关脏腑的病理情况。因此,中医常常通过脉象的变化,和对人体神色形态、舌质、舌苔的观察,以及对病人症状的分析,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变。

2.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

正气指人体抗病的能力,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正气和邪气构成一对矛盾,此胜则彼负,彼胜则此负。如果人体的抗病能力正常,足以抵抗外邪的侵犯,就不会生病。因此,中医预防医学的观点,重点是在保持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忌酒挺生和避免外邪侵犯。如程钟龄提出保生四要:节饮食,慎风寒,惜精神,戒嗔怒。李东垣主张远欲和省言。《素阿·上古天真论》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

3.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邪为外界的致病因素,气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一个人由于外邪侵犯而发病,说明其抵抗力与外邪相比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因此,人体要避免受外邪侵犯,必须保持自己的抗病能力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4.风者,兽行而数变

(《素问·风论》)

风性轻飏,来去迅速而多变。临床上常将游走不定,变幻无常的症状归纳为风邪致病,如游走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属于风邪偏胜的行弊(风痹);而荨麻疹等皮肤瘙痒性疾病,由于具有漫无定处,此起彼伏,忽起忽消的特点,中医对之也常从风论治。此外,一些外感发热性疾病,则多以风邪为先导,如风寒、风热等,所以一般发病较急而传变较快。

5.风者,百病之长也

(《素问·风论》)

这句经文的原意是:“风”能引起很多种疾病,如“脑风”、“目风”、漏风”、“内风”、“首风”、“肠风”、“泄风”等。现在一般引伸为各种外邪为患,常以风邪为先导,如风寒、风热、风湿、风湿热等等,因此,在治疗时均应适当配伍疏风之药。

6.风胜则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风主动。风邪太过,则可发生痉挛、抽搐、频疯等肢体摇动的症状。如高热引起的抽风,叫做热极生风,治宜清热息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部摇动,叫做肝阳化风,治宜平肝息风、由于某些传染病(如乙脑、流脑)后遗症引起的病疯,叫做血虚生风,治宜养血祛风。

7.热胜则肿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热为阳邪。火热太过,则可发生红肿、如各种疮疖的红肘热痛,叫做火毒,治宜清热解毒。

8.燥胜则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操为阳邪,最易伤津。燥邪太过,则可发生干枯。如皮肤粗糙于裂,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大便秘结等,治宜润燥生津。

9.寒胜则浮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太过,则阳虚气不化湿而发生浮肿,如某些心病性或肾病性水肿,中医认为系阳虚而寒气太盛所致,治宜温阳利水,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

10.温胜则滑泄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湿为阴邪,易伤脾阳。湿邪太过,则可致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中医均认为与湿邪有关,所以又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临床上对泄泻应分别寒

热虚实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1.脾肾虚效,泻必清晨

(沈金鳌)

脾主运化,脾阳需要肾阳的温煦,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肾阳虚衰,常常导致脾阳也虚而成脾肾阳虚之证。禁明之前,为肝气萌动阳气将升之时,如果脾肾阳气虚数,不能振奋阳气,而阴寒之气偏盛,肝气乘脾虚来熄,使脾气升降失调,正气欲复而不能,邪气乃鼓荡肠胃,故天将明时出现腹痛腹泻。治宜温补脾肾,用四神丸加减。

12.胃强脾弱,则消谷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纳少

(《类证治裁》)

胃主受纳,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密切配合,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胃强脾弱的病人,食量虽然正常,但吸收功能不好,故大便溃泻,脾强胃弱的病人,消化吸收的功能属于正常,而胃的受纳功能减弱,虽然知道饥饿,但食欲不佳,进食很少。前者多见于各种慢性肠炎病人,治疗宜重在健脾,后者可见于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等病人,治疗宜重在益胃。

13,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吴鹤皋)

腹痛即泻,叫做痛泻。脾主运化水湿,湿胜则泻,所以泄泻应责之脾;肝主痛,所以腹痛应责之肝。肝气太过为实,所以说肝贵之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为虚,所以说脾责之虚。因此,脾虚肝实,是痛泻的基本病机,故治宜抑肝扶脾,可用痛泻要方、柴芍六君子汤等加减。

14.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

(《温病条辨》)

脾胃同居中焦司受纳而主运化。胃气下降,食物得以下行,脾气上升,水谷精微才能敷布全身。一升一降,两者协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外邪损伤胃阳,就会导致胃气不降而上逆,发生呕吐:损伤脾阳,就会导致脾气不升而下陷,发生泄泻。所以临床上治疗呕吐多配伍丁香、柿蒂、旋复花、代赭石、法夏、竹茹等和胃降逆的药物;治疗泄饵多配伍党参、白术、黄芪、葛根等健脾升阳的药物。

1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咽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虽然在胃但其发病机理常与胆气有关。如果胆气逆而犯罔,则可导致胃气不降而发生呕吐,即所谓“胆胃不和”。所以,在治疗呕吐时,应该懂得这一病机,而在治疗呕吐的方剂中配伍抑肝的白芍、赭石或清胆的黄芩、竹茹等药,则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如能复代赭石汤、芩连桔茹汤、橘皮竹茹汤等。

16.胃不和則卧不安

(《素问·逆调论》)

骨络通心,心主神志,同气不和可以使心神不安而导致失眠。如食入过多或胃脘胀满,常使人不得安卧。治疗此类

失眠症,宜消积导滞、和胃消胀,方如保和丸之类。

17.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索问·痹论》)

饮食有节,才能使肠胃的功能保持正常。如果暴饮暴食,食量超过肠胃所能负担的限度,就会使肠胃功能受到损伤。所以,为使肠胃功能不受损伤而维持正常状态,就应该注意节制饮食,最好做到定时定量。

18.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温者,下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风为阳邪,其性轻飏而向上,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达”。故风邪为患,多先侵犯人体上部,如风寒、风热等常先使人产生头昏头痛等症状;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下流,低洼之处,乃湿所趋。故湿邪为患,多先侵犯人体下部,如混邪常先使人产生腹泻、下肢肿痛等症状。

19.因于湿,苗如裹

(《素问·生气通天论》)

,湿性重浊,若湿邪侵犯头部,由于清阳被湿所阻,可使头部产生重胀如物所裹的症状,常见于冒雨或用冷水洗头之后,宜用川芎茶调散、羌活胜湿汤之类加减治疗。

20.诸带皆不离乎湿

妇女带下,原因较多,常见的有脾虚肝郁,湿热下注,肾虚不固等证型。但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则多与湿邪有关。脾虚不能运湿,或肝郁脾湿、湿遏化热而湿热下注,或肾虚带脉不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而下,均可使白带增多而为病。所以,临床上治疗白带时,无论其属虚属实,总要适当配伍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苡仁、前仁、猪苓、泽博等健脾除湿药以提高疗效。

21.黄家所得,从温得之

(《金匮要略》)

黄疸病,不论其为阴黄、阳黄,总与湿邪有关。由于湿邪侵犯脾胃,湿从热化,湿热交蒸,或湿从寒化,寒湿内郁,这两种情况都能使中焦郁滞、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故治疗黄疸病除了根据其属热、属寒,分别采用清热、温化的治法外,常常都要配伍利尿渗湿的药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2.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病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素问·痹论》)

痹症,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同时侵犯人体,流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其主证是肢体、关节、肌肉发生疼廟、酸麻、重者、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等。但三气杂至,常有所偏胜。其风气胜者,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疼痛,故称行事:其寒气胜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骨冷痛,得温则减,故称痛痹;其湿气性者,主要表现为肢体重着、浮肿、疼痛,故称著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均属痹证范畴。治宜祛风、散寒、除湿。但痹证除属风寒湿三气杂至为患者外,尚有风、湿、热三邪合而为患者,其证发病急,关节红肿疼痛,或游走不定,常伴发热、多汗,口干烟躁,苔黄腻,脉数;是为风湿热宗。治宜清热通络,疏风祛湿,可用宜称汤或银翅白虎汤之类加减。

23.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胯骨

(章虚谷)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可阻遏运化而伤脾阳,热为阳邪,可劫夺津液而伤胃阴。故乱热之邪,总要犯及脾胃,即使外感湿热,也会同气相召,最终导致脾胃两伤。这说明了湿热病的病变重心在于脾胃,治疗时应予注意。

24.伤器者,静而得之为阴墨,动而得之为阳器

(《时病论》)

夏季盛冒,谓之伤暑。因其表现症状不同,又有阴暑、阳暑之分,所谓阴暑,其证为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心烦腹泻、肤热无汗、脉浮紧等。多由于天气炎热,贪凉饮冷,或露卧于瓜棚架下,或纳凉于深堂湿地,或过久地受电扇风吹,或过多吃西瓜冰棍,阴寒之气伤人所致,治宜藿香正气散之类。所谓阳暑,其证为高热心烦,蒸蒸汗出,口渴引钦,气短神疲,脉浮洪或数而无力,多由于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劳动时间过长,或长途旅行所致,治宜王氏清暑益气汤之类。

25.温邪上受,首先犯膝,递传心包

(《外感温热篇》)

这是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发病机转,很是扼要。华辅云锐,“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且“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所以,外感温热之邪,首先侵犯肺脏而出现发热恶寒。出汗,咳嗽等肺卫见证。若治疗得法或正能胜邪。则可使邪从外解而愈。如果正不胜邪或治疗不当,邪不外解,可以由卫分传至气分,再进而传至营分、血分。这是一般规律,所以叫做顺传、若正气太虚或邪气太盛,邪气可由卫分直陷心包,而出现神昏谱语等危重症状,由于病情急剧转变,病势凶险,所以叫做逆传。

26.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温病条辨》)

盈邪自口鼻而入,鼻为肺窍,故常先犯肺。肺居上焦,属手太阴,故曰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临床上温病(包括大多数急性传染病)初起时,往往首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

27.斑从肌肉而出从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

(章虚谷)

斑和疹都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出血性表现。疹是小出血点,其位表浅,多由风热郁肺、内闭营分,从血络而出。肺主皮毛,故疹属肺。肺又主气,故叶天士说,“疹属气者不少”+肺为太阴,故陆子贤指出,“痿为太阴风热。”斑是片状出血,其位较深,多由热郁阳明,逼迫营血,从肌肤外发。胃与脾共主肌肉,故斑属胃。脾统血,故叶天士说:“斑属血者恒多”;胃为阳明,故陆子贤指出,“斑为阳明热毒”。斑和疹在临床上常同时并见,故多合称为斑疹,但在治疗上,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用清营汤之类加减: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用化斑汤之类加减。

28.积为疳之母

(《幼幼集成》)

所证是几科常见疾病,以面黄肌瘦,肚腹膨胀,消化不良,营养障碍为特征。此外,还可见到毛发枯焦、食少便满或晴异食等证。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和寄生虫导致脾胃先伤,消化功能紊乱,在饮食积滞或虫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所以说:“积为瘠之母。吴鞠通指出,“瘠者,干也……千生于湿,湿生于土虚,土虚生于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生于儿之父母之爱其子,惟恐其儿之饥海也。”瘠是积发展的必然结果,积是疳形成的前提条件,故《幼幼集成》强调指出:“治瘠证必先去积。”

29. 髓海不足,则脯转耳鸣

(《灵枢·海论篇》)

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为脑,所以称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脑的功能才能维持正常。如果肾精亏损,就会导致髓海不足,而髓海不足,则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出现眩晕耳呜等证。故又有“精虚则眩”之说。治宜填精补脑。

30.无痰不作眩

朱丹溪认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疲为主,挟补气药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因为痰饮聚积、阻碍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冒,故致头眩。即所谓“痰在上则眩”。关于痰饮引起眩晕,《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述。如“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骸”。临床上一些美冠尔氏综合征(耳源性眩晕)和高血压病人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呕恶,食少痰多,舌苔白腻,脉弦或滑等痰浊中阻证型者,治宜涤痰降浊,方如二陈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及旋复代赭石汤等加减。

31.无虚不作眩

张景岳认为,眩晕多属虚症。他指出:“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金匮要略》:“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灵枢·卫气篇》:“上虚则眩”,都说明眩晕与虚症的确有关。临床上一些由于贫直或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多属虚症,如肝阴不足,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等。即使某些高血压病人表现为肝阳上亢,亦与肝肾阴血不足互为因果,故张景岳主张以治虚为主。

关于眩晕,刘河间尚主张与风火有关。临床上也确实可见到一些高血压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某些肝胆疾患、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躁易怒、而红目赤、脖肋胀痛、口苦口干、小便短赤等肝经实火之证,治宜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刘河间、朱丹溪和张景岳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眩晕与风火、烧和虚的关系,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其不足的一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切不可扬此抑彼,犯片面性的错误。

32.浊气在上,则生腈胀;清气在下,则生殖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气宜升,浊气宜降。若清阳之气不升而下趋,就会出现腹泻,治宜健脾升阳以止泻;若浊阴之气不降而上逆,就会出现胀满,治宜行气降浊以宽满。

33.气有余,便是火

(朱丹溪)

正常人的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由于情志因素或脏膨功能失调,破坏了气血的平衡状态而致阳气偏胜时,就会出现“火”的证候。这是朱丹溪的一句名言,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朱丹溪还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认为人体总是有余于气,所以“相火”易动,因而主张“微阴降火”,被后人称为“养阴学派”的创始人。

34.气不足、便是寒

(张景岳)

张景岳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本,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寒的证候。临床上所见到的各种虚寒证,都与脏病的阳气不足有关。如心阳不足可出现胞闷气短、而色苍白、唇甲青紫、四肢厥冷、心血瘀阻、脉微细等上焦虚寒证:脾阳不足可以出现腹中冷痛,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漫泻或便溏等中焦虚寒证:肾阳不足可以出现形寒肢冷、小便消长、阳痿遗精等下焦虚寒证。

35.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咳嗽虽是呼吸道常见症状之一,但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只是肿脏本身的疾病,其他脏腑疾病也可引起咳嗽。故陈修园说,“肺为脏腑之华羹,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骇矣:亦只曼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肺脏本身疾病所致的咳嗽,多属外邪侵犯,实证居多,应以治肺为主;其他脏腑疾病所致的咳嗽,属于内伤常虛实夹杂,应以治他脏为主而兼治肺脏。所以,张景岳指出、“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但是,不管咳嗽的本究属何脏,总与肺脏受到损害有关,故又有“咳嗽虽多,无非肺病”的说法。陈修园也指出:“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骇,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

36.咳为气逆,嗽为痰多。咳出于肺,嗽出于脾。肺气_逆,咳呛愈升愈剧,脾有湿,痰浊益聚益多

(金子久)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但咳与嗽有区别,咳是肺气上逆,有卢无痰;嗽是痰浊上泛,有痰无声。临床上咳和嗷常同时出现,故习惯仍咳嗽并称。咳的病变主要在肺,肺气上逆,咳呛就会越来越剧烈:嗽的病变主要在脾,脾不运乱,痰浊就会越聚越多。故治咳应以宜肺降逆为主,治蒙则应以健脾除湿为主。

37.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叶天士)

脾主运化,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体内的水液代谢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过多的水分在体内停积,就会聚而成痰。因此,痰能不能形成,脾的功能正常与否是关键因素,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痰为呼吸道分泌物和灰尘、细菌等的混合体,主要停聚于肺系,通过呼吸道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为贮痰之器。

38.痰之成由于液之积,液之积由于气不远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适当的津液,才能维持身体内的水液平衡。如果津液有余,就会通过机体气机的运转,把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但当人体气机不利时,过多的津液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停积,而停积的津液进一步就聚而成痰。所以气机不利是形成痰的关键因素。临床上治疗痰证时,常常需要配伍条畅气机的药物,如枳壳、陈皮、橘红之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即所谓:“气行水行,水行痰散”。

39.胸阳虚而浊邪上千则作啮;肾阴虚而气海少纳则生喘

(金子久)

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湿浊上千于肺,痰从內生,痰虽多而不咳,故作嗽,治宜健脾除湿。肾主纳气。肾阴虚则摄纳无权,气从上逆,呼吸急促,呼多吸少而气不得续,故生喘,治宜补肾纳气。

40.肺气升为实喘,肾气升为虚喘

(金子久)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喘为气机逆乱,呼吸急促的征象,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嗜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伤及肺脏,使肺气上逆所致,故叶天士指出,“在肺为实。”治疗重点在肺,应以祛邪肃肺为主。虚喻多属肺肾虚衰,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为喘,故叶天士指出,“在肾为虚。”治疗重点在肾,应以补肾纳气为主。

41.热极生风

热邪太盛,灼伤营阴,箭脉失养而出现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至角弓反张等症状时,叫做热极生风。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急性病的高热阶段,小儿尤易发生。治疗应清热息风,犹如釜底抽,热退则风自平。

42,血虚生风

肝藏血而主筋。肝血不足,不能荣于脑,则出现头晕;不能养目,则出现眼花;不能濡养筋脉,则出现头或手足震颤、抽搐,不能滋润肌肤,则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叫做血虞生风。可见于贫血或失血、帕金森氏病、高血压病、某些传染病的恢复期和某些皮肤病。治宜养血祛风。

43.麻为气虚,木为血少

气虚不能温煦肌肤,故出现麻的症状,治宜益气,方如四君子汤之类,气足自无顽麻。血虚不能营养肌肉,感觉麻碍而出现木的症状,治宜补血,方如四物汤之类,血足则木自消。临床上麻木常同时存在,但当莽其貌轻孰重,而分辨施以恰当的治法。

此外,痰沿经络亦可出现麻木,此乃木虚标实之证,治疗除健运脾胃外,尚需祛痰通络。

44.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素同·逆调论》)

营气虚弱,不能濡养肌肤,就会导致皮肤麻木不仁,不知寒热痛痒,治宜养血调营;卫气虚弱,不能温煦肢体,就会导致肢体不能举动,功能障碍,治宜健脾益气。如果营卫都应弱,就会导致皮肤感觉失常和肢体功能障碍,治宜气血双补。

4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至真要大论》

肝藏血,血虚可出现眩晕、手足蠕动、皮肤瘙痒等症状。肝血不足,肝阳偏亢亦可化风而出现头晕、头摇等症状。血热又可出现惊厥、抽搐等症状。风主动,告行而数变,故中医将头晕、震颤、抽搐、皮肤瘙痒等症都称牧风的表现,并且认为风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临床上对于具有眩晕、抽搐、瘙痒等风的症状的疾病,多从肝论治。如贫血、高血压、荨麻疹、婴儿手足搐拐症及各种发热性疾病所

致的惊厥和破伤风、流脑、乙脑等病的后遗症。具体治法有清热息风、平肝息风和养血祛风,临征时应根据病情立法处方。

46.诸气脑部,皆属于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

肺主气,若肺受外邪,使主气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急迫、胸中满闷的症状。所以,对于呼吸不利的病人,应该从肺论治,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

47.诸温肿满,皆属于脾

(《秦问,至真契大论》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的功能障碍,运化失司,水湿就会在体内停聚,流往四肢则为肿,栾于腹内则为满,趋于大肠则为泄泻。所以,临床上对于水湿停聚、四肢肿胀、腹胀而满及泄泻等证,多从脾论治。如心趣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但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肾主水而司二便,且肾有渔煎脾阳的作用。浮肿胀满水湿之证,亦与肺、肾两脏有关,临证时应全面考虑。

48.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至真要大论》

疼痛或有痒感的疮疡,多为火邪所致,所以常伴有红肿发热的症状。心属火而主血,血脉运行不利,凝涩而产生痰間,郁而化热,肌肉竊,遂发为疮疡。故治疗疮疡,宜采用清心泻火解毒之法。如疖、痈、急性淋巴结炎和腮腺炎等。

49.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

风性动,善行而数变。故临床上突然出现的痉挛、抽搐甚至颞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多与风邪有关。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官散,如柔疼用瓜萎桂枝汤治疗,刚疼用葛根肠治疗。内风宜息,如热极牛风者用羚羊钩藤汤之类,以淙肝息风,肝阳化风者,用镇肝息风汤之类,以平肝息风,血虚生风者,用阿胶鸡子黄汤、大定风珠之类,以滋阴息风。

50.诸泥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素问玄机原病式》)

燥邪为患,虽有内嫚、外燥之分,但其主要病理改变均为机体津液亏耗。常见症状有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皲裂,毛发不泽,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干咳无痰或少痰,苔干脉细等。治宜生津润燥。外燥属凉者,可用杏苏散加减,属温者,宜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之类;内燥可用润肠丸、五仁丸之类。

51.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胃居阳明,脾属太阴。脾胃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外邪侵犯脾胃,如果人体中气不衰,则病从热化而表现出以胃为主的症状,如果人体中气虚衰,则病从寒化而表现出以牌为主的症状。例如湿温病,当病人中气旺时,就会出现壮热、自汗、口秽、烦渴喜冷钦、腹中嘈杂、便秘或下利垢腻等以阳明胃为主的热重于湿的症状:若病人中气虚衰,就会出现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倦怠身重、不思食、便赞或水泻等以太阴脾为主的混重于热的症状。所以薛生白说,“混热证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章虚谷更进一步指出:“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则随湿化而归太阴。”

此外,脾胃疾病也有虚实之分。其实者,病多在胃,治宜惕胃:其虚者,病多在脾,治宜健脾。

52.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時胱属太阳,肾属少阴。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同,在感受外寒时可出现两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如果正气充实,感寒后,乏与邪争,则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或无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曰:“实则太阳”。如果正气虚衰,不能与邪相争而致寒邪内陷,则出现恶寒身不发热、呕吐、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脉沉微、苔薄白或心烦不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少阴里证。故曰“虚则少阴”

53.三阴结,谓之水

(《素问·阴阳别论》)

三阴指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因肺主宜发肃降,能通调木道,为水之上潔;脾主运化转输,能升清降浊,使精液上輸,水湿下行。所以,如果邪气结于肺脾二脏,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就会使水液贮留于体内而发生水肿、膨胀等证。

《医门法律·水肿门》说,“经谓……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手足太阴脾肺二脏也。胃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之于胃,经乃以属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唯肺腺二脏之气,结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是则胖脖之权,可不伸耶?然其权尤重于肾。肾者,胃之关也。肾司开合,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盗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合,阴太盛则关门常合,水不通而为肺。经又以肾本肺标,相输俱受为言,然则水病以牌肺肾为三纲矣。”说明水液代谢障碍,除邪气郁结于肺脾二脏外,尚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

灵枢·决气篇》

54.肾藏精开窍于耳。

肾精充足,则听力正常。肾精亏损:不能荣于耳,则可导致听力减退。此类耳聋属虚,治宜补肾益精。老年人由于脏腑机能减退,肾气衰少,肾精不足,故

55.气脱者目不明

(《灵枢·决气篇》)

气虚的人,视力常减退,特别是阳气大脱的病人,可出现两眼无神,视力摸糊的症状。因目得血面能说。气为血之帅,气足才能帅血上注于目,使视力正常;若气脱则不能帅血上行,且失所养,故视物不明。

56.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堂

(《灵枢·决气篇》)

心主血,其华在而,严重失血的病人,常有面色苍白、皮肤干枯不净的表现。因血液运行全身,供给人体各部所需的背养,若血液充足,其色营于皮肤,则面部及全身肤色红糊。如果血液亏耗,不能营于体表,故肤色苍白而皮肤干枯不泽,脉为血之府,血足则脉充;血器,故脉空虚。

57.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指致病因素。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正气抵抗外邪而使身体机能活动增强,就表现为实证。如感受外邪而致发热、气急、声粗等。精气,指人体正气。正气虚损,脏腑功能低下,就表现为虚证,如内伤疾患引起的纳养、便薄、、畏短气寒、语音低微等。

58.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正常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阴邪偏胜,就会使人体阳气损伤而发病。如寒邪在表可伤卫阳而病风寒,在里可伤脾阳而致泄泻。阳邪偏胜,就会使人体阴液亏耗而发病。如温邪在卫可伤津液而病风热,入营可伤阴血而出现神昏滋语、那疹出血等证

59.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阳邪偏胜,则表现为热性症状。如温邪伤人,则表现为发热、自汗、口渴、泛干、尿黄、脉数等机体功能亢进的热性症状。阴邪偏胜,则表现为寒性症状。如寒邪伤人则表现为恶寒、无汗、口淡不渴、下利清谷、尿清长、苔白、脉缓等机体功能减退的寒性症状。

另外,机体阳气偏胜也可出现口苦、心烦、目赤、脉数等热性症状,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反之,机体阳气虚衰,阴气偏胜,也可出现形寒肢冷、便溏等寒性症状,即所谓“气不足,便是寒”。此两者皆属内伤。

60.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病本属寒,当病情发展到极盛阶段,可因虚阳外越而出现一些热象,此种热象是假象。如一些极度衰弱的病人出现发热口干、脉大等症状,好象是热证,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干而喜热饮,脉虽大而无力,并且还可见到尿清、便溏苔白等反映疾病本质的寒性症状。

病本属热,当病情发展到极感阶段,可因内热太盛、阳气闭郁而不能达于外,出现一些寒象,此种寒象也是假象。如一些高热病人出现手足厥冷、苔黑、脉绷等症状,好象是寒孟,但手足虽冷而不欲就衣被,苔虽黑而不润,脉虽细而按之有力,并且还可见到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谯语、便结或热利下重、尿黄、舌红苔黄等代表疾病本质的热性症状。

临症时,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不能认清疾病的本质,以热药治热证,无异挹罄款火;而用寒药治寒证,犹如以水渡冰,都会造成不良后果。此外,《内经》还有“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川应象大论),“重阴必阻,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热,热胜则寒”(灵枢·论疾诊尺篇)等论述,其义均同。

61.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素问·调经论》)

阳气太盛,脏腑功能亢进,就会出现身热、自汗出、口干欲饮、脉洪数等外热症状;阴气太盛,脏腑功能减退,就会出现畏寒、喜热饮、下利清谷、脉沉细等内寒症状。

62.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索问·举痛论》)

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气机的失常有关,不论内伤、外感,都有气的病理改变。如大怒则气机上逆,可引起头晕、呕吐,甚至昏厥,过喜则精神耗散而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悲伤则可使肺气消耗而出现气紫,胸闷等症状;恐惧可耗伤肾气而使精气下陷,出现大小锂失禁、遗精等症状;寒主收引,寒邪为患,可使人皮肤收塌,肌肉挛急甚至发生疼痛;热邪为患,可使人皮肤松弛、排汗增加而致阳气外泄,可出现身软无力,口渴引饮等症状:惊骇可以扰乱气机,使气血失和而发生心中惕惕,甚至精神错乱:过度劳累可以消耗人的精气,出现倦怠嗜卧,动制气喘等症状:思虑过度,可使腺气郁结而运化失常,出现胸腕痞满,腹胀便溏等症状。所以,张景岳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刚为邪气,凡表里虚实,滋照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

63.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素问·刺志论》)

[一气实形实,气虚形虚,这是一般的规律。如果气盛身寒,是气实而形虚,这是伤了寒邪的缘故,因为寒邪闭阻阻气,使之不能外达而恶寒;若气虚身热,是气虚而形实,这是暑邪为患的缘故,因为暑为热邪,使阳气耗散于皮肤而身热,同时热迫津被外出而为汗。汗出不仅伤津,而且耗气(气随液泄),更会加重气虚。故存“治暑必顾其虚”之说。

64.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素问·调经论》)

阳气虚弱,不能温养机体,故出现形寒胶冷、尿清便游等外寒症状,治宜温补: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就会出现心烦失眠、潮热盗汗、手脚心热、口干舌红等内热症状,治宜滋阴。

阴盛与阳虚常互为因果,故临床上常见内外供寒者;阴虚与阳亢亦常互为因果,故临床上阴虚阳亢多同时并见。治疗时应详察病情,辨其何者偏胜而选用恰当的方药。

65.重阴者,重阳者狂

(《难经·二十难》)

癫与狂,均属神志失常病变。癫症表现为精神萎靡,沉默痴呆,语无伦次,喜笑无常等机能减退性症状,故多属阴证:治疗宜养心益脾、疏肝解郁。狂症表现为躁扰不安,狂有乱语,动而多怒,骂詈不避亲疏,甚至弃衣而走,登高而,验加上星等机能亢进性症状,故多属阳证,治宜涤痰降夹,镇心安神。

66.大实有喜状

一般情况下,实证表现为实象。但有时病人本属新病邪实,却见手足逆冷,昏睡不语,脉沉细等虚象,这是真实假度证。因为病人虽手足逆冷而胸腹灼热,昏睡不语而唇焦舌燥,脉虽沉而应指有力。治宜泻实,切忌补虚。故李士材说:“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

67.至虚有盛侯

一般情况下,虚证表现为虚象。但有时病人本属久病体虚,却见身热,斑疹外露,胸腹胀满,脉洪大等实象,这是真虚假实证。因为病人身虽热而安静不躁,喜近衣被,斑疹星现却色泽暗淡,胸腹胀满面喜热喜按,时胀时减,脉虽大而按之无力。治宜补虚,切忌泻实。故李士材说,“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

68.过难活髓,肝胆必有伏火:恣嗜肥浓,脾胃必多痰退

(金子久)

肝血,酒饱行血。过度饮酒,就会使肝血耗伤而出现口苦、心烦、尿黄、便干等热性症状,故治疗嗜酒的病人应佳立养肝血,清伏火。药如当归,熟地、白芍、黄芩、栀子之类。

牌恶湿,肥腻厚味之品能生湿。过食肥甘厚味就会使牌失健运、水湿停聚而出现肥胖、胸腔痞闷、痰多、口淡、形寒气短、便溏等痰湿症状,故治疗过食肥甘厚味的病人应注意健脾胃,祛痰湿。药如党参、白术、干姜,茯苓、法夏、陈皮之类。

69.白痢属气,红痢属营

(陈良夫)

痢疾为湿热毒邪郁滞肠胃,伤及气血所致。以腹痛、里急后重、胸下赤白脓血为其特征。叶天士指出,“气分受伤则痢白,营分受伤则痢红,红白相杂,气营两伤。”如湿重于热,邪偏伤气,则大便以带脓为主,故痢下色白,称为白痢,治疗除燥湿清热外,还应适当配伍条畅气机的药物。如热重于湿,邪偏伤血,则大便以带血为主,故痢下色红,你为红痢或赤痢,治疗除清热燥湿外,还应适当配伍和营行血的药物。

70.初泻伤脾,久泻伤肾

(陈良夫)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所谓泄泻之本飞不由于脾胃。但脾与肾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脾阳需赖肾阳的温照,而肾阳又需赖脾胃以滋养,即“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若脾胃病久,生化之源匮乏,必然损及肾阳。因此,泄泻初起,应以治脾胃为主,而久泻不愈,则应注意补肾。陈良夫在总结其治吗的经验时指出,“治脾不应,则应补肾。”是有参考意义的。

71.大便干燥缘于血液不足,小便秘滞由于气化不行

(雷大震)

大便干燥,无论外感内伤,总属津液不足,所谓“无水舟卵”,由于伤寒或温病而致大便燥结者,多属内热肠燥,治宜盘下存阴:但津液素虚或阴液已显著耗伤者,则宜“增水行舟”,故吴鞠通指出,“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于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潤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按:指增液汤法)代之。”由于杂病所致之大便干燥,多因久病阴血耗伤,大肠失于滋润所致。临床可分为热结、气滞、气虚、血虚、寒秘五种证型。热结宜清润苦泄,用调降承气汤合增液汤加减;气滞宜顺气行滞,用六磨汤加减,气虚宜益气润肠,用黄芪汤加减;血虚宜养血润燥,用润肠丸加减;寒秘宜温通破结,用半硫丸或苁蓉润肠丸加减。故治疗便秘总宜配伍养血润肠之品。

小便秘滞,无论外感内伤,总与气化功能失职有关。由于温府而致小便不通者,多属邪热伤阴,化气维艰,治宜养研生津、以充化源,可用冬地三黄汤甘苦合化。吴鞠通指出,“大凡小便不通,有责之勝能不开者,有责之上游热结者,有责之肺气不化者。温病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鹳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所以,他又明确提出:“利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由于鼎宥所致之小便秘滞,多属重症,有虚实之分。混热下注或出、结石阻塞的多属实证:肺肾气虚,肾阴亏损,津液内进者则属虚证。但其基本病理均为气化不行,水道不调。故点击文字可以进行编辑哦

治疗均应以通调水道、助其气化为原则。

72.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诸病源候论》)

淋证有虚实之分。劳淋属虚,偏肾阳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俯肾阴虚者,宜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属实证者,常见的有热淋、石淋(砂淋),膏淋等,其病机均与膀胱混有关,治疗均应清利通淋为原则。热淋,其证小便频数,尿道灼痛,尿浑腰痛,或有发热,头身痛,口渴喜冷饮,皆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遁淋,可用八正散之类加滅。石(砂)淋,其证尿中时挟砂石,小便难,色黄赤浑浊,时或排尿中断,治宜清热利湿、化湿通淋,可用石草散、啬石丸之类加减、膏淋,其证小便浑浊如米潜,或有裕腻之物,尿道热湿疼痛,苔腻,脉细数,治宜清化湿热、避利勝胱,可用程氏草蘚分清饮之类加减。总观诸淋,其病机都与肾虚和膀胱热有关。

73.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血证论》)

出血的原因,不外气、火两者。因为血见热则行,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火而血动者,为火盛迫血妄行,其属实者宜清热泻火,属虚者宜滋阴降火。因气而血动者,为气伤而血无所存,属气虚者宜补气摄血,属气滞者,宜行气化瘀以止血。

74.血病多由气,气病必及血

气和血都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而气又是各种机能活动的总称。气屑附,血属阴。血是气的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功能活动是血生成的必要条件,两者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气为自帅,血为气母”,“气附于血,血以载气”,“气行血行,气滞血滞”等。气和血这一对矛盾,气是矛盾的主数方面,所以临床上气的病证常常波及血面引起血的病证,面血的病证常常是由气的病证所引起。因此,治疗气病时应考虑到血是否受到损伤,而治血病时,则必须兼用调畅气机的药物。故李东坦指出,“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无损胃气,是其恶也。若血受病,亦先洞气,谓气不调,则血不行。”

75.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熬放成块

(《医林改错》)

正常的血液,是流动着的红色液体,若凝结成块,就会阻碍血液的正常运行,而成为致病的瘀血,瘀血的形成,不外寒热两个因素。寒主收引,故血受寒而凝结成块+热则伤阴、故血受热阴液被煎熬亦凝结成块。属寒者多为气虚气滞;属热者可为实热或阴虚。因此,临床上对于瘀血患者,必须辨明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分证治之,才能获得较好疗效。

76.无邪而不察者,必皆气之不足也。皆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张景岳)

不寐即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引起失眠的原因较多,病情也较复杂,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其由邪气所致者,多属实证。若无邪气者,必由营气不足所致,因为营主血,心亦主血,血虚则不能养心,而心又主神志,心失所养则神不守舍,故出现失眠。此种失眠,治宜补血养心,如归髀汤之类加减。

77.吾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傅青主)

肾属水,居于下焦,心属火,居于上焦。心火和肾水相互依存,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才能使人体保持其正常活动。心火在上,故须下行以温暖肾水,使之不过寒;肾水在下,故须上行以滋润心火,使之不过燥,这叫做水火相济。若肾水得不到心火的温暖,其水必寒而出现肾水泛滥之证。同样,心火得不到肾水的滋润,其火必炽而出现心火亢盛之证。这就叫做“心肾不交”,治宜交通心肾,方如安神定志丸,交泰丸之类。

78.阳气囊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素问·厥论》)

阳气衰竭于下,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故发为寒厥。如内脏阳气衰微,常见神倦畏寒,下利清谷,四肢遗冷甚至昏倒等证,治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之类。

阴气衰竭于下,阴虚则阳盛,阳盛则热,故发为热厥。如温邪为患,津液受伤,阳气郁遏而身热、烦躁、便秘、尿赤、苔黄,但由于阳气不能透达于四肢而出现手足逆冷,治宜清热生津,热退津还则跃逆自止,方如白虎汤、清营汤之类加减,

79.气虚乃阳虚之浙:阳虚乃气虚之甚

(张海峰)

气虚和阳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病情程度上,气虚转导,而阳虚则较重。阳虚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故常兼气虚症状。气虚常是阳虚的前导,故不兼阳虚症状。气虚以气短神壑、语音低微、自汗便清、或有脱肛、子宫脱垂为主证,阳虚则在气虚见证的基础上,尚有形寒肢冷而色钝白、腰痛遗撒、舌胖淡有齿印、脉沉迟无力等见证。故治疗气虚病人可专用补气而不必温阳,但治疗阳虚病人常在温阳的同时兼用补气之品。

80.”阳气虚则蒸运无力而成内湿;阴血虚则荣养无资而成内燥

(石寿尝)

水液代谢需靠阳气的正常运化,若阳气虚衰,运化失职,则水湿不能正常代谢,积于体内而成内湿,治宜温补阳气,方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牌饮之类。阴血有营养脏腑的功能。若阴血虚少,就会使脏腑失干营养而生内燥,治宜养血剧规,方如琼玉膏、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增液汤之类。

81.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二

(《素问·奇病论》)

肥腻之品因含脂肪较多,不易消化,常郁滞而生内热,故热病或湿热病患者,不宜过食肥腻厚味。甘甜之品因含糖分较多,易使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产生浣腹胀满,故腹部胀满、食欲减退的病人不宜过食甘甜之物。

82.饮气递于胃别呕吐,滞于气则心下宿,凌于心则悸、

(先在泾)

水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多的水液积于体内则反为致病因素,叫散饮或饮气。饮气可流窜全身,导致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上遊于胄则见呕吐,治宜祛痰降逆,方如小半夏汤、香砂六君子汤之类,阻滞气机则见心下痞满,治宜和冒降浊,可用旋复代赭石汤或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上凌于心则见心悸气短,治宜温阳利水,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蒙蔽清阳则见眩晕,治宜健脾化湿,可用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

83.口甜屑脾热,银烂属胃火

(金子久)

甘入脾,脾蕴湿热,致脾不能受甘味而返还口中,故口甜,洽宜清泻脾经湿热,可用泻黄散加佩兰。足阳明胃经入齿龈,胃火炽盛,循经上攻,则齿龈肿烂,故龈烂属胃火,治宜清润胃火,可用清胃散加减。

84.淋属肝胆,浊属心肾

肝主疏撒,肝经络阴器,肝胆为表里。小便淋漓涩痛,与肝的疏撒失职有关,故曰“淋属肝胆”。在治疗淋证的方剂中,常配伍疏肝的柴胡、平肝的白芍、通络的穿山甲、行血的牛膝等药以条达肝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心属火,肾主束,司二便、小便浑浊与心肾两脏有密切关系,故曰“浊属心肾”。在治疗尿浊的病证时,常配伍清心的黄连、连翅、双手、竹叶,清热利混的茧戴、赤茯苓、芦根、木通,温舒的肉桔,益智仁、台乌和交通心肾的石菖蒲等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85.不通则痛

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赖气血在体内的正常运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气血运行障碍,气滞血淤,就会产生疼痛。因此,在治疗各种痛证时,常配伍行气活血的药物,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木香、香附、蒲黄、五灵脂,陈皮、郁金、川芎、当归、麝香、赤芍、丹参、合乌、青皮、枳壳等。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官能性头痛以及外科根据不适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运用道路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86.五胜之伤,穷必及肾

(张景岳)

肾脏藏五脏六腑之精。其他脏腑为病邪所佐而损耗了谈脏腑之精时,肾脏所藏之精就要供应受病脏腑之需要,因而造成肾精亏湿。临床上很多慢性病,由于长期消耗,后期常兼见肾虚症状,故治疗时应注意补肾。

点击文字可以进行编辑哦

87.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临证指南》)

消渴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即三消),上消病位在肺,中消病位在胃,下消病位在肾。但其病现基础是一致的,即阴亏阳亢,洋涸热淫。阴虚与燥热常互为因果,燥热愈甚,阴液愈伤;阴液愈伤,燥热愈甚。因此,治疗消期证的大法总离不开滋阴清热。但临床上亦可见以阳(气)虚为主证者,如《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今人治消渴,亦有采用参芪,白术,葛根之类,重在鼓舞胃气者。张景岳指出:“阴虚之消,洽宜壮水:阳虚之消,治宜补火。”可供参考。

88.目能远视,贵其有火,不能近视,衰其无水,法当补胥;目能近视,贵其有水,不能远视,赍其无火,法岂

(《此事难知》)

中医认为,视力与心肾有密切关系。心属火,肾属水能远视而不能近视,是心火正常而肾水不足,故治疗应该滋补肾水,可用六味地黄丸或驻景丸如减。能近视而不能远视,是肾水正常而心火不足,故治疗应该补心益志,可用定志丸加减。但临床所见,近视亦有属肝肾两亏,精血不足者,治宜补肝肾,益精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驻景丸加减方之类治疗。

89.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

(《灵枢·五音五味篇》)

妇女由于月经、怀孕、生产、哺乳等生理特点,需要消耗较多的血。所以,就整个机体而言,气总是相对地偏胜。而血总是相对地不足的。气有余,便是火;血不足,刚肝失所养,故妇女多见肝经火旺之证,治疗应注意补血养肝,常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减,如王海藏之六合汤是也。

90.凡脉证无火,而经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气虚,不能固摄而然

(张景岳)

月经先期,有责之火热者,有责之气虚者。若脉证没有热象,就应当考虑为心脾气虚所致。因气为血神,气虚不能扭血,故月经先期而至。由心脾气虚引起月经的先期。其临床特点是月经经量多、色淡、质清稀,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少腹有空坠感。治宜养心补脾,益气摄血,可用归脾汤,圣愈函之类加减。

91、允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傅青圭)

正常的月经,按期而至,很有规律,其量一般在100毫升左右。如果月经提前而至,多与火热有关。月经量的多少则是患者营血状况的反映。月经先期而且量多者,说明显有火热而营血尚未大亏,治宜清热凉血,可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点击文字可以进行编辑哦

但此证必兼经色鲜红或赤、质粘稠或有血块,心胸烦闷,苔黄脉数等热象,与固气虚而月经先期者迥异,如果月经先期而经量较少,则不仅有火热,而且营血亦已亏耗,洽宜滋阴清热,可用洒池汤加减.

92.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涕;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在未行之前,经适则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病逍甚。大都喜按喜揉者为虚,拒按拒探者为实

(张景岳)

经行腹痛,谓之痛经,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其病机不外寒滞,气滞和热滞三类。寒潜治宜温经散寒,可用温经药之类加减。气滞治宜理气行滞,可用加味乌药汤之类加减。热滞治宜清热凉血,可用清经汤之类加减。

虔证者其病因可分为气虚和血虚两类。气虚治宜芥腺益气,可用四君子汤之类加减。血虚宜养血测经,可用四物汤之类加减。气血两虚者,视其气、血偏虚的强度而的用归芍六君子汤,圣愈汤,八珍汤加减。

虚痛与实痛的鉴别要点有二,一是疼痛出现的时间,一是对按揉的反应。大抵以痛在未行之前,拒按拒揉者同实,痛在既行之后,喜按喜揉者属虚。这在临床上很有参考价值。

93.卫之后方畜气,皆之后方言血

(《外感温热篇》)

卫、气、营、血,是叶氏首创的高度概括阐明温病病机的36

性保居状和病情发展顺序的辨证纲领。卫是代表温病初期的表热阶段,气是代表温病中期的里热实证阶段,此时邪已由表人里,病位深入一层。营是代表温病的内陷阶段,温邪更渐入里,也是代表温房后期的衰竭阶段,病情最为深重。由卫至气、血管入血,标志着病变部位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势由轻转查的四个不同层次。是叶氏对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治疗的一大贡献,

94、内伤脾胃,伤其气元: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脾胃论》)

人身的气机以肝脏为升降之枢纽,而以脾胃为升降之本题,脾主运化水谷,主升清,如内伤脾胃,则气机之生发相良受损、故脾胃有病,整个生理功能都受影响。至于外感风,轻则感冒,重熙着而为弊,故形体受到损伤。外在的形林可凭肉眼而见,内在的气机却非单凭肉眼可见,如果囿于见闻而不重视整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对于防病、治病,都将失不利的影响。

95.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桃部,诸病生理

(《乃金匮尚》)

本条强调了气血的部滞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七情是人体本身情志活动而产生的,如失其常度,刚气机都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气滞血瘀,变化多细,又直接损害脏腑功能,从而引起多种疾病。故丹溪方中有盐期丸,以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观其本套,则在调和气血、使之周道无滞,从而却病延年。

点击文字可以进行编辑哦

96,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脾胃论》)

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人体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各部分,都必须通过脾胃及其经脉的作用而后获得营养的补给。如果脾胃虚衰,则中气不足,化源匮乏,不能卫护其外,易为风寒之邪所伤:同时营气易于下陷,清气不能上升,营卫失守,复因迎劳过度,饮食失节,则内伤之病发。所以李东垣认为许多疾病“皆由中气不足”所致,其治法通常多由脾胃入手。

97.若要保安康,当令脾胃昌

(《张泽生医话》)

中医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认为脾冒功能之正常与否,关系到人体的康健长寿。并认为脾胃功能,主要是运化水谷,益气生血、统血等,它既包括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全部功能,也涉及免疫、内分泌等一些机能。人出生后有赖于脾胃功能的键全,食入的营养才能消化、吸收输送到全身,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发育和能量的需要。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机体免疫力较辞目有病的人有显著差异:通过药理分,实析也证一些用于调理静胃病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等均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中医文献指出,“得谷者昌”,“有胃气则生”都是提醒我们要处处注意维护脾胃的旺盛的功能。

98.进邪贼风,避之有时

(《素同·上古天真论》)

虚郸城风系泛指四时不正之气而言。因自然界中一切太计成不及之气候变化;皆可乘人体之虚而致病。游,含有躲避、指出之意。有时,即按时。即按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不使寒暑之邪侵袭之意。

99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灵枢·百病始生篇》)

风雨寒热等外邪,不遇到正气虚的人,邪气不能单独伤害人体。指出了风雨寒热等外邪是外感疾病的外在因素,人体正气虚弱,是外感发病的内在因素。因而“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阐明了以内因为主的发病观点。《素问·评热府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设:“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更明确地指出了应而是具有传染性的,要达到免受外来变邪的感染,除了“王气存内”以外,还必须注意避其邪毒之气。如此,即说明内因为主,也重视外因的作用。

100.阴精所奉,其人穷;阳精所降,其人夭

(《素问·五营政大论》)

主要论述地势和气候对人的发病和寿命的影响。“阴精”指引寒之气,“秦”即上升。“寿”即建康长寿。“阳精”是指阳热之气,“降”即下降,“天”即夭折,引伸为易发生夜病,并且寿命较短。“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天”的意思是说,气候寒冷的西北地区和高原地区,人多热食,腠理致密,阳气不易耗伤,因而人少得疾病,寿命较长。气候炎热的东南地区,气温较高,腠理开,多汗出,阳气耗泄因而易患疾病,寿命较短。

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历代医家对此段经文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尤以朱丹溪更为突出,他把阴阳作为人体中的精血和相火。认为人身阴阳精气的作用对人的发病和寿命有关。由于朱丹溪生于江南,地土卑弱,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且当时很盛行运用辛燥的局方,他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谆谆告人勿妄动相火,而要注重“阴精”成为滋阴派的奠基人。

101.见痰休治痰,见血化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欢热。瑞生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医宗必读》)

这是李中梓引用王应震“知本之言”的一段话。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为医者不要只着眼于局部而忽视了整体。作者提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等警句,不是说不要治痰和治血而是提醒为医者治病必先求本,不要一见无汗则发汗,一见发热就退热,一见喘息就止喘,一见遗精就收湿,而应该四诊合参,明辨八纲,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含本求末,必然贻误病情,酿成他变。

“治病必求于本”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为医者明白此理并运用之,才是医中之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