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墨江南之木渎古镇

 梅屿堂 2021-12-06

水墨江南之木渎古镇

走进木渎古镇,只见河水蜿蜒着流向远方。河面上波光粼粼,停靠着三两只乌篷船。从景区大门走进去,可见严家花园和虹饮山房的园林景观,山塘街,或在香溪河上泛舟。

水墨江南之木渎古镇

严家花园其前身是沈德潜的寓所,沈大名士与乾隆皇帝以诗始,夏则吟诗消夏,冬则围炉夜话,一时之间传为美谈。从严家花园正门走进去,穿过怡宾厅,门厅,走入尚贤堂。这座明式楠木厅,墙上悬挂着松鹤图,木质桌椅古朴典雅,色调柔和。信步绕过白色的月亮门,眼前美景,别有洞天。清澈的水面上,莲叶伸展着腰肢,不知名的树和花草在岸边交相呼应。亭台楼阁,呈飞檐走壁之势。红红的灯笼悬挂于上,顿觉庭院深深之感。青黑色的太湖石,三三两两,或倚靠于墙,或卧于树下。立于一处石阶上远望,太湖石因势而成两处石洞,可纳凉。台阶下一湾湖水,被石头分隔,却因一座小桥的出现隔而不断。桥旁灌木丛生,转身处一面粉墙,一树合欢花开得正艳。精雕细琢的严家花园,环山抱水,处处流动着不对称的美,建筑在这一瞬间跳动着唐诗宋词的韵律,又恍若闺中的女子般精致。北方的房屋与之相比,犹如伟岸的男子,透着粗犷的气魄。

水墨江南之木渎古镇

走出严家花园,一路直行,来到了虹饮山房。与严家花园不同的是,宅院中有一座戏台,名为“春晖楼”。园主人徐士元至孝,每天请戏班子为其母唱戏。这座虹饮山房亦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民间行宫,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得出乾隆帝莅临时庄严肃穆的场景。在这个夏日的清晨,阳光淡淡地洒落在太湖石上,我倚在美人靠上,不见满地的梨花。园林景观,使建筑成了一首诗。人在其中,瞥见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生命贴近自然,乐而忘忧。灵魂摆脱世俗的禁锢,遨游在艺术的天马行空中,找回完整的自己。

水墨江南之木渎古镇

一行人从虹饮山房出来,走进一条街,被“西施豆腐花”几个字所吸引。西施两个字,引出了木渎古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欲为美女西施建造馆娃宫和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以致“木塞于渎”,木渎由此得名。日夜流淌的香溪,则是西施用香料木料,日积月累,香料冲进溪水,故而得名“香溪”。然而,木渎古镇的历史,岂是一个传说所能言明的。

到过木渎的人,定会对在香溪泛舟念念不忘。坐在摇橹船上,望着碧绿的溪水,河岸两侧的柳树遮空蔽日,呈合抱之姿,中途有一树白花夹杂其中,却不知树名。山塘街两侧的建筑与七里山塘街的建筑并无二致,却出乎意料的清幽。难怪乾隆皇帝在此弃舟登岸,与徐士元沈德潜吟诗作对,以至于流连忘返。众人听着船家女的民谣和船撸摇动的声音,转身时发现“皇茶”二字高悬,早已是不知身在何处,今夕是何夕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