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zilixy 2021-12-06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四个阶段和道德认知发展

知识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知识建构的四个阶段: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图示:原有的认知结构。

同化:把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顺应:新知识的整合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

平衡:认知结构通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觉,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示,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9-12个月时,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岁):获得符号的概念,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具有集体的独白表现,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但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已经可以用符号代替具体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运算,是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

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无律阶段: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对引起事情的结果只有朦胧的了解,行为是为了避免惩罚和得到奖励。

他律阶段: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自律阶段: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