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就跟家庭的凝聚力有关,前者明显凝聚力较强,后者较弱。 家庭凝聚力是指家庭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 凝聚力强的家庭,成员的家庭归属感较强,家人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倾诉,分享喜怒哀乐,齐心协力,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温馨和睦。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强家庭凝聚力呢? 这就需要父母们多参与家庭建设,维护好家庭关系。 可以从这几点来做: 第一,父母要塑造乐观、正能量的家庭观念。 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家庭观,很多时候取决于父母。 如果父母在家庭营造的是和谐、轻松的氛围,传递的是乐观积极的思想观念,那大家会过得很快乐很融洽,更愿意互相配合,一起维护这个家的共同利益。 这样的氛围下,家庭会变得越来越好,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第二,父母要调动家庭成员分享各自的心情和所见所闻。 不管心情是好是坏,父母要鼓励孩子及时表达内心的情绪,好事大家一起欢喜,一个人的荣誉就是整个家庭的荣誉,大家一起骄傲。 如果是坏事或遇到难题了,大家一起商量解决,互相帮忙,一起扛过去。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荣辱与共的氛围下,彼此之间也更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家庭凝聚力也会变强。 第三,父母要重视家庭活动,要有仪式感。 逢年过节,或者家庭成员中有人生日,父母要尽可能安排大家聚会庆祝,借助好事的力量会更容易促进家庭关系的良性发展。 没有人会真的讨厌喜事,若能一起庆祝一个节日或一起为某个成员安排生日惊喜,能唤起大家的集体感和幸福感。 同时,一起看着一家人齐聚一堂,能感受到家庭的强大与和谐,从而想要一起去守护好这个家的想法会更坚定更强烈,凝聚力也就跟着增强了。 第四,父母要多肯定和认可孩子的贡献和成就。 有些父母比较严厉,孩子作出了点成绩,兴高采烈回家想听到父母的赞赏,结果却只得到冷冷的回应。 久而久之,孩子在家庭难免会变得沉默,家庭关系慢慢地就变僵了,更别提什么家庭凝聚力了。 因此如果孩子表现得好了,父母要及时地给孩子予以肯定,照顾孩子的感受。 孩子如果收到赞赏和鼓励,一方面会更加积极向上,另一方面会更愿意和父母交流,对家庭更有归属感,就会更愿意参与到家庭的建设当中,从而增强家庭凝聚力。 家庭凝聚力,对维持家庭团结和和谐有重要作用。 家庭凝聚力越强,成员对家庭的归属感越强,也会感到更加幸福。 父母要多组织家庭活动,多联络大家的感情,以增加家庭成员的联系和默契。 俗话说:
家庭和睦了,一方面大家幸福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家庭发展也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