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一)

 ll无为 2021-12-08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饮停胃肠则为狭义的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溢肢体则 为溢饮;饮撑胸肺则为支饮。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其临床表现多端,大致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疾病有较密切的联系。

 【病因病机】

  正常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 肺、脾、肾的功能活动。三焦司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是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如《圣济总录·痰饮统论》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壅闭,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因此痰饮的病机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或为饮食、劳欲所伤,致使三焦气化失常,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而成。

图片

【辨证论治】

图片

【辨证要点】

图片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了解更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