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肌的开关|斜角肌

 疼痛康复研究 2021-12-09

肌的开关



骨骼肌易损伤部位常发生于肌腹与肌腱连接处,也叫腱肌结合部位,此处较其他部位更僵硬;其次易损伤部位为肌腱与骨膜连接处,称为肌腱骨膜接头(肌的起止点),此处缺乏血液供应并且僵硬度较高。

骨骼肌损伤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薄弱部位造成的;另一方面与反射性损伤有关,如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骨膜、支持带中的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的信号异常(信号错误、减少或增加),可造成传出信号(肌的收缩)的错误,而出现肌的收缩顺序、张力发生变化,继发肌的损伤。这其中的损伤机制和运动感知觉系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一侧的骶骼关节损伤造成感受器传入信号错误,可出现同侧骼腰肌、腰方肌、梨状肌紧张,同侧臀大肌和对侧臀中肌薄弱。

因此,骨骼肌损伤的原因可能是关节周围的感受器功能障碍。研究表明,筋膜中的感受器是骨骼肌中的6倍之多,广义的筋膜包括关节囊、韧带、骨膜及肌外膜等,因此人体感受器较多的位置均在关节周围。

综上所述,一块肌出现薄弱或紧张,可能是由肌的起止点和(或)腱肌结合部位损伤造成(运动感知觉的传出点),也可能是由于骨骼肌周围关节中的感受器传入信号异常(运动感知觉的传入点)。所以,可以认为肌的起止点、腱肌结合部位、关节周围筋膜是“肌的开关”。

斜角肌

前斜角肌

起点:C3~C6横突的前结节

止点:第1肋内上缘

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中斜角肌

起点:C3~C7横突的后结节

止点:第1肋外上缘

神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后斜角肌

起点:C5~C7横突的后结节

止点:第2肋外侧

经支配:颈神经前支

功能

协同肌

拮抗肌

颈部向同侧屈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项区背固有肌(不包括颈棘肌、颈间棘肌)

同侧所有起协同作用的肌肉,其对侧相应肌肉收缩时都起拮抗作用

颈部向对侧旋转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颈回旋肌、颈多裂肌

同侧所有起拮抗作用的肌肉,其对侧相应肌肉收缩时都起协同作用

头夹肌、颈夹肌、头最长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

同侧所有起协同作用的肌肉,其对侧相应肌肉收缩时都起拮抗作用

颈部前屈

胸锁乳突肌(头部已处于前屈位时)、头长肌、颈长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

胸锁乳突肌(头部已处于后伸位时)、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项区背固有肌

斜角肌的开关



传入点

颈椎关节突关节囊周围的筋膜

传出点

骨骼肌的起止点、骨骼肌腱肌结合部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