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里剂』温中祛寒>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举隅(期刊论文)

 zd山笑 2021-12-1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33-01

    1 病例介绍

    例1,女,56岁,农民,主因“头痛3天”入院。患者头痛,以巅顶为甚,难以忍受,伴有恶心,呕吐,痰涎,痰涎清晰,不能进食,食则吐,二便调。舌质红,苔白,脉弦滑。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此属肝风内动,木旺克土,法当泄木实脾。处方:吴茱萸6g,生姜10g,大枣10g。水煎频服,1日1剂。连服5日,头痛明显减轻,呕吐止。

    例2,男,68岁,干部,主因“咳嗽半年,头痛、呕吐1周”入院。患者干咳半年,1月前在北京肿瘤医院确诊为肺癌,淋巴结转移,化疗后出现头痛,以巅顶为甚,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胸闷,烦躁,伴有乏力、失眠、大便稀薄,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此属木旺脾虚,治以泄木扶土,处方:吴茱萸6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10g,炒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水煎服,1日1剂。服上方1周,头痛、恶心、呕吐基本消失。

    2 讨论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如下:“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第二十四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三零九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第三七八条)。此三条分别见于阳明病篇一,少阴篇一,厥阴篇一。综合三条文的记载,其主要共同症候为呕吐。所以陈修园说:“吴茱萸,不论噎嗝、反胃皆可用,唯以呕而胸满为据。”而《金匮》有“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的记载。

    三条文中,又以第三七八条为主证,临床所见,亦以该条证居多。因为单根据“呕吐”,还不能完全肯定是吴茱萸汤证;如果干呕、吐涎沫又头痛,则应用本汤的机会较多。由于本汤证是脾胃虚寒,肝木横逆,所以吐涎沫是吐出清涎冷沫,头痛大多在巅顶部位。本方以吴茱萸苦辛为君,能平肝气泄胃浊而止呕。重用生姜,能散寒镇吐,胃阳振复,浊阴得泄不令上逆,干呕、头痛自可愈。

    以上2例病虽不同,但均有巅顶头痛、恶心呕吐,辨证均为脾胃虚寒,肝木横逆之证,所以应用吴茱萸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101400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10)

    (编辑 李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