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2382字18图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文/图:恬妈 双减后的小一,回家没有任何书面作业,所以我每天都会翻阅孩子的课本和知训手册(可能是深圳特有的,也就是校内教辅),一方面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查看孩子课内的学习情况。 经常看到恬恬的数学课本上有一些符号,文字或者数字。起初我没太当回事,每每问及,恬恬都答:这是我做的笔记。一年级的孩子做笔记?在我的认知里这纯碎是好奇心驱使,写着玩的,所以我也没太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无论是知训手册,还是我给她安排的妈妈牌,相同的题型都会有相似的“笔记”。这一点发现,忽然让我对恬恬的数学笔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到底在做什么笔记?是老师要求的,还是自己主动想写的? (数学书中的笔记) (妈妈牌练习) 于是,我这次认真的“研读”了恬恬口中的笔记,结果发现,完全看不懂。她的那些线条,符号,我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解读。为了避免理解偏差,掩饰我看不懂笔记的尴尬,我让恬恬给我详细解读她的“笔记”。 不看不知道,笔记真奇妙。原来恬恬的这些笔记,都是数学老师上课教授的方法,我看懂笔记后,立马感受到了专业老师和“半路出家”的区别。 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觉得有助于培养学习习惯的“笔记”。 1,写一个,标记一个,避免重复错漏 幼儿园阶段,恬恬做数数方面的练习时,我都会让她数一个划掉一个,以免重复错漏。 小学的数学题不再是简单的数数,而是巧妙的设计一些知识点,从而考验孩子的综合处理能力。 (数学书中的笔记) 于是,面对比谁大,比谁小的题时,尽管题目不难,但需要孩子细心又耐心。所以恬恬听取了老师的方法,用写一个,标记一个方式,把答案写在对应的位置,从而避免重复错漏。 2,用连线表达数量变化的过程 下面这道题,恬恬画了很多圈,我不明白她想表达什么意思。是随便圈一圈,还是另有含意。恬恬答:我这样画上圈和线以后,你就能分得清这个故事的先后顺序了。 (数学书中的笔记) 原来如此,她用连线的方式表述了数量从多到少的变化顺序。我想,老师的目的应该也是帮助孩子么理解三个图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观察数量变化。果真是个好方法。 3,做数量比较时,先找出相等的数量,再做比较 小一上的数学有一个难点内容,即数量之间的比较。如果孩子对数量和数字不能很好的一一对应,面对比较多少,多几个,少几个问题时,更是一头雾水。 (数学书中的笔记) 所以,恬恬的数学老师让同学们处理数量比较的问题时,均先找出数量相等的位置,并划上辅助线,以表示数量相同。再来判断多几个或少几个问题就轻松多了。 另外,如果题目图片信息较多,还需要将不同物品一一列举,从而进行数量比较。 (数学书中的笔记) 课本中这样做笔记,知训手册上做题时亦如此。似乎已成为习惯。 4,目测类的比较题,按统一标准计数 比如下面这道题,比较三支笔的长短。乍一看,第二支笔和第三支笔长度很接近,一时靠肉眼来判断的确有些困难。 (数学书中的笔记) 正确的做法是将所有参与比较的物体都按同一标准进行计数和比较。而图中的笔,老师要求恬恬她们均从笔尖开始数数并写出数字,从而判断。 恬恬没有告诉我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我大胆的猜测,一方面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续数学课中关于开头(起点)的内容打下基础。 (知训手册中的练习) 5,尽可能多的利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来增加计数的多种可能性 对于有基础的孩子而言,小一上的数学内容可能没什么难度。但又不能因为自己会而不认真听课,从而形成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所以,我会建议恬恬对一些可以发散思维的题,多思考几种解题方法,让大脑动起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解题积极性。 (数学书中的笔记) 比如这道题,恬恬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想到了三种表达方式。回家后我又启发她,从颜色、穿着等找到更多的组合方式。 6,标记方位好判断 当恬恬她们学到左和右,前和后等方位词时,为了便于孩子们标准统一,也避免出错。老师要求做方位题时,可以标记好左和右,前和后等。标记好之后,再去计数,就不容易出错了。 (数学书中的笔记) 如下图所示,如果一开始没有按照动物的方位朝向标记好前和后,这道题很容易按照惯性思维从左至右开始数,从而写上错误的答案。 (知训手册中的练习) 我也发现,恬恬做所有方位题时,都会自觉标记,已形成习惯。 7,寻找规律,事半功倍 一开始学习数数的过程中,恬恬学到了老师讲授的方法,在听课时,努力思考数列的规律,通过发现规律,来完成数数或者计算内容。 (知训手册中的练习) 随着对规律变化越来越敏感,对于规律数数问题也越来越轻松,很容易就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计算正确答案。 (知训手册中的练习) 8,基数和序数,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它 面对基数和序数问题,难点不在于怎么数,而在于准确理解基础和序数的概念。 (数学书中的笔记) 恬恬的标记上对数(量)和几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区分展现,一目了然,很容易理解。 (数学书中的笔记) 同时,在数量上标好对应的序数号,可以更加快捷准确的完成练习。 (知训手册中的练习) 同理,排队问题也可以借助画圈,标记的形式,既方便孩子理解,又便于孩子解题和思考。 目前,恬恬她们的数学课尚未学完,所以能分享的笔记也只有这么多。 ![]() 我昨天向恬恬学习了笔记的记录方式,虽然笔记记录得有点不整齐,但总体来说思路和方法都没错误,而且恬恬自己全能看懂并,关键做其他练习册也会遵守老师的方法,所以我也挺知足。 学而思即将退出K9,想必很多家长都在四处联系老师,让老师带着孩子们上1V1的线下课。可我还是忍不住想给大家泼点冷水,校内基础没抓好的话,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校外培训了,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奥数上。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