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条文总结

 Selina妮妮 2021-12-13

​桂枝汤条文总结

歌诀(长沙方歌括):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条文:

一、太阳中风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二、太阳病发汗或误治后,表证仍在者

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45)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57)

三、杂病营卫不和致自汗、发热证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3)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实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四、阳明表证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五、太阴表证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六、吐利、霍乱愈后身痛证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72)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387)

七、禁忌证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17)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