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古城奏响“大运河三部曲”

 12345csdms 2021-12-13

苏州姑苏发布 

2021-11-19 18:3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以昂扬姿态、担当精神迎接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保护区、姑苏区成立10周年,特开设“江河湖海见苏州 奋勇担当亮招牌”主题专栏,聚焦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突出展现全区上下做优行政和文商旅中心,做强教育医疗高地、科技创意高地,做精苏式生活典范的成绩和亮点,为苏州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加油鼓劲。






图片



迢迢大运河

穿越姑苏城

文脉绵绵不绝

图片

依托保护区、姑苏区运河文化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优势,今年以来,区文联积极发挥文艺力量,用原创诗歌咏出大运河悠长文韵,用手中笔墨绘就大运河千年魅力,用赤诚金石篆刻下大运河连绵胜景,以“大运河三部曲”的形式,多角度传承与弘扬运河文化,唤醒更多人的运河记忆,传递保护区、姑苏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不变初心与不懈努力。

01
诗中运河
咏不尽的姑苏情愫

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社会生活、自然山水、风土人情,皆可成为诗歌描摹的对象。而诗歌最大的魅力在于,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浓厚的诗情依旧在人的精神中熠熠生辉。

图片

为了让更多艺术家实地感受运河姑苏段之美,讲好运河故事,今年,区文联积极承办了省作协“大运河春天行”文学创作活动,组织全国知名中青年作家游山塘河、走平江路、赏枫桥夜景、品评弹乐韵,开展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其中特别围绕苏州“运河十景”中的“姑苏六景”进行深入创作,最终形成了《姑苏记》原创诗歌28首,用悠悠文字串联古今,串联起姑苏城与运河间深厚的情谊。

图片

部分诗歌一览

↑可上下滑动查看↑

平江路小曲

小海

街道转角处蹲着的一个孩子

突然向我微笑的脸上

扔来了第一颗雪球

一群孩子从四面八方涌来

边跑边向我发起进攻

茫然不知所措的幸福

春天来了

我看到蜜蜂围绕着婴儿车飞翔

因为他的嘴巴沾上了

糖果的甜蜜香气

我看到那么的微笑

雪的微笑,猫的微笑

门的微笑,窗的微笑

屏风的微笑,锁的微笑

报纸的微笑,电视的微笑

香烟的微笑,发动机的微笑

铃铛的微笑,纸飞机迷路的微笑

镜子的微笑,哦,浪子啊,浪子

无论你走过多少阡陌街巷

镜子都照亮你回家的路

哦,镜子,你所作所为的后面

是无边无垠的宇宙:平江路

寻梦山塘

灯灯

青竹深情。流水款步。

有人暮色中登上天梯,敲响月亮铜鼓

有人跟着钟声,去了寒山寺。

繁华处,伯虎回首,秋香回眸

拱桥上走过灯笼

夜莺不问来客,歌声推开深锁的门

我们饮茶。听曲。看茶叶跟着曲子

沸水中,一路辗转

浮浮沉沉

——柿子树是长者:它,教我们

安放好起伏的心。

容器

艾蔻

石湖从容,水面空阔

在白天收纳光线、青山和塔影

行春桥安静,它美妙的九孔连拱

耐心等待自己的时间

所谓能工巧匠,就是可以

造出一个拙朴而奇妙的容器

在天赋之夜

盛放十个月亮

那天总想起熟悉的

华北平原和川西平原,以及

与之相伴的黄河与长江

不知自己是不是好的容器

能不能同时装下它们

一个辽远,一个青翠

一个浑黄,一个清朗

02
画里运河
绘不完的古城风光

运河水呵护着古城,也滋养着古城人民。大运河见证了姑苏城千百年的时光变迁,也串联起山塘、虎丘、盘门、宝带桥等一众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使整座古城更加灵动,也更富内涵。

图片

今年3月起,姑苏区美术家协会组织会员60余人开展采风活动,参与创作的画家年龄最大的已近八旬,最小的才二十出头。画家们选取枫桥夜泊、横塘驿站、宝带桥、平江古巷、虎丘塔等具有代表性的“运河十景”点位,以美术家的视角描绘苏州大运河的秀丽风光和历史人文风采。作品不仅包括传承吴门绘画笔墨风格的中国画作品,也有油画、粉画等现代绘画作品,最终共计形成了79件以大运河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在“千载运河润姑苏 百年华章歌盛世”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印上运河
金石里的江南神韵

金石、书法、国画、诗词歌赋……都是祖先留下的文化精粹,亦都是传承大运河历史的最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前期,在姑苏区书法家协会的牵头下,34位篆刻家将大运河沿线的古景、古桥和相关诗词,以高超的篆刻艺术呈现在105方金石之上。其中,著名画家顾曾平创作设计的运河首景“吴门望亭”由八方印章组合而成,画面生动、创意十足。此外,沧浪诗社还创作了11首与“运河十景”相关的诗词,由书法家围绕这些诗词进行书法创作。其中序词《彩鸾归令》以长达6米、宽1.45米的巨幅书法作品呈现,由20余位书法家集体创作而成。
图片

江南文化/周摩和
枫桥夜泊/马俊春
图片
瑞光塔/潘风
图片
石湖串月/曹永坚

目前,这些原创作品已集结成为《运河十景》诗书画印作品集,并在“运河十景”诗书画印展集中展出。

图片

图片

下一步,区文联还将开展“寻古述今望未来”系列文艺创作活动,以运河古诗词整理项目为抓手,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把“家底”摸透;广泛挖掘姑苏街巷的人文历史,征集“最美”街巷原创诗歌,讲好运河沿线的街巷故事;助力推进报告文学《家在古城》的创作,由点及面展现保护区、姑苏区在古城保护更新方面的有益实践。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区委宣传部 区文联 顾婧

编辑:王秋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