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会对心脏、大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造成损伤。而靶器官的损伤程度,不仅与高血压等级有关,更与高血压类型有关。目前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夜间血压不降或升高对靶器官损伤更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往往把这种高血压称为“夜间高血压”。
夜间高血压如何诊治?发病机制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参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定义为夜间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计算公式:夜间血压下降率=(昼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昼间血压均值×100%。表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小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夜间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有关,且昼夜血压差值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呈负相关,夜间血压下降与睡眠时交感神经活性下降有关,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常伴有持续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具有很强的生理节律,多在清晨及夜间睡眠时被激活,夜间高血压的发生也与RAAS异常有关。研究表明,夜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夜间收缩压呈正相关,提示AngⅡ水平增高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与夜间血压节律失调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夜间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缓慢与IR关系密切。Giordano等[2]共纳入10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中76例夜间血压升高。与夜间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60、120分钟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多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SAHS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0%~92%的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而30%~50%的高血压患者伴有SAHS。国外学者报道了褪黑素分泌不足与夜间血压升高相关。Obayashi等[3]在47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发现随着尿硫酸褪黑素排泄量(UME)减少,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当UME从10.5μg降至4.2μg,夜间平均收缩压升高2mmHg。提倡夜间高血压患者适当运动、饮食清淡、戒烟限酒、限制钠盐、补充钾盐。-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相比于晨间服药,夜间高血压患者在夜间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更显著降低夜间血压、恢复昼夜血压节律。
- 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晨起或夜间服用对夜间血压的影响相似。
- 褪黑素在调节夜间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临床研究建议服用外源性褪黑素来控制夜间血压。
- 对于降压效果差或不明显的患者可选择联合降压治疗,如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靶器官损伤或引起夜间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缺氧,根据患者自身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纠正缺氧。- 肥胖患者先予减轻体重,夜间缺氧严重者可予鼻导管吸氧、佩戴呼吸机等对症处理。
- 合并气道梗阻时,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CPAP治疗不仅能纠正患者夜间低氧血症,而且还能降低睡眠AHI,睡眠呼吸暂停越重,疗效越明显。
- 如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效果差,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包括悬雍垂软腭咽成形术、下颌骨前移或舌骨悬吊术及气管切开造口术。
夜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并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希望临床医生加强科普、强化降压、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助力减轻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1]王连连,程育博, 夜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 ( 10) : 102 -105.[2] Giordano U,Della Corte C,Cafiero G,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dipping and insulinresistance in childrenaffected by NAFLD [J]. Eur J Pediatr,2014,173[3] Obayashi K, Saeki K, Tone 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atonin secretion and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in elderly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the HEIJO - KYO cohort [J]. Hypertens Res,2014,37 ( 10) : 908 - 913.林明宽,三亚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心电生理介入。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一年。目前担任《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广东医学杂志》、《实用心电学杂志》、《重庆医学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的审稿专家。2020获得哈特瑞姆医师节答疑训练营“最佳学习之星”。担任海南省绿色电生理常委、海南省心血管委员会委员、海南省心律失常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