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道德经】《道德经》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共鸣

 新用户3796in1i 2021-12-15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道德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它内容丰富,涵盖诸多学科,被誉为东方智慧的代表。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作为教育工作者,挖掘《道德经》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启迪和丰富的我们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无用之用”与教育“留白”的思想共鸣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本章老子从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最常见的个现象举例,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甚至起到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只是不容易为一般人所觉察。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位大用。
这一章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教师既要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好的教育是留白的艺术”,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工作中必须留给学生自我学习和自主成长的空间。魏书生说:“只有'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现代教育学,不提倡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反对家长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包办,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家长不代替。


二、“常善救人”与有教无类的一脉相承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本章老子以“善行无车辙”为立论基点,列举了一系列行为智慧的最高形式和最高境界,阐明有道之人从其行为结果中找不出行为手段或行为本身的痕迹。同时,表达了有道者对人各有才、物各有用的明鉴,无弃人弃物、乐于救人救物的意志和情怀。我们今天的“师资”一词,就来源于本章。
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转换到学校:教师常无心(主观成见和私心),以学生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教师对学生,歙歙焉(收敛自己偏见),为学生浑其心(使学生的心思归于淳朴)。学生皆注其耳目(专心聆听教诲),教师皆孩之。
这两章对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启示是:有教无类,善做教育。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和发展”“为了一切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掌握教育艺术,彰显智慧力,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应试固然存在,但已不是教育的全部精英的培养不可缺少,但并非要多数学生沦为教育的看客。要摒弃狭隘的教育质量观和功利化的教育政绩观关心关爱关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人人进步、各尽其才。


 三、去甚去泰与尊重个性的理念认同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在本章指出: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性缓性急,有强健有赢弱自爱有自毁治理国家应顺应万物,正视差异,反对过分极端的措施。如果强力去做,强行一律,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甚至适得其反。
本章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尤为典型,应正视教育对象的差异和个性。若对教育的对象进行细分,不止老子提出的八个“或”,其差异性更大,特殊性更强。教育不是工厂的流水线,教育评价也并非用一把尺子,应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和差异,采取多元培养模式、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这是现代教育形成的共识。学校如果片面追求文化成绩和升学率,势必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家长如果执意给孩子设定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造成心理的扭曲。因为违背教育规律、采取极端过度措施导致学生厌学、辍学、自杀,更有弑师杀母事件,都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四、“积累之道”与为学之道的路径一致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这一章,老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功之赂,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做人做事,要注重当下、注重积累、注重过程,必须要有毅力和耐心一点一滴去完成。如果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恣意妄为,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这一章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耕耘不语,静待花开。百年大计,莫如树人,教育是长期而艰巨的长久之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贯穿幼学、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还有在职教育、终身教育,其过程犹如接力。老子的“积累之道”,即是为学治学的励志之道。唯有施力“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第六章),慎终如始,才能教有所成、学有所成。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责任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上好每一节课


五、“玄德”无私与师德大爱的境界求同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本章揭示了揭示了宇宙万物的逻辑生成过程,阐释了道和德的基本特性和相互关系,对《道德经》核心概念“德”进行了定义。《道德经》中的“德”即为本章中的“玄德”,可以理解为最高深的德行,其体现是万物而不居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促进万物长成而不主宰,也就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无私”。
这一章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师爱无私,师德至高。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教育工作有辛勤、无私、奉献的特性,教师职业被称为“爱的职业”,教育的真谛就是爱。无私“玄德”,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唯有对事业至诚,对学生大爱,乐于奉献,为而不恃,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誉。
以上五方面,仅限于对《道德经》中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探讨。党的教育方针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道德经》所主张的若水、谦下、不争、无欲、无私、虚静、抱朴、慈俭等思想,尤其是“上德”“ 玄德”“贵德”“有德”的内涵阐释,对于立德树人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同时,“道法自然”“无为”的观念,对教育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探讨和实践,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利用。

【作者简介】任尚锋,笔名市隐者,《道德经》文化爱好者,灵宝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学术顾问、宣讲员,近年来,致力于《道德经》的研习、传播,组织举办了四期《道德经》百日研习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