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讲析】道德经第十二章:为腹限目

 新用户3796in1i 2021-12-15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导语:从《道德经》文本上来看,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是紧密联系的四章,第十章讲圣人修身功夫(六问六诀),第十一章讲物为人用(从物理推及治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二章讲不能人为物役(舍弃无,追求有,弊害多),第十三章讲心外无物。主要指出声、色、味、犬马、财货等物欲追求对人身心的害处,说明去奢节欲、为腹限目的圣人之道。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丰美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学习提要:本章通过“以道观人”的视角,为我们描写了两种人的情形,一种是人为物役的俗人,一种是为腹限目的圣人,主题可以提炼为“为腹限目”。本章难点:是否认为老子是禁欲主义者,以及“为腹”的涵义。

原文析解

本章分两个层论述:

第一层,讲欲望不可刺激,“五欲”之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重点字词注释

五色:青、红、黄、白、黑,此指色彩多样,暗示纵情色欲、服装、装饰等。 

目盲:盲为眼疾,并非完全看不见。

五音:宫、商、角、徽、羽。这里指过多的声音,暗示纵情声乐、歌舞、 戏剧等。

聋:为耳疾,并非完全听不见。

五味:苦、甜、酸、咸、辣这里指过多的滋味,暗示纵情口腹之欲。 

爽:失去味觉。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今天的意思与古代正好相反) 

驰骋:骑马奔跑,比喻纵情放荡。 

畋猎:野外打猎。古人,特别是古代 之贵族,以畋猎为一种娱乐。 

心发狂:心灵失去控制,而激动若狂。 

难得之货:可以理解为金、玉等贵重的物品,也可以理解资源稀缺、利润高的货物(“难得之货”不是物品,而是商品,物品没有交易性,商品有交易性)。

行妨:妨,妨害,伤害。行妨指的是伤害行为,也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杂的音调使人听觉不敏,丰美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稀有货品使人行为不轨。

学习“无色五音五味”前三句,我们会有一个疑问,老子为什么喜欢用“五”来说事,这与中国古代的五行文化有关,在不同领域,还能够对应许许多多的“五”。

这一层,老子以排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有画面感、生活化和想象力。这五个方面,既是事实描述,又是现实反思,可以总结为五种欲望、五种危害、五条警示。从身体感官,到人的心灵,再到行为,叙述了一个人逐渐滑落的轨迹。经典的魅力在于经久不衰,哲学教给我们反思生活、看懂生活、学会生活。这几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五色令人目盲”,可以看作老子的美学原理。“五色”太杂,“三色”足够,广告设计色彩不能太庞杂,人穿衣服上全身能超过三种颜色,所以有“三彩”服饰。现在,城市的户外大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光辐射,激光笔,这些光污染是比较严重的,手机带娃在农村很普遍,相当不一部分青少年近视眼,都但是看手机、打游戏造成的,说“五色令人目盲”毫不夸张。

“五音令人耳聋”,大功率的室外音响,手机上的耳机,号称视听盛宴的摇滚演唱会,迪厅、KTV,这些声音都让大家的耳朵很受煎熬,让心脏病人到了恐惧的地步。

“五味令人口爽”,现在饭店后厨的调料至少50味,食材“海陆空”都有,什么都敢吃,哪怕不要命(果子狸,三个外星人被空投到中国:第一个来到北京,居委会大妈马上打电话:公安同志啊,我们这有特务!第二个掉在上海,上海人挺高兴:这个东西好好玩,应该送到动物园去卖门票。第三个掉到广东,广东人:没有吃过这个东东,拿去煲汤!)。老子说预防要“口爽”,现在的商家偏让你“爽”。火锅广告“辣的让你爽”,啤酒广告“爽到底”,牛奶饮料“爽歪歪”,这还不够,汽水饮料叫“尖叫”。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现在马少了,也不许打猎了,都是开汽车,城市里面的叫城市猎人、霸道,公路上有跑车,野外的车叫探险者、开拓者,过去叫驰骋,现在叫拉风。拉风不够,发狂不够,还要发飙。新闻中不断报道有年轻的“飙车党”,有“速极”版车祸。总归,老子描写的场景,在今天太现实了,有享乐主义,有现代工具控制症,这些都是现代病。这些现象,不能说是现代文明的体现,而是对现代文明的扭曲和亵渎。

第二层,讲的是圣人的修身和治国之道。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追求

腹:这里为饱腹之义,代指内在的满足,基本的需求满足。

目:这里为悦目之义,代指外在的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之后的更多的感官享受及世俗价值的追求。

去:舍去。彼:即为“目”。

取:留取。此:即为“腹”。

译文:因此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求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圣人自己的做法,但求安饱而不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二是指圣人的管理方法。帛书甲乙本“圣人”后多“之治也”三字。圣人的管理方法应该更重视百姓基本的生活条件,而不是鼓励百姓去最求感官的刺激和物质享受。与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一致的。

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个判断,老子是不是禁欲主义者?一部分学者在讲解读这一章和第三章“常使民无知无欲”时,说老子是禁欲主义者,《道德经》有消极的思想,这是误解了老子。从本章文本的角度来看,老子只是指出了五种多欲行为的危害,没有绝对化地让人没有欲望,合理的欲望是人的正常需求和前进的动力。老子后面还说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80章)。从道家思想上来说,道家最推崇个性自由,禁欲无从谈起。另外,他只是揭示了“圣人为腹不为目”的事实,至于大家有没有效法圣人的意愿,完全在于大家个人自愿。道家的圣人是道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儒家的圣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非常突出)之人。虽然说圣人不可企及,但是我们可以实现对自身的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只是告诉我们,“贵族”和“土豪”的区别,“土豪”就是只会炫富享受,一夜能有千万富翁,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他也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时间都去那儿了”,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有所舍才有所得。他同时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只有音乐和美酒,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更应该有一本《道德经》。

品悟:

从“人为物役”回归生命的本真自由

这一章生活气息比较浓厚,老子在2500年以前,就以其深邃的眼光,预知了现代文明的图景,物质极为丰富,生活多姿多彩。他的用意,是在反思丰富的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提醒人们要适度而止。按照第九章老子的说法:金玉可有,但不必满堂;富贵无错,错在骄奢。按照第十章老子的说法,“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不反对人耳聪目明、学问通达,反对的是人心灵的放逐和智巧的增长。本章老子借“五音五色五味”来阐述人与物质、人与欲望的关系。圣人认为色彩缤纷、丝竹嘈杂会扰人视听,珍馐美味、纵情玩乐会使人丧失心志。而奇珍异玩更会诱导人心生歹念、行为不端。因此圣人倡导人们摈弃物欲诱惑,过安定知足的生活。苏格拉底说,谁不能主宰自己,谁永远是一个奴隶。中国传统文化有“人为物役,心为形役”说法,讲的是一个道理,心若不复杂,人生也简单。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代生活,有一些“智者”在不断创造欲望、刺激欲望、挑逗欲望,我们难免会在诱惑中迷失自我。我们当从经典中学会坚守淡泊宁静,避免心神不再被功名利禄所驱使,形体不再受到奴役。要反思日益平庸、从众和惯例化的日常生活,超越日常生活中那个与世界分离的“自我”,赋予黯淡的、单调的现实以意义和价值,回归一种自由的、个性化和本真的生存状态。

二、从“无色目盲”到倡导极简主义生活

近些年方兴未艾的一种生活理念——极简主义,是指简单、朴素、有秩序、舒适的生活方式。它首先表现为物质上的精简。人们不再通过占用物质来获得安全感和幸福,而只拥有当下需要的东西。近些年流行的“断舍离”就传递了极简主义精神:断决接纳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当下用不着的东西,脱离对物的执念。把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物清除出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过上轻松、简单、舒适的生活。极简主义还表现在精神世界的简约。了解自身真正的精神需求,选择有限的几项兴趣爱好,比如音乐、读书等,聚精会神,专注于此,学习和提高。如果我们追求样样都要会,则极有可能会件件都不精。那样的生活看似多姿多彩,实则繁杂疲惫。极简主义还要求接收信息上的简单。处于当今资讯爆炸的信息社会之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生活,抢占眼球。奉行极简主义就要杜绝那些繁杂无用的信息,快速、高效地搜索真正有价值的资讯。极简主义生活还要求我们精简社交圈。以前我们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一定要广交朋友。事实证明,朋友万千,不如知心一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过极简生活,只选择“晚来天欲雪,可饮一杯否”志同道合之人,做真诚相待的交心朋友,不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无效的社交上。归根到底,极简主义生活理念在于欲望的简单,返璞归真,以素为美。

三、“为腹限目”的精神成长意义

用心品悟这一章的文本,我们会发现,老子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如何避免“目盲”“口爽”“耳聋”“心狂”“行妨”,如果那样,医生和法官完全胜任,用不着他这样伟大的圣哲说话。更深层次的寓意,那就是“身之官”和“心之官”有着密切的关系。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那么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大智慧,去把握纷繁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

首先,不要因为“目盲”导致“心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的心灵更透明,我们的世界更光明。不“目盲”,才能不“心盲”,才能明辨是非、看清真相,才能“观妙”“观徼”,才能感知“大象无形”。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不能因为金钱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使自己变得自私、主观,而看不见真实、客观的世界了。

其次,不“耳聋”我们才能听到“心声”。如此,在学道悟道过程中,才能听到“大音希声”。在大自然中,才能静听花落的声音,聆听天籁之音的美妙。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听到呼声和真声。在为社会大众服务中,才能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境界,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者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是感觉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

其三,不“口爽”才能有“味道”的感觉。“乐与耳,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第三十五章)音乐和美食,让人留恋往返,道讲出来,平淡的没有一点味道。老子说要“味无味”,在无味中品出味道,方才是人生的智慧。不要总是眷恋着舌尖上的味道,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寻味”。“五味”如果太多的话,“三味”就够了(三味奇,很有文化底蕴)。鲁迅先生少年时期在“三味书屋”读书,其含义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古代就有读书“三味”的说法:读经味如稻梁(粥),读史味如肴馔(zhuàn,鱼肉,丰盛的饭菜), 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鱼肉酱,调料)。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读书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极有味。

只有不“目盲”“耳聋”“口爽”,我们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在寂静没有声音的地方听惊雷,在苍茫寥落的地方看世间的繁华,从最平凡最普通的地方感受到不平凡的东西,就达到了人生思想境界的高度。

四、善于调控人生的需求层次和生活目标

“为腹”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社会需求层次。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需求,从最基本到高级,是有层级的金字塔结构,其中以马斯洛的理论较为著名。他认为,人的需求和动机可以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最底层的是生理的需求,如食物、饮水、空气、睡眠、生理平衡。较高层次的需求依次是安全感、归属感,尊严与成就,认知、美感,个人潜能的实现。最高的则是超越的追求,包括高峰经验的实现。科技创新、艺术创作、策划创意到了最佳状态,豁然悟道,实现超越,达到顶峰,有一种沉浸感、完美感、满足感、幸福感。这样的具体分类和排列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人或所有的场合。当温饱的要求不能满足的时候,个人尊严或者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往往下降。而当生存有了保障之后,人们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如尊严、知识、成就等等。“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学会“动善时”,顺时而动,顺应变化,把控需求层次,调整生活目标。



作者简介

任尚锋,笔名市隐者,《道德经》文化爱好者,灵宝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学术顾问、宣讲员,近年来,致力于《道德经》的研习、传播,组织举办了四期《道德经》百日研习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