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倒诗词大会82位高手!“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哪个字错了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1-12-16

若说起诗词方面的造诣,那唐朝和宋朝必定是我们绕不开的朝代。

正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唐朝时期的繁荣,不只展现在其经济发展,还体现在其文化发展水平中,像李白、白居易这样耳熟能详的诗人比比皆是,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天生丽质难自弃”这样的诗句也如同余音绕梁一般流传至今。

为了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国家开展了很多除了教育以外的其他娱乐活动,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国诗词大赛”。

“中国诗词大赛”通过考察选手们诗词的储备量,既激励了很多人去学习诗词,也让观众在娱乐活动的同时,了解了更多的诗词文化。

在这场比赛中,有一道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道题让82位高手都被击败了,这个问题就是:找到“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诗中的错别字。

一、韦应物其人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写出这首诗的人——韦应物。

韦应物,唐朝著名诗人,或许在唐朝的诗人群体当中,韦应物不见得能排到大前面,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绝对是其中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当中,从小便拥有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知“委屈”二字为何物。

由于家大势大,韦应物被家中养成了一个小恶霸:年少时横行乡里,让街坊邻里看到他恨不得绕道而走,长大后成为了天子近卫,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韦应物的底气全都来自皇家给予的权势,所以当有朝一日皇家权威不再,他自然也就没了依靠。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之间逃命到了蜀中,韦应物脚下的腾云梯骤然被抽走,没了官职没了权势,惶惶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幸好,他的家族根基当中有不少人文学造诣都颇高,让韦应物能在走投无路之时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

自此,他收起了纨绔子弟的做派,开始埋头苦读,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谋取一官半职,真正为朝廷做些什么。

可惜,即使韦应物成为了一个难得的后起之秀,饱读诗书,成为了当朝满腹经纶的才子,他的仕途走得依然很不顺畅。

多年来,他在许多地方当过官,可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重用。

这样的怀才不遇让韦应物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十分颓丧,所以他做了许多诗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这其中就包括流传至今的《简卢陟》。

二、难倒诗词大会82位高手

在这首诗中,韦应物通过“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这样的形容,充分表达了自己心中的苦闷,可以说是一首完完全全的寓情于诗之作。

当时光流逝,转眼间到了现代以后,或许连韦应物本人都没有想到,《简卢陟》的最后一句话,竟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讨论和热议。

讨论的起源来自于一个叫做“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在其中的某一场比赛中,有一道题目借用了该诗中的最后一句话。

题目问的是:“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当中,哪一个字的用法是错误的。

按理说,若是熟悉《简卢陟》,应当马上就能反应过来才对,然而在这首诗出现在比赛中之前,已经成为了网络热门句子,有很多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所作出来的改编,比如“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倾尽江河里,赠饮天下人”。

可以说,大家现在所熟悉的早已经不是原诗中的句子,而是经过改编之后的网络版本。

因此,这道题难倒了诗词大会的82位高手,让他们都栽进了坑里。

直到公布正确答案,选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一直纠结的“足以”没什么问题,真正错误的地方,在于“一壶酒”得不对,正确答案应当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这场比赛在网络上播出之后,网友们立即对“壶”和“瓢”这两个字展开了讨论。有很多人会觉得,用什么量词来形容酒有什么关系?

或许只是当时诗人手中正好有个瓢,又或者是他习惯用瓢来盛酒,所以在诗中也用了瓢而已。

这样想的人一定忽略了古人作诗的严谨,当初贾岛作《题李凝幽居》时,因为摸不清用“推”还是“敲”,坐在驴背上都忍不住琢磨,差点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

由此可见,诗人们在作诗的时候,必然会仔细研究当中的每一个字,力求精益求精。

三、“壶”与“瓢”的区别

当知道了韦应物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用了“瓢”这个字之后,我们就不得不去想,“壶”和“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更习惯说“一壶酒”,韦应物还是在诗中用了“瓢”呢?

如果对诗词有一定的储备量,就会发现很多诗人在写“酒”之前,所加上的量词都是“瓢”,这是因为“瓢”在古代有指代穷苦清贫之意。

“我有一瓢酒”更能展现出韦应物当时生活清苦、身边只有一瓢酒傍身的穷困潦倒之感。

“壶”字则不同,其是一个完好的器皿,所以多被用在奢华的场合当中,并且由于“壶”有着其中自有天地的说法,所以“壶”常常被用来描述诸如宇宙这样广阔浩瀚的空间。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哪个字错了?难倒诗词大会82位高手。或许诗词的精妙之处正在于此,其每句话、每个字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一字之差,便会导致诗句意境的千里之别。

在了解了“壶”和“瓢”这两个字的区别之后,相信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且在日后背诗的时候不会再囫囵吞枣,而是细细琢磨,了解每一个字背后的真实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