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前市场上8种降糖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梁老师讲糖 2021-12-17
大家好,我是梁老师,今天简单总结一下临床常用的8类降糖药物的常见副作用。

1.胰岛素,最常见就是低血糖,也是风险最大的副作用,再一个就是体重增加,主要是因为血糖控制好以后能量丢失减少,以及胰岛素的促合成作用,少见的还有水肿,表现在外周组织。胰岛素过敏比较少见,原因是胰岛素制剂中的添加剂(比如胰腺多肽),此外,还有引起局部皮肤组织萎缩,局部皮肤感染等,这个和消毒不规范,注射器不洁净,针头重复使用和局部抵抗能力太差有关系。

2.磺脲类,代表药物格列美脲,格列吡秦,格列奎酮等,副作用最常见也是低血糖,尤其是格列本脲,半衰期长,它的代谢产物也有降糖作用,是基层医院低血糖住院最多见原因,然后还有体重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有关,此外还有皮疹,过敏,恶心,呕吐等一些少见副作用。

3.双胍类,双胍类到目前只剩下了二甲双胍这一根独苗,临床上已经应用了半个世纪,几经反复,目前该药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等,二甲双胍属于大分子结构,并且以原型从肾脏排出,所以,如果肾功能不全,或者使用造影剂时会减慢其排泄速度,这都是禁忌症。

4.a糖肝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主要作用在肠道,副作用也在肠道,最常见就是腹泻,腹胀,大剂量应用也会损害肝功能,有慢性腹泻,酗酒和恶性肿瘤的人不宜服用。

5.噻唑脘二酮类,最早进入临床是曲格列酮,因为肝脏毒性无与世纪之交撤出市场,目前临床应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这一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体重增加,骨折,和其他药物合用也可导致低血糖,是选择相对谨慎的一类药。

6.格列奈类,也是促胰岛素分泌剂的一种,代表药物瑞格列奈,和磺脲类作用机制类似,只是作用耙点不同,常见不良反应也是低血糖,还有头晕,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肝肾功能不良属于禁忌症。

7.胰升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模拟剂与DPP4抑制剂,此类属于智能化的促泌剂,称为肠促胰素,像近两年Glp1比较火的利拉鲁肽,艾塞纳肽,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等,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但是也有,利拉鲁台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针对这一类,我们接触到的多数是其心血管问题的获益型,很少见于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他们的长期用药安全性需要持续关注。

8.最后一类在国内也算新药sglt2,中文名字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这一类的代表药物恩格列净,达格列净,是最符合中医理论的一类降糖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放到这类药上就是,糖高则排出,糖排则血糖下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泌尿系感染上。

点赞有记录,收藏不迷路,我是梁老师,关注糖尿病,关注健康,也欢迎大家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