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用 细辛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利水通窍、下启肾阳、上通心阳、通达玄府之功,可交通心肾,能引上浮之虚热下归于肾。 细辛规定用量为1~3g。临床上取其温经止痛之功效,治疗痛证、痹证时可超量应用,一般可用至6~-9g;而用于表证时宜按常规剂量应用。“细辛不过钱”是指散剂长期服用的剂量,不是指汤剂中的用量。汤剂常用量为9~15g,石家庄市中医院刘景兰老中医经几十年临床验证,9~15g剂量从未发现过不良反应。 摘自《常用药物真传实录》 临证配伍应用 1.细辛通阳,能振奋肾气,肾为声之根,故治中风失语常在用生白术、蝉蜕、熟地黄、杏仁、石斛的同时加入一味细辛,常收奇效。 2.细辛有宣泄郁滞、开通玄府之功,为眼科常用药。所谓玄府,可以理解为气络、孙络之外气血流动、信息沟通、浊毒排泄之微小孔道,为脏腑组织之最末端部分;对于眼科来说即眼之精气、气血通行的微小孔道郁滞则视力下降,玄府闭塞则失明。临床上治眼底病,常将细辛与羌活配伍,既可开通玄府又可发散风邪郁火。 3.细辛与酒大黄相伍,寒温同用散郁泻火,治疗肝郁火扰之头痛有良效。 4.细辛善治偏头痛,可与三芍(炒白芍、生白芍、赤芍)相伍,有良效。 5.临证应用细辛注意配伍,不可单独使用,生石膏、熟地黄可制细辛之气烈,临床应用不可不知。 6.中风失语可用地黄饮子加细辛、蝉蜕、诃子治之,可激发下焦肾气直达上焦而宣发肺窍,故可帮助言语恢复。 7.妇人经期失音者,可用逍遥散加细辛2g、青蒿20g治之有良效。 8.临床遣方选用细辛时,若见口干、烘热不适时,可在原方基础上酌加生地黄、白芍,可制其温燥。 9.细辛与当归、熟地黄、大枣同用,目的是防止细辛耗散阳气。细辛有入督脉之功,下可启肾阳,上可通心阳,对腰背久痛不愈者可随证用之。 摘自《常用药物真传实录》 本书由赵振兴老师辑录,李源整理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