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 静坐是悟道的好方法

 道德经学用 2021-12-18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请记得,在静坐的过程中用“抱一、柔弱、观照、无为、为雌、无知”的心法来觉知自己。

前面两天,我们探讨了关于“静坐是道还是术”的问题,明确了静坐的核心目的是:以身体为引,以内心为镜,以玄德为药,让出偏的生命回归中正。应该说,静坐虽属有为法,但依旧是悟道的好方法。

尤其在修行的初期,静坐是很重要的静心法门。

静坐有助于收摄妄心,把四散纷飞的心念收回来,安住在当下。否则,如果不给头脑一些事做,一上来就想静、想空,很难!

在静坐中,人可以暂时关闭眼、耳、鼻、舌、身、意的通道,这可以大幅度减少外界的干扰,让内在的状态呈现出来。此时,心里可能走马观花一样出现各种场景,脑子里的念头也是四散纷飞,这都是正常的。您“看着”它们,就可以了。

虽然,一开始脑子里放电影的感觉停不下来,但那都是您过去的经历,只要没有新的东西注入,它们循环播放一段时间,就像客人敲门,您总不应声,一来二往,客人也就散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您就越来越宁静了。

大道只能静中求,静不下来,可没法悟道。

练静坐的功夫,不是非要坐在那里五心向天、一动不动。静坐是为了把心安住在当下。如果您走路是一心一意,吃饭是一心一意,做事是一心一意,那您走路也是静坐,吃饭、做事也是静坐,这就是功夫得力了。

到那个境界,您与“静坐”就合二为一了。宁静已经逐渐化为了您的常态、您的生活。您不是用肉体的感官去判断世界,而是用心来体悟人生——您的心始终守在身体里,没有四处乱跑,您的智慧和力量也就不会四处乱跑。那时,您就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了。

当您拿身心合一去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合一时,就是与自己生命的本源合一,那就是悟道的状态。只要能与大道合一,这时什么方法都不重要了!因为,到了修行的更高阶段,就是要把所有方法都放下。方法是为目的而服务,就像坐船到彼岸,到了还舍不得船,还要背在身上,那会把自己累死的。

有的朋友说:“我修道好几年了,怎么还没有进步呢?”

因为,很多人不是在修道,而是在修方法。他们抱着一个方法不松手,虽然一开始这是对的,因为能帮自己收心,但就像婴儿用学步车练走路一样,会走了,就不能再用了。如果不能放弃学步车,那他将永远不会自己走。所以,只要他不能放下方法,这个当初成就他的东西,最后很可能会反过来障碍他。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就说了:“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概念、方法并不重要,悟道不能钻在法门里——法门是您在用,您是主体,法门是客体。悟道是为了了悟生死大事,让生命达到大安心、大自在、大圆满。这需要您与世界合二为一,让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道中消失,道就是您,您就是道,这样您的力量才能生发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绝世高手能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如果必须提着剑,才能与人过招,那剑八成是好剑,但他肯定还算不上高手。

要知道,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功法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帮您收心、让您宁静的,都是好方法。

因为,法无高下,但人有利钝,适合您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就像给小学生讲《红楼梦》,让博士生念《三字经》一样,方法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对象选错了。

所以,不要去评判别人的方法,不要去比较彼此的老师。如果您认为别人是大师,就看看自己:“我有没有这样的品质?”如果您认为别人的生命胜过您,就看看自己:“我在哪里弄丟了自己?”如果您了解自己,您就是自己最好的大师,您就能为自己选择最好的方法,您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修道没必要比较、评判,找到适合您的,就可以了。

回到最初的话题:“静坐确实不是道,但静坐是悟道的好方法”,我们对于这个方法,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执著。悟道需要累积玄德,但这是做到,不是口号。有了玄德,道将不求而自应、不召而自来。

原文诵读

和大怨,必有馀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qì)

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以道为镜

本章的核心是:因果。

俗话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因果律是一个不停转动的轮子,陷在其中就没有脱身的可能。这个轮子每转一圈,都在产生新的业因活动。只有种下和谐的因,才会结出和谐的果。

人的一生,就是来了缘的,善缘、孽缘都是必修的功课。爱您的人,给了您感动;您爱的人,让您学会了奉献;您不喜欢的人,教会了您宽容与接纳;不喜欢您的人,促使您自省与成长。能够善待不太喜欢的人,并不代表您虚伪,而意味着您已经成熟到可以容纳这些不喜欢了。

但一般人受不了一点委屈,只有有道的人才肯主动低头说“对不起”——先说“对不起”并不是认输,而是心胸比对方更广大。否则,恨一个人时,您就把自己跟他捆在了一起。但仇恨不会伤害对方,却一定会伤害自己。仇恨之心不能有,这是不祥之事,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必然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以德化怨,为他人多做好事。

实际上,那些计较、抱怨、委屈、愤怒的情绪,都是心智需要成长的表现。所有大成功的思想都是一种柔弱振动频率的能量形态,柔弱的内核是光明与喜悦,这是祥和与爱的生命场域。生命本身就是爱的流动,常怀慈悲之心,能让自己从恐惧忧愁、匮乏局限、躁动不安中解脱出来。

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路线图,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福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成为最好的自己,回归自己的生命轨道,资源将不断流向您。但一个人永远只能享受与自己功德匹配的东西。所以,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它。人生真的不必那么焦虑,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别人欠你的,上天都会来补上。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德行深厚,可以调和大怨。

规律二:永远宽容,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规律三:成为一个好人,是老天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社会不太平,不要抱怨,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自己做不好,自己就先不太平。有时,热心真诚会受到伤害,但还是要热心真诚;有时正人君子会举步维艰,但还是要做正人君子。一直善良下去,就会离幸福很近,我们所给予的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七十九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执左契(qì),而不责于人,遵循平衡规律去工作、去生活”的人。

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好的信仰不是让我们失去自己,学用《道德经》就是让我们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这就是智慧与迷信之间的区别。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永恒的道,走哪条路比较好?殊途同归,走自己的路最好。道是浩瀚无边的,却也是无处不在、有理有据、可行可用的,敲开生命的众妙之门,只用“玄德”这两个字就够了!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