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新婚之夜,给妻子写下大唐最美的情书,如今却被女孩骂惨了

 脑洞趣味历史 2021-12-20

01

少年行

贞元三年,一位十五岁的少年拿着自己刚写好的诗作,去拜谒当时有名的大诗人顾况。

顾况望着少年脸上尚未褪去的稚气,他知道这是万千来长安寻求机遇的读书人中的一位,本着提携后进的心思,顾况翻开了少年递给他的诗作。

诗的名字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的署名是“白居易”,当顾况看着这陌生的名字时,他打趣说道:

“长安的米价很贵,居住起来很不容易啊!”

言下之意,顾况并不看好白居易,但当顾况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白居易诗中那种春回大地,野草重新焕发生机,在草原上蔓延开来,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冲击力迎面而来,这一切让顾况大为震撼,他感慨道:

“道得个语,居即易矣。(你能写出这样的诗句,那么你在长安生活起来,就很容易了)”

这个评价配上白居易的名字,二者之间相映成趣,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可见取一个好名字关键时刻还是有用的。(居易二字出自《礼记》:君子居易以俟命。)

言归正传,一位初出茅庐的少年,能得大诗人顾况这样一句赞语,这就好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收到了来自顶尖大厂的正式录取通知一样,是一件前途无量的事情。

很快,在顾况刻意地推荐宣扬之下,白居易的名气就在整个长安城传播开来。

在长安短暂生活的日子里,繁华的长安城让饱受流离之苦的白居易大为震动:他虽然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却只是地方上的小吏,加上地方割据的军阀们时不时就会掀起战火,所以他的父亲为了保住几个孩子的性命,便将他们分别送到了几个地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次长安之行,既增长了白居易的见识、扩宽了白居易的眼界,也让过惯了苦日子的白居易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因为昼夜读书,太过用功,他的头发也未老先白:

“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29岁那年,白居易以第四名的优秀成绩高中进士,在同期登科的17名进士中,白居易最为年少。

那时的他意气风华,他在慈恩塔下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透过这句话,白居易内心的骄傲已经丝毫不加掩饰,就差登报欢呼:

“我白居易,是本届进士中,最靓的学霸!”

二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登科,换作是我,恐怕会比白居易更激动了。

贞元十九年,白居易再登书判拔萃科第三等,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负责为国家校勘、整理图书典籍。

这份不起眼的工作,待遇属实是不错的,有房有车有仆人,工资还多: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

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了,可白居易并不甘于此,在他看来皇帝赏识他的才华,他也要投桃报李,倾尽自己所学助君王振兴大唐。

于是,白居易便辞去了校书郎的职务,和元稹约好,要一同去参加制举考试。

制举考试,是由皇帝下旨,选拔特殊人才的特殊考试科目,相比于普通的科举考试,通过制举考试的难度更高,相应的升迁速度也更快、职位也更实用,不像校书郎那样清闲。

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满腔热血,三十几岁的白居易和元稹二人正式踏上了一条艰难地追求理想的道路。

元和元年四月,元稹以第三等的成绩登科,白居易因语太直位居第四等。

一年后,白居易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这时,他已经36岁。

37岁那年,白居易在和自己的好基友元稹聊了多年诗词歌赋、理想情感后,他终于回过头来,想要找个异性结婚,于是他便迎娶了杨虞卿的从妹为妻: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赠元稹》”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赠元稹》”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赠元稹》”

或许,是和元稹在一起太快乐了,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白居易在新婚之夜,便向妻子写下了一首堪称大唐最美情书的“婚姻宣言”来证明自己。

02

新婚之夜,白居易向妻子写下的“婚姻宣言”,堪称大唐最美情书;

白居易《赠内》: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

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

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

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

……

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生相随,死同穴,在这首诗的开篇,白居易便向妻子表态自己愿意陪她同甘共苦、相守一生。

随后,白居易又用四对夫妇的纯朴爱情来告诫自己的新婚妻子,不需要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珍馐美味,简简单单地过一辈子就很好了,他们要把清白和坚贞留给后代。

结尾处,白居易又用深情的语言向妻子说道:

今后无论是清贫还是富有,我都希望能陪你白头到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比起山盟海誓,这样质朴、真挚的情感誓言在我看来,反倒更能体现出白居易对妻子的深情厚谊。

但在今人看来,或许白居易这番话不仅并无啥出彩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不解风情,说不定高中生的情书都比这露骨“浪漫”得多:

“哪有人会在新婚之夜对妻子说,我很贫穷,以后你和我生活在一起可能会吃很多苦,你做好准备了吗?”

这里咱们就不得不解释一下,白居易那个时代人们的主流婚姻观了,否则我们隔着这么多代人的代沟去看白居易的婚姻观,怎么都会觉得这就是一个不解风情的闷葫芦了。

提到大唐,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开放”、“富强”,但这种开放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相比较于现代社会而言,唐代女性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依旧是低于男子的。当时女性和男性离婚,在唐代的法律下,女性离婚后基本只能拿到自己的嫁妆,更有甚者只能净身出户。

尤其是当时的婚姻大多数都是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很可能只是基于“门当户对”结成的“利益”联姻,双方之间的感情可想而知有多么淡薄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唐代女性的婚姻往往缺乏保障性,一旦双方感情破裂,女性的结局远比男性要惨得多。

白居易的妻子出身豪门,他的家庭背景其实还比不上自己的妻子,所以,不同的环境下长大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必然会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有句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生活在一起后,不管是兴趣、爱好、饮食,还是日常的生活习惯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无法协调好,势必会产生很多矛盾。

婚姻不等同于谈恋爱,不能单凭对对方的好感就来决断终身,两个人过日子是需要考虑柴米油盐这些现实问题的,所以白居易在表态自己想和妻子相濡以沫、相守一生后,立刻又向妻子坦白自己想做安贫乐道的君子,希望妻子能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理念。

白居易的这首诗,朴素诚恳,言语间又带着一丝对初为丈夫的责任感,毕竟对身为“大龄”剩男,37岁才结婚的他来讲,眼前的女人可是要陪他相守一生的妻子,这让他如何敢不认真呢?

03

被骂惨的白居易,其实被误解了;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在某些地方看到女孩子说,既然是相伴一生的妻子,那么干嘛非要对方和你一起吃苦,这不是渣男是什么?

其实,这里还真误解白居易了,白居易作为一名儒生,他的身上虽然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固守传统的印记,但从大环境来讲,白居易本人可以说是当时少数的关心女性婚姻健康的男人。

白居易一生写了不下百余首与妇女有关的诗,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女性不幸婚姻的关注,如果综合来看的话,才会发现白居易是在寻求用法律帮助女性解决不幸婚姻的方法。

当初,白居易应吏部书判拔萃科所作的婚姻判文中有多篇涉及女性被休弃、悔婚,或者因年老被抛弃的案例讨论,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白居易并不认可当时《唐律疏议·户婚》制度中对女性苛刻的要求。

有一篇判文叫做《得甲妻于姑前叱狗甲怒出之诉称非七出甲云不敬》,其中提到一名男子因为认为妻子当着自己母亲的面训斥了一条狗,是对其母亲不敬的行为,便一纸休书要将其修掉。白居易看到这样荒唐的行为后,他没有像他人一样按照传统认定女子有错,而是站在女子的角度点评道:或许女子细节处理得不够好,但是谁能无过呢?夫妻之间应该宽容相处。

由此可见,没有站在礼教的角度,死板看待女性婚姻的白居易,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轻视女性,恰恰相反,若以当时的角度看白居易本人反倒是个重视女性权益、为女性鸣不平的人。

在白居易和杨氏的婚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要比绝大多数山盟海誓的爱情来得更加真切。

众所周知,白居易的仕途并不顺心如意,他直来直去、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使得他的仕途非常坎坷。

比如他很广为人知的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因为元和十年,他不满地方军阀刺杀宰相武元衡,希望朝廷彻查真凶一事,而惨遭贬职。

白居易无端被贬,他的内心愤懑不已,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妻子陪同他远赴江州,令白居易十分感动,但意外的是,途中车马劳顿,杨氏竟一不小心就生起了病。

当时的白居易,内心满是怜惜和愧疚之情,他写了一首《赠内子》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意:

“白发长兴叹,青娥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暗淡屏帏故,凄凉枕席秋。”

白居易在江州担任司马期间,杨氏既是他的贤内助,又是他的灵魂伴侣,这让白居易凄凉的遭遇多了一分温情。

夫妻二人相守相伴,共渡难关,这样的生活恰如白居易新婚之夜对妻子的期许那般,夫妻间的感情急速升温。

48岁那年,白居易开始转运,50岁时,白居易又被加封为上柱国,他的夫人杨氏也被封为弘农县君。

72岁那年,白居易给妻子写下了一生中最后一首留存下来的情诗:

“况观姻族间 ,夫妻半存亡 。 偕老不易得 ,白头何足伤。”

从37岁结婚,到75岁病逝,白居易和妻子相守了接近四十年,双方之间的感情一如新婚夜承诺的那样:一世一双人。

这样的爱情,当真美如画。

文/脑洞趣味历史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