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味医道之廿六:透露点珍藏已久的秘密

 野狐中医 2021-12-20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可不是一句虚言。地球上的生命所需要的热能主要由太阳提供,太阳每秒钟传播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同时燃烧500多万吨煤所产生的热能。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么美丽的地球。


风寒暑湿燥火,这是中医的“六气”。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一个“暑,还有一个“火暑,日者也,君火火,炎上者,相火这个君火,其实就是太阳辐射的能量,这个相火,就是太阳能转化而来表现为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其他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类比于人体,称之为“阳气”。
“阳气”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果具体而言,五脏有五脏的阳气,六腑有六腑的阳气,经脉有经脉的阳气,这也就是所谓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就卫气而言,是阳气的一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卫外者”。卫气主要源于饮食中的“饮”的成分,依赖于脾的输送,肺的宣发和肃降,肾的调控,分布于肓膜(脏腑间隙)、分肉(肌肉间隙)、皮肤(皮下间隙)、腠理(表皮间隙)之间,起到温养机体,充实皮肤开阖毛孔,抵御外邪的作用。
卫气的一个特点,专门走行于间隙之间,这就是《内经》中所说的:“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分间,而不休者也。
这个间隙其实和中医所说的经络有关。
有的朋友会说了,你在前面的文章老是说经络是“类象”,怎么又说间隙是经络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首先声明,阿伟哥从来没有否认过经络的存在,而且一直认为其必然有存在的物质基础,阿伟哥反对的只是把经络当做一种物质实体看待。

我们打一个比方:老北京的胡同,纵横交错如同蜘蛛网,可是假如没有了胡同两侧的房屋,胡同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胡同因房屋而存在,房屋是胡同存在的物质基础,可是我们不能说房屋就是胡同。

经络也是同一个道理。

现代的中医研究者总是想如同解剖各种器官组织一样,把经络从人体中分离出来,岂不知,房屋建筑都拆除了,胡同又到哪里去寻找呢?

至于行走于经络里面的所谓的“气”,很多人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它想象为“空气”的样子,其实,不管是营气也好,卫气也罢,虽然都是“类象”,但是也必然有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流动在组织间隙的组织液以及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都是“卫气”的物质基础,所谓“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很形象地描述了“卫气”的功能作用。


上图也可以看做是卫气生成变化图。津、液、髓(膏)、汗、尿,既是卫气的物质基础,也是卫气各种功能的产物。

很多人不明白图中膀胱为什么又分为玄府和尿脬,在这里,阿伟哥透露一点珍藏已久的秘密——理解了这些,中医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很多人知道膀胱和尿的关系,但是对膀胱和汗的关系不理解。其实,这依然是受西医解剖概念的影响,把中医的膀胱当做了西医解剖中的膀胱。

《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此可见,中医的膀胱是指与体外环境相通,能够代谢水液的器官。在阴为尿脬,在阳为玄府,都属于膀胱。其实,这是膀胱经属“太阳”,为“一身之表”的理论渊源。

人体的水液排泄,主要从体表的汗腺和解剖学上的膀胱,也正因如此,膀胱主一身之表,属足太阳,可是小肠居于体内,为什么也属太阳呢?

腑为阳,并不是因为“传化物而不藏”,其真实的含义是:腑和体外环境相通,是物质交换的通路。其中,膀胱居于体表,胃、胆、大肠、小肠居于体内,而小肠之所以也为太阳的原因,大家结合解剖就会明白——小肠长约5-6米,小肠壁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也是名副其实的“太阳”。

膀胱足太阳,小肠手太阳,一个与饮有关,一个与食有关,两个“太阳”共同作用,成为人体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作用点。


喜欢,就到我的公众号看看

阿伟哥只把真正的干货给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