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希三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逍遥散合滋丸治疗痢疾并发尿闭一例

韩某,女,30 岁。

初诊1962 86日。

主诉及病史∶自述因痢疾住某军医院,经治疗病渐减轻,粘液血便次数减少;但小便点滴不通,渐至闭塞,每靠导尿排出。患者精神抑郁,常悲伤啼哭。遂请肖老会诊,服中药治疗。

诊查∶见症同前。表情痛苦,两颧微红,脉弦数,苔黄边白而腻。

辨证;此湿热蕴积,肝郁气滞,郁则下陷,积热膀胱,约束下焦,热甚结涩,故今小便闭塞。证为痢疾并发尿闭。

治法∶宜疏肝燥脾滋肾,利湿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滋肾丸复方主之。

处方∶柴胡 6g 当归 9g 白芍 9g 白术 9g 茯苓 12g 丹皮 6g 栀子 9g 黄柏 9g知母 9g 上桂 6g 滑石 9g 甘草 3g 升麻 6g 车前仁12g

二诊∶服上方药 2 剂,拔除导尿管,能自行排尿,大便次数减为每日两次,未见粘液。寺上方,去上桂、滑石继服。

三诊∶服修改方药 2 剂,大便正常,小便频数。此湿热未尽,下元肾虚。易方缩泉丸、导赤散,通涩并用治之。

四诊;连服易方药2 剂,诸症消失,痊愈出院。

【按语】 本案湿热痢疾,痢下伤阴,而致阳亢热盛,兼肝郁下陷,移热膀胱,水热结聚,气化不行,致成尿闭。故用丹栀逍遥散、滋肾通关丸疏肝理气,清热滋肾,通利膀胱则小便能自排矣。

八、攻邪逐水为主治愈水臌一例

葛某,男,34 岁。

初诊19593 10日。

主诉及病史∶头昏、腹胀、双下肢浮肿 8 个月,曾住某县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疗后有所好转。近 2个月来,病情反复,腹胀加重,面部浮肿,尿少,大便稀、有粘液、每日 36次,饮食精神欠佳,急躁易怒,经抽腹水、注射利尿药等治疗,效果不理想,转住我院。

诊查∶肖老会诊,症见面色青、气短息微,腹满绷急,脐凸出,腹壁青筋暴露,两胁下深触有较硬包块,腹围 96cm,面部及双下肢浮肿。脉弦数,苔白,舌质微红。

辨证∶水臌夹瘀(阳水实证)。此系肝木乘土、水邪泛滥、正邪相搏、臌胀为急。治法;急则治标,首以攻邪消水为治。方用消臌丸治之。

处方∶煨甘遂 6g 大戟 6g 芫花 6g 广香 6g 枳壳6g共研细末,每丸重 3g,日服1 丸,空心服。

二诊∶连服丸药 3 日,二便次数和排出量增加,腹水渐消,余无他变。守方再进。

三诊.续服为,药1 周,腹水已消近半,但腹部仍有胀感,嗳气则宽。此腹水虽行,肝气不舒,脾气不畅。继以疏肝实脾行水之剂治之,用逍遥散加味。

处方∶柴胡 6g 白芍15g 白术 9g 茯苓 15g鳖甲 9g 丑牛 9g 广香 6g 五灵脂 9g 青皮 9g 小茴香 6g车前草 15g 麦芽15g 甘草 3g

四诊∶前方出入服药月余,腹水已基本消退,腹围缩小至 75cm,一般情况尚可。惟便稀不成形,系脾虚未复之故。易方香砂六君子汤健脾胃,调理善后。住院3个月,腹水消净、纳食恢复,精神转佳,二便正常。痊愈出院。

【按语】 本案因恚怒伤肝、横逆犯脾、水邪泛滥,腹水身肿严重、水臌兼瘀证显著、正亏不甚,急用消臌丸逐水,方中大戟、芫花、甘遂峻逐腹水,配枳壳、木香以助行气利水,即"气行水行"之意。腹水消半,继用疏理肝脾气血兼行水之利,俟腹水消退,改为扶脾之剂,调理善后。证药相当、攻补得当、收效迅速。

【编者评注】 治疗臌胀,历代医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不外乎以攻为主和以补为主两种。本例臌胀患者尚属年轻,辨证属于肝木乘土,水邪泛滥,为正邪相搏,邪去则正复。故肖老先,生急以攻邪消水为法,月余水邪消退,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以善后调理,住院 3 个月,痊愈出院。治疗本例患者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邪实这一根本病机,及时驱除水邪,使正气得复,若以补为主,则会愈补愈壅,导致不良后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