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宜民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兼阴清肺、解毒排脓法治愈肺痈一例

王某,男,29岁。初诊∶19742月。

主诉及病史患者原罹空洞型肺结核,于住院治疗期间因感冒高热不解,愈觉胸痛气急,咳嗽加剧,咯脓血痰,盗汗潮热,夜寐不安,食欲大减,形体日益消瘦,病势日趋严重。

诊查舌质赤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无力。

辨证;一派阴虚火旺,金水两亏之象。此为肺痈。

治法;用养阴清肺,解毒排脓法,以缓金为火烁之急。

处方芦根50g薏苡仁50g冬瓜仁50g桔梗20g鱼腥草25g丹皮15g沙参20g生地25g双花50g白茅根50g藕节15g贝母15g

3剂水煎服。

二诊;潮热大减,咳嗽胸痛及脓血痰均显著减轻,精神亦振作,胃纳见增,夜寐稍安,脉仍有滑数象,但不似初诊时躁疾,舌质舌苔亦有改变,少见津液。继宗前方加减。

处方;芦根50g茅根50g桔梗20g鱼腥草25g双花25g沙参20g百合25g贝母15g瓜萎皮20g生地25g丹皮15g寸冬15g

3剂水煎服。

三诊;病势大有转机,潮热已微,脓血痰已不复见,食欲日增,夜可安眠,但尚有咳嗽资汗,舌苔渐薄而润,脉转细数。为促其正复,祛其余邪,仍参前法佐加扶正。

处方黄芪25g当归10g黄精20g玉竹20g沙参20g石斛20g白及15g百合20g桔梗15g贝母10g寸冬15g甘草10g

3剂水煎服。

之后本上法出入继服药数剂,乃告痊愈。而原病肺结核症状,也大有改善。

【按语】原患空洞型肺结核,肺虚火盛,再感外邪,直犯肺卫,表里合邪,郁燔胸膈,津液被前成痰。痰执雍寒肺络五致血瘀,痰执血瘀交阳,肺络腐坏而成脓,故咳脓血痰浊。腥桌不填况其原病即重,再染此病,有如火上加油,气阴备耗,正衰邪亢,病势益趋严重。治以清热解毒、养阴排脓之法,以缓金为火烁之急,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投药数剂之后,病情日缓,正气渐复,足见药证相应矣。

八、滋阴降火、养肺培元法治愈肺病一例

狄某,男,23岁。

初诊∶1980226日。

主诉及病史春节后始觉头晕乏力,饮食减少,继则咳嗽胸痛,气息不利,自汗盗汗,时发潮热。胸部拍片,发现右肺上野出现空洞,周围呈斑条状阴影,密度增高,西医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因对链霉素过敏而求诊于中医治疗。

;脉见细数,形体瘦弱,颜面少泽而两颧反红,肺病外貌明显。

治法治以滋阴降火,养肺培元法。

处方;党参20g黄精25g生地20g二冬40g沙参25g百合20g贝母10g炙百部10g当归20g桔梗25g白前15g甘草10g

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无明显变化,盖因病重日久,正气虚亏,病蒂牢实,故持原方继进药3剂。三诊∶6剂药服后,气阴稍复,咳嗽减轻,余症亦均有转机。于原方减当归、白前,加五味子10g、玉竹20g、功劳叶15g。取3剂水煎服。

四诊;病情好转,咳嗽、胸痛已大减,低烧、盗汗极微,饮食增进,肢体轻快,精神振作。由于病势向愈,情绪由忧化喜。再参原方出入。

处方;太子参20g百合20g沙参20g白及15g生地20g贝母10g知母10g紫菀20g炙百部15g地骨皮20g黄精20g玉竹20g

3剂水煎服。

五诊既往症状几乎全失,偶发咳嗽亦极轻微,故本上方继续服药。先后共服中药40余剂,经拍片复查,见右肺空洞已愈合,索状阴影密度减轻,故陆续按前方随症变通治之。于5月中旬再拍胸片,结果肺结核为吸收好转期,处于稳定状态,症状悉平。

【按语】本例患者当时乃未婚青年,但其素质较弱,相火内焚,营阴被耗。肺为火刑而虫作害,故肺络损而空洞成。至于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胸闷气短、咳嗽痰血等乃肺滂固有症状。缘于阴虚火旺,烁伤金液,营卫气血无所不亏,脏腑经络诸虚百损,故治以滋阴降火、补肺固金之法而速见功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