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补脾益肾法治愈遗尿一例 孙某,男,20岁。 初诊∶1963年5月23日。 主诉∶遗尿20年。 诊查∶稚年多病,白昼小溲频数,夜晚梦中遗尿,冬季更甚。 辨证∶元气不足,膀胱失约。 治法∶拟丸剂培补脾肾,以缓图之。 处方∶炙黄芪90g炒党参60g漂白术60g炙升麻30g炒山药45g煨益智45g厚杜仲60g炙龟版45g煅龙骨45g桑螵蛸90g菟丝子45g炙甘草30g 上味各研细末,和匀,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清晨及临卧,开水送服6g。 二诊∶服培补脾肾之丸药一料,遗尿大减,仅偶有熟睡而遗,白昼小溲次数已少。药既合机,原方进步。 上方加大熟地黄90g,熟附片45g,山萸肉60g;再制一料丸药以巩固疗效。 【按语】《黄帝内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可见膀胱主藏溺,而主出溺者全在于气化。膀胱之气化实源于肾,患者稚年体弱多病,元气不足,肾之气化不及膀胱,故欲约其膀胱,必须培养先后天。细析所拟丸药方,乃从补中益气汤、桑螵蛸散、缩泉丸三方化裁而来。连服三个月甚效。二诊时已届秋凉,故复入肾气丸法,着重温补肾气,以获全功。 二十、调肝脾、和营卫、化湿泄浊法治愈内伤发热 (乔本甲状腺炎)一例 朱某,女,41岁。 初诊∶1980年3月20日。 主诉及病史∶甲状腺肿大伴发热再起两周。1971年患"甲亢",服西药治疗2年,症减药停。去年5月以来,先后数度持续不规则发热,体温在38~39℃。伴畏寒、心悸、出汗、乏力,每次历数周至两个月不等。本月4日起寒热又作,先恶寒,继发热,体温39℃,汗出热降。心慌、纳少、疲乏、关节刺痛,稍有咳呛。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寒热不退。在某医院检查;免疫球蛋白G17.3g/L,免疫球蛋白M3.95g/L,血沉90~160mm/1h,罗氏试验(+),其他检查结果无异常。诊断为"乔本甲状腺炎"。因患者拒绝激素治疗,乃转来本院。 诊查∶面色胱白,甲状腺中等肿大,质中,表面光滑,无压痛,无血管杂音。苔白垢腻,脉细数。 辨证∶内外合因,肝脾损伤,肝伤则气失调畅,脾伤则谷气衰少,病久体虚,营卫分争。 治法∶宜先调肝脾,和营卫,除寒热。 处方∶银柴胡10g川桂枝6g淡干姜5g香青蒿10g炙鳖甲20g左秦艽10g全当归6g炒白芍10g穞豆衣10g制半夏10g制川朴6g炒谷芽15g 二诊∶药后往来寒热得止。仍觉怕冷,纳差,疲乏无力。舌质淡,苔白腻。当转温中健脾,化湿泄浊为法。 处方∶炒党参10g生茅术10g淡干姜5g制川朴5g广陈皮5g法半夏10g炒苡仁10g川桂枝5g京赤芍10g川断肉10g炒谷芽15g 三诊∶胃纳增加,恶寒亦减,惟觉乏力,夜寐欠佳。宜从益气安神为治。 处方∶生黄芪12g川桂枝5g炒白芍10g炒党参10g炒白术10g朱茯神15g制川朴5g广陈皮5g法半夏10g川断肉10g紫丹参10g炙远志5g 服药1周畏寒已除,胃纳正常,精神亦振。脉细弦,舌苔薄白,唇燥。治守原方出入,继续中药调理。 【按语】《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此节所谓内热亦即内伤发热,当属营卫不和,其本多责之脾胃,以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也。患者病久体弱,脾胃薄弱,食少运迟,化源不畅,则湿浊暗生,营卫分争则寒热似疟。其形体瘦削、神萎、汗多、心慌、脉细等症,显系内伤虚劳寒热。 东垣据《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创甘温除热法,治脾胃虚弱内伤发热证可仿用之,故先用理肝脾、和营卫之法。药后寒热渐止,转以调理脾胃为重点,以畅气血生化之源,佐化湿泄浊以和胃达邪。是案治疗效果较好,不但很快控制寒热,而且全身情况亦明显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