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寓晨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姚寓晨,男,1920年生于南通市,1942年毕业于上海国医学院。后师从上海内、妇科名家方公溥先生并参加方师诊所应诊。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南通市卫生局医药管理科。自1956年起即在南通市中医院工作,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四十余年。曾任江苏省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南通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农工民主党南通市委会常委、秘书长,南通市政协委员、区人大常委。江苏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中医研究所顾问、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在妇科理论上,源《内经》,探求先后天生理观;宗仲景,细察虚、冷、气病理观;法景岳,擅长脾肾并调治疗观;效傅山,谨守经带病变虚损观。在治疗上着重从奇经、心肾、痰瘀论治。在用药上擅取花类药的清疏升达以调冲任,动物药的血肉有情以填补奇经,重镇药的摄敛温中以镇固下焦,外治药的熏纳熨敷以达祛邪毒。对经带胎产及不孕等妇科疾病,均有独特的治疗经验,深得病员的信任和爱戴。曾承担省级科研课题《妇友冲剂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

为了总结临床经验,已完成《姚寓晨女科选粹》一书,发表《谈女科从心论治的经验》、《中医药治愈闭经泌乳综合征》等医学论文四十余篇,多次获科技优秀论文奖,并为《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当代名医证治荟萃》、《全国名医妇科验方集锦》、《长江医话》等书所录用。学生整理撰写的《姚寓晨诊治老年妇科病的经验》、《姚寓展治疗女科血证的经验》等十余篇论文也在全国及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其生平传略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当代医界精英辞典》所收载。

一、养心化痰、和胃降逆法治愈吞咽后

阵发性房心动过速二例

例一陆某,男,37岁。

初诊1975314日。

主诉及病史;平素身体尚健,近两周来发现食物或饮水后,心悸摇荡不宁,胸闷难以舒展;每至餐时,欲食而不敢食,食则心悸,不食则饥,殊为痛苦。经西医诊治,给予心得宁30mg,利眠宁10mg,每日3次,服后效果不显。

诊查∶血压140/80mmHg,心界不大;不在吞咽食物时,心率82/分,心律齐。食管吞钡X线检香未发现异常。吞咽前心申图示;窦性心律;吞咽后心率164/分,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苔薄白而润,脉细滑。

辨证∶证属心血不足,痰居心位,胃气上逆之候。

治法∶养心化痰,和胃降逆。

处方∶旋覆花10g(包)代赭石30g(先煎)姜半夏10g太子参18g香甘松6g川厚朴6g生姜片3g炙甘草6g8

二诊1975325日。吞咽后心悸渐缓,胸闷渐减。再予前方去厚朴,加焦白术10g,云茯苓12g5剂。

三诊197542日。服上药后,诸症消失。吞咽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嘱继服柏子养心丸,以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吞咽时无任何不适,心电图正常。

例二沈某,女,50岁。

初诊197888日。

主诉及病史∶吞咽后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已月余,曾予中药炙甘草汤、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效不显。

诊查∶检查血压164/96mmHg,心率∶不吞咽食物时,88/分,心律齐,A2P2。眼底检查∶动脉细而痉挛,血管壁反光基本正常。X线食管吞钡及胸部透视心肺均未有异常发现。吞咽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吞咽后心率173/分。心电图诊断∶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扑动。苔黄糙质红,脉细弦数。

辨证∶证属痰热上扰,心神失养,上实下虚之候。

治法∶化痰热,潜虚阳,宁心神。

处方∶代赭石45g(先煎)旋覆花10g(包)太子参12g竹沥半夏10g川黄连3g炒竹茹12g生牡蛎30g(先煎)上肉桂2g(后下)5

二诊1978813日。药后诸症减轻,吞咽后心悸明显减轻,惟仍感两足怯冷。苔薄微黄,脉细弦不数。再予养血宁心、引火归原法。上方去川黄连,加全当归、紫石英各15g5剂。

三诊1978820日。诸症均平,血压150/90mmHg,吞咽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嘱服补心丹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吞咽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一症,临床罕见。表现为病人吞咽时心悸怔忡,头晕胸闷。当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兹根据《证治汇补》"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的理论,两例均以旋覆代赭汤为主加减治疗而获显效。旋覆代赭汤系临床常用方剂,具有降逆化痰、益胃补虚、辛开散癌的功效。李东垣在《脾胃论》的"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篇中说;"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该方乃治胃之剂,今治心悸获效,益"胃为心之大主也"。病例一心悸泛涎,胸中满闷,苔白润,脉细滑,证属寒痰停居心位。《伤寒明理论·悸》篇说∶"水既内停,心不自安,则为悸也",故以该方出入治疗,方中加入川朴、甘松以通阳化痰,宽中理气。病例二心悸呕恶、胸中烦闷、苔黄糙、脉弦数,证属痰热乘居心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说∶"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故仍以该方出入治疗,方中加入川连、竹茹、牡蛎以清心涤痰,潜阳宁神。

综观以上两例均为本虚标实之候,故施治原则先使痰浊凝结得化以治其标,然后再予养心补虚,分别以养心丸、补心丸缓调以治其本,邪去正安,乃奏全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