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凤阁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八、温养心肾、清化痰热治疗肺结核咳嗽一例

王某,男,65岁。

初诊1991219日。

主诉及病史∶咳嗽多年,去年秋胸透发现右上肺浸润性肺结核,曾用抗结核西药治疗,证情一度好转,现仍在继续服药。近1月来咳嗽剧烈,严重影响睡眠,精神萎靡。

∶咳嗽频频不已,咳声微弱,呼吸不畅,气短而促;痰多色黄质稠,略唾不易,胸闷心季;面白形瘦,动则汗多,四末凉冷,口干欲凉饮;舌淡苔薄白,脉微细而数。

辨证∶心肾阳虚,痰热蕴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

治法∶温养心肾,清化痰热。

处方∶淡附片10g太子参12g川桂枝6g炙甘草5g南北沙参各12g全瓜萎12g淡黄芩10g法半夏10g鱼腥草20g律草30g竹沥水(分2次冲人药汤)30ml7

二诊1991226日。咳嗽白昼明显减少,只前半夜阵咳;痰沫减少,仍色黄质黏;心悸不明显,活动后汗出不多;仍胸闷、呼吸不畅,渴饮减轻,手指转温,两足仍凉冷;纳食不香,大小便正常,舌、脉无变化。阳虚未复,痰热未清之象,再予温补阳气,清化痰热。

处方∶淡附片10g太子参12g南北沙参各12g全瓜蒌12g淡黄芩10g法半夏10g律草30g蒸百部12g竹沥水30ml(分2次冲入药汤)炒谷麦芽各12g7

三诊199135日。痰沫已少,夜间阵咳减少,气短息促,四末温暖,大小便正常,纳食仍不香,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阳虚已复,痰热已清,而肺脾两虚。当补脾养肺善后。

处方∶炒潞党12g炒白术10g茯苓12g炙甘草4g淮山药12g炙鸡内金10g陈皮6g炒谷麦芽各12g南北沙参各12g蒸百部12g律草15g7

后以此方加减,调理2个月左右,咳嗽基本瘥可。

【按语】肺结核咳嗽以肺阴虚者为多。本例证现心肾阳虚而痰热内阻,故初用参附合桂枝甘草汤以温养心肾之阳,用小陷胸汤加味以清化痰热,此乃标急治标之意。迨心肾阳复、痰热已清,则培土生金以治其本。百部、藿草有抗结核功效,故用之。

九、养阴化湿法治疗肺结核并发糖尿病一例

朱某,男,51岁。

初诊1988618日。

主诉及病史∶今年2月份体检,发现右上肺空洞,左上肺也有浸润性病灶,住某医院,治疗过程中发现糖尿病。现仍住院治疗,要求服中药。

诊查∶形体清瘦,面色黧黑;无咳嗽,小便较多,夜间起床四五次;口渴欲饮,心悸阵作,原有心动过速,食欲不香,或时嗳气,受凉后泛酸;舌质红,苔中后部薄黄微腻,脉沉细而数。空腹血糖12.2mmol/L,尿糖(+++)。

辨证∶心肾阴虚,胃气不和,湿热蕴阻。

治法∶滋养心肾,和降胃气,清利湿热。

处方∶南北沙参各12g天冬、麦冬各10g玉竹10g生地黄12g玄参20g粉丹皮10g陈皮6g茯苓12g芦根30g山萸肉10g淮山药12g川石斛12g7

二诊1988625日。偶有心悸,口渴较前减轻,小便仍多,不时嗳气,舌质偏红,苔中后部白黄微腻,脉沉细而数。空腹血糖11.3mmol/L,尿糖(++)。阴液渐复,胃气未和,湿热未清。再遵前法。原方续进7剂。

三诊198873日。心悸未作,嗳气消失,口微渴;小便量减少,夜间2次。空腹血糖8.49mmol/L,尿糖(+~++)。舌质略红,中后部腻苔已化。胃气和,湿邪化,但阴液未复。当滋阴生津续治。

处方∶细生地黄12g山萸肉10g粉丹皮10g淮山药12g玄参15g天麦冬各10g南北沙参各12g玉竹12g川石斛12g7

上方药服完后,病者又连服药7剂,717日来诊,自觉症状消失,空腹血糖6.66mmol/L,尿糖()~(+)。此后每周服上方5剂,持续两月余,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肺结核病亦明显向愈,继续在医院住院治疗。

【按语】肺结核病与糖尿病,两者每相互影响,糖尿病减轻,有助于肺结核病的痊愈。本例糖尿病以阴虚为主,而兼挟湿邪内阻,本虚标实。如纯予滋阴,则有恋湿之嫌∶化湿过多,又有伤阴之弊。因此,立法以滋阴为主,化湿为辅,化湿必须取甘淡之品,以利湿而不致伤阴。滋阴取六味地黄、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意加减,以滋益肺肾,且以养胃,使土旺生金,金水相生,则化源不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